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的長安馬自達CX-5,值不值得買?

得知長安馬自達CX-5亮相2020春季雲車展,勾起了小編很多回憶。還記得2013年在長白山第一次接觸長安馬自達第一代CX-5的情景,CX-5以當年的審美絕對稱得上是驚豔!各大媒體和車迷更是對“魂動”設計+“創馳藍天”技術的馬自達讚不絕口。


“非主流”的長安馬自達CX-5,值不值得買?


如果按每月銷量來衡量車型在市場的地位,那麼,長安馬自達CX-5稱不上“主流”。但是,CX-5絕對是市場上不可缺失的一員。2017年,長安馬自達推出了“第二代”CX-5,新CX-5能否再次獲得市場的肯定?則是吃瓜群眾茶餘飯後討論的焦點。

栩栩如生的仿生學設計

長安馬自達CX-5在國內上市不到4年時間便迎來了第二代產品,魂動設計的進化版無疑是第二代CX-5的最大賣點。另類個性的調調或許不能符合大眾的審美,但讓對口的消費者愛得不要不要的。

但是,小編更願意把第二代CX-5視作為1.5代,因為它的革新並不徹底。相同的車身輪廓和軸距,動力系統和底盤也沒有明顯變化,使得第二代CX-5的可期待值大打折扣。故此,對於官方宣稱的“第二代”CX-5,小編還是稱之為新款CX-5。


“非主流”的長安馬自達CX-5,值不值得買?


“非主流”的長安馬自達CX-5,值不值得買?


“非主流”的長安馬自達CX-5,值不值得買?


新款CX-5採用了馬自達最新一代的語言,也就是魂動設計的進化版,例如“流星眼”LED日間行車燈,俯衝度更大的中網等。側視車頭,獵豹的神韻活靈活現。馬自達是一個很執著的品牌,為了設計而犧牲了一定的實用性,例如小到難以發現的前霧燈。


“非主流”的長安馬自達CX-5,值不值得買?


“非主流”的長安馬自達CX-5,值不值得買?


“非主流”的長安馬自達CX-5,值不值得買?


相比動感的外形設計,內飾延續是上一代車型的平淡無趣。在內飾的設計上同樣透露出設計師的固執,美其名曰為了不影響駕駛,不會分散注意力的中控“大屏”實在是小的可憐。


“非主流”的長安馬自達CX-5,值不值得買?


“非主流”的長安馬自達CX-5,值不值得買?


“非主流”的長安馬自達CX-5,值不值得買?


配置有所優化,空間仍有待提升

CX-5高低配車型的配置相差較大,頂配車型配備了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和HUD抬頭顯示等先進配置,低配車型則略顯寒酸。值得肯定的是,第二代MZD Connect多媒體系統較上一代車型,處理器進行了更新,操作流暢度提升了不少,且與時俱進增加了CarPlay功能。


“非主流”的長安馬自達CX-5,值不值得買?


老款CX-5備受詬病的是後排座椅靠背太直,以致於乘坐感受很一般,尤其是長途乘坐特別累。有見及此,新款CX-5對後排靠背傾斜角度增加了2°,並且角度可以自行調整。CX-5的軸距達到2700mm,賬面上優於同級車型,但後排空間的腿部空間僅“夠用”。另外,後排地臺凸起較高,乘坐空間和舒適性大打折扣。


“非主流”的長安馬自達CX-5,值不值得買?


黑科技加持,“三大件”足夠先進

新款CX-5延續了老款車型的動力配置,雖然沒什麼驚喜,但該動力系統放在現今的技術水平來看也足夠先進。2.5升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196馬力,峰值扭矩252N·m,相當於1.6T動力水平,但擁有渦輪增壓動力無法比擬的平順暢快。

這套動力總成不乏技術亮點,實際感受偏向舒適安逸,貌似為了節能和舒適而犧牲了多少激情。即使是2.5L車型在急加速時,幾乎沒有頓挫感,加速感也並不是特別強烈。正因如此,CX-5比競爭對手渦輪+雙離合的搭配開著舒服不少。


“非主流”的長安馬自達CX-5,值不值得買?


新款CX-5同樣沿用前麥佛遜後多連桿結構,車輛在保持原有動感的同時,擁有更佳的穩定性和舒適性。作為一輛SUV車型,CX-5在抑制轉向側傾方面處理相當到位,懸掛表現韌性十足。CX-5可以流暢、犀利地攻克大大小小的連續彎道,這就是純粹駕駛樂趣的來源,同時能兼顧到舒適性。


“非主流”的長安馬自達CX-5,值不值得買?


新款CX-5的革新重點其實在於全系標配了馬自達的黑科技GVC系統(加速度矢量控制系統),最終帶來的效果是操控剛好。GVC系統能夠在彎道內根據駕駛員操作以及車輛狀態,精確控制發動機扭矩輸出,實現車輛重心轉移控制,最終讓車輛過彎更為平穩順暢。

簡單來說就是系統相當於一箇中央處理器,目的在於讓4個輪子都處於最佳的抓地狀態。在該系統的加持下,幫助駕駛員更平順的過彎,提升車輛操控性;在直線中可以減少駕駛員對方向盤的修正次數,增加駕駛員以及乘客的舒適性。

總結

CX-5是款個性鮮明的產品,優缺點都相當明顯。除了乘坐和儲物空間是個雞肋,動力過於柔順,整體裝配工藝“過得去”之外,新款CX-5是款好看、好開的車。同樣,CX-5讓我們看到馬自達對技術的執著,對“攻破瓶頸”固執的追求,正是這種自強的態度,讓年輕消費群體產生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