芯片承载着比亚迪的深切厚望,但这条新的发展之路崎岖又漫长

芯片承载着比亚迪的深切厚望,但这条新的发展之路崎岖又漫长

撰文/ 陈邓新

编辑/ 许伟


人间四月天,比亚迪仍被寒意笼罩。


据比亚迪近日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为5000~15000万元,而去年同期盈利74973万元,同比下降79.99%~93.33%。


疫情被认为是其第一季度业绩暴跌的“罪魁祸首”。


然而,比亚迪2019年业绩快报显示,2019年全年净利润为1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每股收益0.5元,同比下滑46.24%,这意味着比亚迪的盈利危机早在去年就初现端倪,疫情不过是加速了危机的进程。


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萎缩,竞品国产特斯拉步步为营,考验更为严峻,而其他多元化业务难挑大任,于是比亚迪毛利率、净利率双双下降……


此背景下,比亚迪将突围的目光瞄向芯片赛道。


2020年4月14日,比亚迪发布广告,比亚迪微电子完成内部重组,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并积极寻求于适当时机独立上市,“本次内部重组是对公司半导体业务的深度整合和聚焦,将使公司半导体业务在独立运营下获得更快发展。”


看来,比亚迪想给资本市场讲个新故事。


一字之差,业务大相径庭


更名前的比亚迪微电子与比亚迪电子为何关系?


据启信宝数据显示,比亚迪微电子成立于2004年,由在A股上市的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为后者的子公司,而比亚迪电子成立于2007年,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孙公司,后者持股比例为65.76%。


除了持股比例、与母公司的关系不同,业务范畴亦是不同。


比亚迪电子为港交所上市公司,核心业务是电子产品代工,2019年手机笔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4.09亿元,成为仅次于富士康的全球第二大代工巨头,主要客户包括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


而比亚迪微电子成立的初衷就是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研发车用IGBT 芯片,这种特殊的芯片可以转换与控制电能,譬如将动力电池的电能分配到空调电机、驱动电机等处,目前已迭代到第四代。


一字之差,业务大相径庭。


需要注意的是,更名后的比亚迪半导体,聚拢了母公司旗下芯片产业链,从而扩大了业务范围,涵盖智能IC芯片、光电芯片等。


芯片承载着比亚迪的深切厚望,但这条新的发展之路崎岖又漫长

比亚迪半导体主打新能源汽车车用IGBT 芯片


如此,比亚迪的意图跃然于纸上:以新能源汽车芯片为主轴,工业、消费领域芯片为侧翼,全面参与芯片赛道的竞争,从国产替代的大趋势中分一杯羹,从而一举逆转业绩增长的颓势,寻找一线生机。


事实上,尽管当前创投资本趋于保守,但芯片领域受到的冲击较小,特别是在规模高达2000亿元的国家大基金二期(编者注:2020年3月正式开启投资之路)带动下,“风”暂时停不下来。


于此,比亚迪半导体期待的战略投资者令人遐想。


亟需新的业绩增长


实际上,比亚迪加码半导体有难言的苦衷。


作为资本市场的“明星”,比亚迪的一举一动倍受关注,然而近年来比亚迪的业绩不断滑坡,遭受外界的口诛笔伐,令其星光黯淡。


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2014~2018年毛利率从最高点20.32%下降到16.40%,毛利率幅度下降不大,但净利率从5.30%下降到2.73%几乎腰斩,更是大幅低于汽车行业平均净利率水准。


到了2019年,业绩快报显示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等主要指标全部同比下跌,虽然去年营业收入是同比增长的,但这意味着其业绩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上述业绩,还是在获得大量新能源补贴的背景下,否则数据更为难看。


之所以如此,跟核心业务新能源汽车销售低迷有莫大的关系。2018年6月新能源补贴政策持续退坡,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了增长拐点,这为比亚迪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到了2019年,特斯拉凭借36.75万的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