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寫文,9歲出書,王勃:不要羨慕哥,哥只是個天才傳說!

【引言】

古詩作為中華民族的重要歷史文化財富,字字珠璣,彰顯著漢字包容、凝練的獨特魅力和古人智慧的結晶。

古往今來,無數優秀古詩匯聚成璀璨的星河,每一顆明珠不僅記錄著作者心境,還反映當時社會的背景,是現代人窺探作者內心和古代社會的窗口。本次我們擷取唐代詩人作為主題,讓我們一起夢迴大唐,走進唐詩的世界.....

本期主人公:王勃


神童王勃

公元650年,王勃出生在儒學世家,自幼聰敏好學被稱為“神童”,有多聰敏呢?大概就是六歲就能寫文章且文筆流暢、構思巧妙......

6歲寫文,9歲出書,王勃:不要羨慕哥,哥只是個天才傳說!

別羨慕,他可不止六歲能文,九歲時,王勃讀顏師古注的《漢書》,直接撰寫了《指瑕》十卷,指出顏師古的著作錯誤之處。

是這樣一個神童,十三歲就已經開始尋找入仕機會。簡直是古代版“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而且在唐朝,如果能找到在官場上欣賞你的“人生導師”,入仕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6歲寫文,9歲出書,王勃:不要羨慕哥,哥只是個天才傳說!

乾封元年(666年),王勃通過李常伯上《宸遊東嶽頌》一篇,接著應幽素科試及第,授朝散郎,成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之後,才思泉湧,筆端生花,撰《乾元殿頌》。唐高宗見此頌詞,歌功頌德,詞美義壯,居然還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為,驚歎不已,自此王勃的文名也為之大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初唐四傑”,並推為首位。

6歲寫文,9歲出書,王勃:不要羨慕哥,哥只是個天才傳說!

二次貶黜

王勃當上朝散郎後,經主考官的介紹,擔任沛王府修撰,並贏得了沛王李賢的歡心。

一次,沛王李賢與英王李哲鬥雞,王勃就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討伐英王的鬥雞,以此為沛王助興。不料此文傳到唐高宗手中,唐高宗哪兒受得了身為“博士”的王勃不僅不勸諫“二王鬥雞”,反而寫文挑撥離間自己的兩個兒子,於是聖顏不悅,將他逐出長安,王勃憑著自己的才情和苦心經營剛剛打通的仕途,就這樣毀於一旦。


6歲寫文,9歲出書,王勃:不要羨慕哥,哥只是個天才傳說!

本以為已經跌倒了谷底,卻沒想到人生的精彩就是可以刷新更低,王勃的第二次打擊很快就來了。

咸亨二年(671年)秋冬,王勃從蜀地返回長安參加科選。他的朋友凌季友當時為虢州司法,為他在虢州謀得一個參軍之職。

就在他任虢州參軍期間,有個叫曹達的官奴犯罪,他將罪犯藏匿起來,後來又怕走漏風聲,便殺死曹達以了其事,結果因此而犯了死罪。

6歲寫文,9歲出書,王勃:不要羨慕哥,哥只是個天才傳說!

關於王勃為什麼藏匿曹達之後又殺害歷史上有很多說法,但終歸結果是把王勃送上了斷頭臺。

好在王勃生在一個好時代,在這個時代有個制度叫做“天下大赦”,就這樣王勃險逃一死,但同時也宣告了他仕途的終結。

《滕王閣序》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的重陽節,南昌都督閻伯輿重建滕王閣,大擺宴席,邀請遠近文人學士為滕王閣題詩作序,當時王勃恰好路過洪州,便登上了滕王閣。

6歲寫文,9歲出書,王勃:不要羨慕哥,哥只是個天才傳說!

在宴會中,王勃寫下了著名的《滕王閣序》,並寫了序詩: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 自流。

詩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後把序文呈上都督閻伯輿,便起身告辭。這個難題讓閻大人和在場的文人學士們苦思冥想,有人是“水”字,有人說是“獨”字。所有的答案都不讓人滿意。

6歲寫文,9歲出書,王勃:不要羨慕哥,哥只是個天才傳說!

閆大人命人備好紋銀千兩,親自率眾文人學士,趕到王勃住處請教空處。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大家聽後一致稱妙。

魂歸南海

王勃因殺死官奴曹達,連累了他的父親王福疇,王福疇從雍州司功參軍被貶為交趾縣令,遠謫到南荒之外。

這件事對王勃的打擊,遠遠超過對自己的懲罰。王勃為人雖放浪不羈,但他從小受儒家思想影響,因此立身處世的基本原則卻是以儒家的禮法為標尺。

6歲寫文,9歲出書,王勃:不要羨慕哥,哥只是個天才傳說!

王勃在《上百里昌言疏》中表達了對父親的內疚心情:“如勃尚何言哉!辱親可謂深矣。誠宜灰身粉骨,以謝君父……今大人上延國譴,遠宰邊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東甌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矣。”從中可體會到身為孝子的王勃內心強烈的羞愧和自責。

王勃出獄後在家裡停留了一年多,在上元二年(675年)的秋天從洛陽出發沿運河南下踏上尋父之路。

6歲寫文,9歲出書,王勃:不要羨慕哥,哥只是個天才傳說!

大約在上元三年(676年)春夏,至交趾王福疇處,見到了他生活窘困的父親,長途跋涉只為匆匆一面,足矣,卻沒想到這是最後一面。

不久後,王勃踏上歸途,途徑南海時遇到風浪,不幸溺水,驚悸而死,終年27歲。

6歲寫文,9歲出書,王勃:不要羨慕哥,哥只是個天才傳說!

在《滕王閣序》做成的第二年,長安城裡都傳頌著膾炙人口的《滕王閣序》。那天唐高宗也讀到這篇序文,見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不禁拍案,驚道:“此乃千古絕唱,真天才也。”隨即便問王勃在何處,太監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唐高宗喟然長嘆,自言自語:“可惜,可惜,可惜!”

不止唐高宗三嘆王勃,誰人不可惜27歲大好年華的他呢?如果他沒有死於那場風浪,歷史上會不會留下第二首《滕王閣序》呢?

6歲寫文,9歲出書,王勃:不要羨慕哥,哥只是個天才傳說!

如今滕王閣內的王勃蠟像

王勃彷彿就是在那個年代絢爛了一下便凋謝了,但是他的絢爛值得後人永遠紀念,這一生於他來說,太短;這一世於他來說,太長。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