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大火後,AI如何賦能故宮安防與文化傳承?

昨日,全世界都在為巴黎聖母院的燃燒而悲鳴。850年建築頃刻毀於一旦,只剩一副殘存的骨架,那些承載著歷史榮光與經典藝術的作品,再也無處可尋。

對於這樣屬於全人類、聞名於世的建築經典,無數中國人為之惋惜。 在我們惋惜之時,同樣會立馬聯想到了同為世界文化瑰寶的北京故宮。

巴黎聖母院大火後,AI如何賦能故宮安防與文化傳承?


同樣是昨日,眾多網友紛紛喊話故宮,中心意思只有兩個字“防火”。 其實早在網友們喊話前,故宮博物院就有所行動。據長江日報報道,昨天一大早,故宮博物院就巴黎聖母院大火事件迅速召開了消防安全緊急工作會議。

2019年是“平安故宮”實施的第六個年頭,也是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退休的年份。7年前他正式執掌“紫禁城”時面對記者拋出“新官上任準備燒出什麼樣的三把火”的問題,其回答逗笑了眾人——“一把火也沒有,因為故宮最怕火。”

巴黎聖母院大火後,AI如何賦能故宮安防與文化傳承?


故宮內安裝了近萬個安防報警裝置,安防系統設有周界、通道、室內與展櫃四道安全線,從大到小,形成了一個安防“倒金字塔模型”。

去年年底,故宮博物院還發布了《故宮博物院端門區域火災報警系統改造項目公開招標公告》,希望按現行規範對相應建築物進行改造升級,以更加先進可靠的技術和設備,適應新的消防安全需求,最大程度的對古建築群予以有效保護。例如溫度傳感器、煙霧報警器、圖像監控及識別等方案,或許最終都會被應用在紫禁城裡。

舉個例子,通過eMTC(增強機器類通信的物聯網通信場景)和NB-IoT(窄帶物聯網),將安裝在故宮各處的攝像頭以及傳感器等鏈接起來,一旦發現異樣,各處聯動響應,就能在最短時間內做出消防應急措施,防止火勢蔓延以致損失慘重。

對於古建築來說,科技手段儼然已成當前防火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科技手段除了利於消防外,更是“強勢”入宮,遍及方方面面。科技對於博物館而言,並不是簡單的“聲光電”的展示手段,而是“科技+文化”的有機結合。

巴黎聖母院大火後,AI如何賦能故宮安防與文化傳承?

從2012年至今的7年時間裡,單霽翔一直在用技術賦能故宮,讓故宮的服務和體驗更加人性化。為此,故宮通過大數據計算和配比,女廁數量增加為男廁的2.6倍,增加了數萬休息座椅,並從2014年開始推出全網購票,用智能化解決了過去購票窗口排長隊的問題。

除此之外,故宮博物院還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共同開展打造5G應用示範、建設故宮智慧院區、舉辦人工智能大賽等方面合作,進一步推動故宮博物院的數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建設。

在2017年召開的“文化+科技”國際論壇上,故宮曾與騰訊公司合作,開放《千里江山圖》,通過AI識別和還原,可以讓用戶無須下載原圖就能欣賞到高清圖片。

今年年初,作為“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特展”一部分,“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中以數字投影、虛擬影像、互動捕捉等創新方式,以故宮春節禮儀為藍本,門神佑福、冰嬉樂園、花開歲朝、戲幕畫閣、賞燈觀焰以及納福迎祥等傳統過年場景。

除此之外,通過微信中搜索“見大臣”小程序,還可以體驗一把當“皇上”的感覺。見大臣”裡包含《清代歷朝起居注合集》和《清實錄》等文獻中的670條趣味問答,“大臣”們說話也是非常風趣幽默!

除了這個“見大臣”的小程序,故宮還推出了身臨其境的地圖導航。甚至還有路線推薦!通過科技手段帶給遊客更舒適的遊客體驗。

當故宮遇上高科技,我們能夠感受到她別樣的美。我們相信科技的力量,也相信傳統與科技的結合,能夠更好的傳承文化,保護古建築,正如單霽翔的心願——要把壯美的紫禁城完美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