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講得好=會賺錢?品牌故事這麼講,你也能輕鬆賺滿鉢

有很多餐飲從業者在塑造品牌的路上都遇過不少的坑,但其實忽略了一點:

品牌故事

品牌故事並非只是簡單地編一個好玩的故事,一個好的品牌故事不僅會賦予品牌性格特徵,還是向消費者傳遞精神特徵的重要工具。

故事講得好=會賺錢?品牌故事這麼講,你也能輕鬆賺滿缽

那怎麼講好這個故事呢?下面我們來舉幾個例子。

1. 從品牌歷史講故事

桃園眷村:一開始小編看到這個名字時候以為是一家臺灣的店,是賣西餅的。

後來瞭解過才知道,其背後是來源於當年國民黨敗逃臺灣,為了安置家眷而在臺灣興建的房舍。這樣的眷村,在臺灣桃園最多。

特殊的形成原因,造就了眷村文化對故往情感的集結、守護與傳承。

團隊希望藉助“眷”之一字,讓年輕人也能為豆漿油條等中式傳統美食為之驚歎。

故事講得好=會賺錢?品牌故事這麼講,你也能輕鬆賺滿缽

追溯品牌歷史,是講品牌故事的常見方式之一,多強調美食的情結和傳承性。

2. 講創始人的故事

伏牛堂:我碩士畢業為什麼要去賣米粉

2014年,一篇名為《我碩士畢業為什麼要去賣米粉》的出現,迅速抓住了人們的眼球。裡面說到伏牛堂的創始人張天一,如何從一位碩士“被逼”創業賣米粉。“北大碩士”和“賣米粉”的認知反差,讓這篇文章在網絡上持續發酵,傳播開來。

有顧客抱怨,米粉太辣太油不好吃,張天一解釋說,常德米粉就是這樣。比起好吃,伏牛堂打的是正宗牌。這樣雖然會失去一些顧客,但也讓更精準的顧客——在北京的湖南人,留了下來。

“碩士粉”、“霸蠻”精神成為了伏牛堂的關鍵詞(2018年更名“霸蠻”)。

同樣的例子還有像奈雪の茶、藍瓶子咖啡等,其背後的品牌故事都是講創始人的故事。

故事講得好=會賺錢?品牌故事這麼講,你也能輕鬆賺滿缽

以人物的角度講故事,更有親和力,能快速建立消費者認知和博取信任。不過有一個潛在風險,創始人的個人形象和品牌形象掛鉤後,如果創始人有負面消息會直接影響品牌形象。

3. 從(用戶)價值主張出發

江小白: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簡單

如果你問一個年輕人喝什麼白酒,我想大多年輕人的第一反應是“江小白”。

確實,與傳統嚴肅的白酒相比,江小白或現實、或扎心、或雞血的文案,給白酒賦予了更多的青春活潑與情懷,清淡的口感更加圈粉了年輕人。

“青春小酒”江小白的出世,讓我們都知道,原來白酒還可以這麼年輕有個性。

故事講得好=會賺錢?品牌故事這麼講,你也能輕鬆賺滿缽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不難發現,江小白的青春故事是講給年輕人聽,同樣地,雷克薩斯的“匠心精神”是講給高端用戶聽的,伏牛堂的創業故事是講給創業者聽的。

小編想說的是,如果你想講一個所有人都喜歡的故事,那麼到最後是沒有一個人喜歡這個故事的,我們要明確的是你的品牌故事是講給誰?這個群體有什麼特點,他們的價值主張是什麼?

綜上所述,品牌進行故事營銷,可以在一眾只知道推硬廣的普通品牌中脫穎而出。

故事營銷,就是把自家的品牌故事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表達出來,激發受眾興趣,增強記憶點,拉近品牌與客戶的距離。

品牌故事重要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能否用故事連接品牌和消費者,感受他們的感受,表達他們的內心。

只有和消費者發生情感共振,才會激發他們的購買慾望,提升他們對品牌的忠誠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