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推行“四三”工作法 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攻坚

张朝英 人力资源报记者 孙磊


金川推行“四三”工作法  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攻坚

金川人社创新推行“四三”工作法,以有力、高效的举措确保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了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奠定了基础。

强化“三个保障”,增强技能培训组织性。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会议,做到工作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二是强化监管保障。压实各项责任到人头;公开招投标确定培训机构;开班培训签到、授课、实操等情况均实行视频录像备查,防止培训“短斤少两”;认真审核培训资料并电话抽查培训对象,确保“真培训”。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在使用就业创业专项资金、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资金和省内对口帮扶劳务协作资金时,优先考虑和满足技能培训资金,确保技能培训顺利进行。


金川推行“四三”工作法  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攻坚

围绕“三个重点”,增强技能培训实效性。一是围绕产业发展开展培训。紧紧围绕农业、旅游业、服务业等业态发展,根据城乡劳动者的培训意愿,采取“村民提意愿、乡村出名单、培训机构出菜单、政府买单”方式,大力开展技能培训。2019年,举办种养殖培训班6期、培训335人,举办乡村旅游培训班4期、培训200人。二是围绕技能提升开展培训。在劳务品牌培训中大力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019年培训初级工1301人、中级工100人。三是围绕脱贫攻坚开展培训。实施“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行动”,动态更新“一库五名单”,根据贫困家庭劳动力培训意愿,坚持“长短结合、集中分散结合”,开展“短平快”的培训项目,扎实开展“送培训下乡”“扶贫专班”等培训活动。2019年技能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60人。

探索“三种模式”,增强技能培训实战性。一是探索“意愿式”培训。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每期职业技能培训开班前,必须开展培训前的意愿调查,如种养殖技能培训要精准到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的具体培训品种,职业技能培训要精准到具体培训工种,变“要我培训什么”为“我要培训什么”。二是探索“错峰式”培训。一方面错开农忙时节举办培训,另一方面错开农时时间举办培训,比如上午忙就下午培训,白天忙就晚上培训,连续忙就延时培训,“错峰式”培训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培训效果。三是探索“引导式”培训。针对有创业意愿但又不清楚创什么业、怎么创业的,开展创业引导培训。2018年以来,金川县举办创业引导培训2期、培训93人,通过培训创业成功27人。

金川推行“四三”工作法  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攻坚

抓住“三个机遇”,增强技能培训合作性。一是抓住浙川对口帮扶机遇。从2018年开始,金川县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诸暨市建立了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机制,将技能培训作为合作重点,2019年实施种养殖技能培训300人、劳务输出企业岗前培训73人、创业引导培训50人,致富带头人培训80人,其中创业成功6人。二是抓住省内对口帮扶机遇。2017年金川县与眉山市人社局建立省内对口帮扶劳务协作机制,2019年实施种养殖培训40人、电工和焊工培训97人。三是抓住培训机构“一对一”帮扶深度贫困县机遇。2018年眉山工程技师学院“一帮一”援助金川县技能扶贫培训工作,双方积极探索,建立了“思想认识到位、沟通协调到位、需求分析到位、保障服务到位、就业跟踪到位”的“五个到位”帮扶机制,受到省人社厅好评。2019年眉山市工程技师学院“一对一”帮扶培训电工、焊工等工种97人,全部实现稳定就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