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金】世界經濟衰退的根本出路在於擴大就業

  《點石成金》由浙江大學財稅大數據與政策研究中心彙集每日財訊商情,邀請專家深度點評,配合財經小知識和延伸閱讀,為您呈現有態度、有價值的新聞。

  每日金語

  不悲道難行,所悲累身修。——王安石

  今日熱點

  “美國上週超520萬人領取失業救濟金!以創紀錄水平攀升”。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主要問題是失業嚴重。美聯儲經濟學家預計,新冠肺炎疫情將導致美國第二季度有4700萬人被裁員,失業率可高達32%。倘若如此,當前的全球經濟衰退程度超過“大蕭條”時期的說法就是正確的。“大蕭條”時期的經濟刺激政策不但著眼於金融市場穩定,更側重解決失業問題。目前也應該把增加和保障就業機會放在經濟刺激政策的重要位置。

  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超30萬非洲人或因疫情而喪生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4月16日,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發布了題為《COVID-19:保護非洲的生命和經濟》的報告,稱或將有超過30萬非洲人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而喪生。最直接的原因是,由於疫情持續在非洲大陸肆虐蔓延,非洲的經濟增長率將由3.2%至少降至1.8%,這將使近2700萬人陷入極端貧困。

  點評:《點石成金》曾經談到,各國遏制病毒傳播,不能忽視疫情對最脆弱人群的影響。非洲是最脆弱人群最集中的地區。支持和援助非洲國家是國際社會的責任。4月15日,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討論通過了二十國集團“暫緩對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一致同意暫緩有關國家今年5月1日至年底到期的債務本息償付。該倡議將面向聯合國規定的最不發達國家和國際開發協會借款國等70多個國家。國際多邊機制幫助非洲防控疫情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果。在疫情暴發初期,非洲只有兩個國家能夠檢測新型冠狀病毒,在世衛組織的幫助下,如今已有47個國家能夠進行相關檢測。病毒的傳播不受國界限制。如果貧窮國家醫療系統捉襟見肘,人們飢餓而體弱多病,無力抵禦疾病,那麼這些國家的病毒勢必繼續傳播,並波及所有人。對最脆弱人群及其所在國家實施人道主義援助,受益者是全人類。

  美國上週超520萬人領取失業救濟金!以創紀錄水平攀升

  據中新經緯報道,綜合外媒報道,美國上週超過520萬人領取失業救濟金。失業救濟的人數繼續以創紀錄水平攀升,表明就業市場受到的衝擊非常廣泛且還在加劇。目前,美國領取失業救濟金人數的總數超過了2200萬,幾乎抹去了自大蕭條以來的所有就業機會。今年3月,美國經濟大部分領域陷入停頓,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促使商場、餐館、工廠和礦山紛紛關閉,導致美國人零售支出削減幅度達到創紀錄水平,美國工業產出也出現70多年來的最大降幅。

  點評:世界經濟已經進入衰退階段。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阻斷經濟活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此次經濟衰退為“大隔離”或“大封鎖”,與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形成對照。在大蕭條時期,由於百業凋零,美國失業人口總數達到了830萬,發生了遍及全美的大饑荒,在美國各城巿,排隊領救濟食品的窮人長達幾個街區。當時,美國採取的應對措施是實施《農業調整法》、《全國工業復興法》和《聯邦緊急救濟法》。首先解決就業問題,把單純救濟改為“以工代賑”,給失業者提供從事公共事業的機會,並通過激勵企業開工,增加就業機會。因為勞動者收入增加,消費開始恢復,經濟增長才逐步進入正常增長軌道。據美聯儲經濟學家預計,此次疫情可能導致今年第二季度美國損失4700萬個就業崗位,失業率可能飆升至32%,失業問題比“大蕭條”時期更嚴重。政府直接發錢,只能解決一時之需。即使疫情過去,失業問題仍然嚴重;根本出路在於借鑑大蕭條時期的“以工代賑”等多種辦法,開拓就業機會。

  歐盟表態大力支持世衛組織 承諾將調動更多資源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叫停對世衛組織的撥款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4月16日與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通電話,表示歐盟在此關鍵時刻大力支持世衛組織,重申現在需要繼續通過多邊體系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雙方一致認為全球需要對防控措施進行共同投資,以應對新冠肺炎大流行及未來可能暴發的大流行。

  點評:歐盟和世衛組織認為,全球需要對防控措施進行共同投資。此類投資體現在世衛組織的行動上。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世衛組織先後發起兩項籌款計劃,一項是2月啟動的“戰略準備和應對計劃”,至今獲捐或認捐逾8億美元,另一項是3月發起的“團結應對基金”,至今獲捐近1.5億美元。為響應世衛組織的號召,歐盟已承諾捐款1.14億美元。疫情在多個國家得到控制,全球金融市場沒有掀起大浪。無論是疫情防控工作,還是經濟刺激和金融穩定措施,多國聯合和協調行動已經初見成效。儘管全球經濟面臨諸多困難,但國際合作不能被封鎖,而且還要加強。儘管有人拒絕支持國際多邊援助,但這只是個別現象。人類具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經濟全球化仍在發揮作用。我們有理由對疫情結束和經濟恢復持樂觀態度。

  直銷企業為何要強調商德和自律意識

  據法制日報報道,針對社會和消費者反映集中的保健市場突出問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13個部委曾經在全國範圍內集中開展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百日行動結束後,所有與保健有關的企業認真反省,積極整改,力爭重新獲得消費者信任,為消費者的健康提供保障。對直銷企業來說,今後一定要加強商德建設,嚴格自律,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及時回應消費者關切。 直銷的本質與傳統的櫃檯銷售、垂直電商等模式一樣,都只是銷售方式的一種,從來不是也不應該是產品具有神奇功效、能夠一夜暴富的行業。

  點評:直銷就是產品不通過各種商場、超市等傳統的公眾銷售渠道進行分銷,而是直接由生產商或者經銷商組織產品銷售的一種營銷方式。直銷其實是最古老的商品銷售方式。人類最早的商品交易方式就是個人對個人的直接交換。交易之所以達成,靠的是人的誠信。這個優良傳統成為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關鍵因素。現代直銷本就應該以誠信為本。但是,現在出現了部分利用直銷進行非法傳銷的行為。非法傳銷是指組織者發展人員,通過發展人員或者要求被髮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非法獲得財富的行為。非法傳銷的本質是“龐氏騙局”。鼓吹者以虛假的公司和虛構的產品,拉人頭行騙。非法傳銷曾經一度很猖獗。目前,有人利用疫情進行詐騙,詐騙案件多發,非法傳銷可能死灰復燃。倡導合法直銷,杜絕非法傳銷,是政府、企業、消費者的共同責任。

  (編寫 點評 侯若石)(中新經緯APP)

  《點石成金》第333期。本欄目嘉賓觀點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