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思维看地方经济

生物学思维是什么

探索人类进化的底层逻辑,并由此对人类产生的行为,进行科学的解释。


生物学思维看地方经济

人类作为拥有智力的动物,其本质与其他动植物并无区别,其生存的目的都是其作为基因的载体完成基因延续的任务。

个体的存亡并不影响基因的延续,群体需要的是基因延续,而不是个体不死。完成基因延续的个体的死亡,是为了将资源留给还未完成基因延续的个体,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完成整个群体基因延续的任务。

企业作为一种人类创造与控制的新物种,其会受到人类的动物精神的影响,恐惧、狂热、从众、害怕损失。

他会无视风险,他会盲目投资,他会死亡。
生物学思维看地方经济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基因的延续过程,会发生突变与重组。而基因突变本身就是一种犯错,绝大部分突变后的基因个体会被自然选择淘汰,只有极少部分的突变个体,偶发型的更符合环境,而被自然选择,并蓬勃发展。

所有生物的进化,都是一个犯错的过程。所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我们所有人都只记得那些成功的故事,何曾想过,那些成功者所伴随的大量失败的故事。

你只记得有一个叫腾讯的公司,拥有一个叫微信的软件,你何曾还记得他还拥有过拍拍与搜搜?
生物学思维看地方经济

没有百年企业,企业在变,或进化、或倒闭、或重生。唯一不变的是企业文化与精神基因的传承,或拼搏、或担当、或进取等等。

这种文化与精神基因的传承中,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企业家精神的传承。这种传承的任务必须由自然人个体作为其载体来完成使命。其表现的个体类型为企业家、企业高管、有创业想法的人等等。

企业家作为人,其创造企业的动机有梦想、有使命、有个体欲望。同时也会害怕犯错、害怕损失、害怕死亡。

对于国家这个社会大群体的进化需求来说,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变化的是企业个体的兴衰与存亡,不变的是如何保护与维持企业家精神的基因传承。

在笔者看来,保护企业家个人利益,是完成企业家精神传承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经济能够向前继续发展的最重要动力因。
生物学思维看地方经济

2016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明确指示必须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防止选择性司法,防范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对特定历史遗留的企业家经济问题,用发展的眼光持包容态度。中央政策是好政策,但具体落地情况如何,有待商榷。

企业家锒铛入狱的情景不断重现,其中有的确实是主观犯罪。但更多的应该属于被动或无意识造成的犯罪。
生物学思维看地方经济

所谓无意识,企业家本身并无察觉。以笔者之前写的关于安徽省无为县电缆产业的覆灭案例为例,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外加当时民间流传一种说法,与其将钱存在银行拿微薄利息,何不如将钱存在企业,拿到更高利息。而企业仅仅是做了将银行存贷利息差的钱返还给借款人而已,各取所需。再有,很多这种钱,都是民间主动送存在企业中的,非主动吸储。但这就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即使借款后,正常返还,仍然可以被有心之人分分钟送进监狱。从人的动物性角度看,人是很难对别人送上门来,自己又需要的东西,产生理性决策。

再者,现代科学研究中,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根本不成立,人不是理性的人,甚至连自由意识都没有。

关于被动犯罪,这就属于企业正常运营过程中众多无奈发生的事情。
生物学思维看地方经济

比如税收的问题。经济下行,企业利润降低,在经营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根本取不到全部支出所需的发票,无法完成正常的税务抵扣。导致企业微薄利润中的绝大部分会被耗散。一个年营收200万,毛利40万的企业,最终税后利润2.14万,还未考虑企业家的固定资产投资回报,企业家工资及保险。现实是,企业家如果不避税,企业没有经营必要,企业家如果避税,这就是犯罪,同样可以分分钟被送进监狱。

正如企业家中流传的那句话,做企业,不是在监狱,就是在去往监狱的路上。

企业可以死亡,产业可以覆灭,但企业家精神所代表的基因绝不能被扼杀。一个企业家进了监狱,会让更多的企业家没有动力去经营企业,同样会有更多的创业者不敢去创业。

政商环境,接下来会成为企业家投资兴业的首要考虑条件。
生物学思维看地方经济

以安徽省无为县为例,据了解,仅电缆产业已有数名企业家锒铛入狱,人数有可能还会增加。用刑事干涉经济,伤害的是基因,导致企业家信心尽失,加速资金与人才向法治更为完善,更具包容性的大城市流动。摧毁的将会是整个地方经济。

创造一个企业很难,毁灭一个企业仅需要一个无能的管理者即可。

十年育树,毁灭它仅需十秒。

不破则不立,个体可破,基因不能破。
生物学思维看地方经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