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三觀一致的人,仍無法有效合作?

為何三觀一致的人,仍無法有效合作?

當下人們對於“三觀”的重視可謂是空前一致,不論是擇偶、求職還是交朋友,真的是言必稱“三觀要一致”,在二十世紀以前,互聯網在中國還並未大規模普及,人們仍舊依靠書信、電話溝通,更多的是熟人之間的交流,天南海北的陌生人認識的幾率相當小,受制於社交圈的狹小,根本沒有可能意識到“三觀”的多樣性及其重要性,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社交範圍的空前擴大,大家在接觸了更多不一樣的人之後,突然發現原來三觀不一樣的人如此之多,而三觀一致竟然是那麼地重要。也就是說,三觀意識的崛起,前提一定是社交圈的擴大,人們才會有的一種反思,正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我們今天在這裡要說的是, 在職場中三觀一致的人,溝通起來的確比其他的人要顯得高效和順暢,但是也存在人們意想不到的一些難題,比如在涉及到一些專業領域的決策時,雖然說大家的三觀基本一致,但因各自成長背景、教育背景、社會閱歷、過往履歷等的不同而產生很大的分歧,再加上各自脾氣秉性的不同,勢必會出現合作效率的下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有些人性格較為強勢,即使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也喜歡掌控全局,而有些人屬於“佛系”性格,不喜與人過分爭執,即使自己很內行,也最終會選擇放棄爭辯。

除了在專業領域的決策會出現合作低效的現象外,在重大戰略性的選擇以及公司利益分配等問題上也會出現類似的問題,比如在融資渠道及比例、戰略合作方的選擇、公司收益的處理等方面,有些人性格偏保守,有些人偏激進,有些偏開放,有些偏封閉,還有更隱蔽和複雜的人性使然,這些均會導致溝通上的重重障礙,導致很多合作伙伴最終不歡而散,正如有首歌中唱到的那樣“相愛容易相處難”。其實這世界上三觀一致的人不少,但有幾人能歷經歲月的考驗,仍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很多人在私底下是很好的朋友,一旦有正式的合作關係,從經驗和歷史數據來看,能繼續維持朋友關係的仍是少數,老百姓有句話不是說:親兄弟明算賬,更何況是朋友?

如何避免或解決這個問題?世上沒有百分百完美的解決方案,只有相對來說較為完善的方案,所謂的帕累托最優,只存在於理論中,或者存在於特定時間段,又或者說,僅是我們要繼續努力的方向,雖說制度一直屢遭詬病(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制度是反人性的),但我們不能否認,在治理公司的多種方案中,制度仍是首選。從西方管理學的經驗出發,公司的運營是需要一套制度規範來保證的,比如分工體系、股份制、流程優化、績效考核等,公司只要正常運營,就不能沒有制度,從經濟學角度而言,制度的設立是為了減少溝通合作成本,提供整體運作效率,作為個體的人,其不僅在受教育程度、成長背景方面相差甚遠,在脾氣性格、社會閱歷上也是不盡相同,而這些不同,如果沒有制度的約束和規範,必然會加大公司運作成本,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因此,三觀一致僅是彼此合作的必要條件之一,而非充分條件,在當下人們對於“三觀一致”的呼聲越來越高的背景下,更需要理性的思考與判斷,避免盲從和走入誤區,簡言之,就是不要以為“三觀一致,萬事OK",對於習慣“非黑即白”思維方式的國人來說,後續的路還很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