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挂案”落地 为民企助力


在2020年度上海检察机关

优秀侦查监督案(事)例评选活动中

崇明检察院上报的

《促“挂案”落地 为民企助力》

专项监督工作荣获提名奖

那么崇明检察院是怎么做的呢

让我们来看看吧!


促“挂案”落地 为民企助力

什么是“挂案”?简单讲,“挂案”是指一些案件在办理过程中,既不了结又不向前推进,出现“疑案从挂”的现象。对民营企业来讲,有一个案子长期“挂着”不处理,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也有损法律的权威性。


为依法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崇明检察院持续深化民营企业司法保障,聚焦“挂案”等影响执法司法权威的问题,积极开展涉企“挂案”案件专项监督,督促抓好整改落实,为服务疫后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谋监督共识,找准监督切入点

#

促信息互通

借助专职检察官联络机制,密切与公安的信息通报、案件会商及法律监督,及时准确掌握相关案件信息,形成第一手资料。

#

促监督共识

促“挂案”落地 为民企助力

走访区公安分局法制支队

促“挂案”落地 为民企助力

走访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


走访区公安法制支队和经侦支队,了解近年来公安在办的涉企“挂案”案件规模,共同分析、查找此类案件办理中的问题,并就开展专项监督的原因和目的进行沟通,赢得公安机关的理解与支持。

#

定工作方案

促“挂案”落地 为民企助力

专题推进会


促“挂案”落地 为民企助力

专项监督工作方案


在此基础上,崇明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予以布置,制定专项监督工作方案,明确监督重点,将挂案的原因、对企业的影响、是否应撤未撤案、有无续侦的可能性等纳入核查范围,通过逐案阅卷、逐个询问等方式,力争监督纠正一批案件,护航民企发展。

寻监督良方,努力破解“挂案”难题

#

成立工作专班

促“挂案”落地 为民企助力

工作专班


坚持全院一盘棋,根据涉企案件类型复杂、专业性强的特点,在崇明检察院党组的支持下,从一、二、三部分别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专办组,围绕从公安调阅的40件“挂案”案件,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逐案开展检查,逐项开列“诊疗”清单,填写《专项监督工作登记表》《涉企案件基本信息情况表》,为下一步开展监督明确目标方向。

#

开展分类引导

通过前期调查核实,准确判断涉民企案件”挂案”的“症结”后,根据个案实际,分三类向公安提出监督意见。对符合撤案条件的,及时启动撤案监督程序;对具备侦查条件和价值的,开列详细的续侦提纲,督促公安机关加快侦查进度;对主要犯罪事实清晰、嫌疑人身份信息明确的案件,建议公安机关上网追逃,尽快将嫌疑人缉捕归案。

#

强化动态跟踪

处方开出后,崇明检察院继续跟踪,促使公安对22件涉企“挂案”案件作出撤案决定。对具备侦查条件和价值的案件,公安机关加快了办案节奏,其中施某合同诈骗案经我院建议上网追逃后,公安机关及时将嫌疑人施某抓获并报捕,目前法院已判决,施某获刑四年二个月,通过监督,使该起“挂案”近四年的案件成功办结,并将办理该案中发现的涉嫌虚假诉讼线索移送区院五部办理。

促双赢共赢,拓宽途径源头治理

#

深入剖析,达成共识

促“挂案”落地 为民企助力

沟通协调会


专项监督过程中,注意收集共性问题,分析“挂案”表象背后执法理念、法律政策适用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借助公检季度例会,通报相关情况,力争统一执法标准,规范侦查活动。

#

建立机制,形成合力

公检法会签《涉嫌犯罪线索移送工作规定》,明确相关犯罪线索移送、审查与反馈流程及跟踪监督机制等内容,为后续相关案件的办理奠定制度基础。同时,切实加强与公安的配合衔接,推进涉企案件快速办理,加快办案进度,降低办案影响,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

多措并举,参与治理

促“挂案”落地 为民企助力

检察建议公开宣告


结合专项监督中发现的民营企业需求,进一步加强司法供给,针对部分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漏洞,制发检察建议并公开宣告,开展送法上门,引导企业加强管理、防微杜渐。制作《2017-2019年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白皮书》,从设立运营、安全生产等环节提供合规经营指南,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

促“挂案”落地 为民企助力

2017-2019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白皮书


今年以来,崇明检察院通过开展专项监督,督促公安撤掉了一批应撤未撤的案件,对于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接下来,崇明检察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发展助力,积极贡献检察智慧和检察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