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臥龍崗“還我河山”碑刻不是岳飛手書

著名中國古代史專家張政烺說“我曾見過古往今來的著錄石刻文字的書無數,和碑貼鋪打交道巳五十年……,但是沒有見過“還我河山”四個字的拓本,可以肯定的說,“還我河山”石刻二十世紀以前不曾有過。”專家就是專家,一語中的。


南陽臥龍崗石刻“還我河山”很多人都認為是岳飛手書,其實不然,據專家考證,“還我河山”四個字並非岳飛手書,而是清末秀才周承忠集鉤而成。

據周承忠回憶,1921年,童世亨欲將自已所著中學適用的《中國形勢一覽圖》改正重印,囑咐周承忠書寫“還我河山”四個字印在扉頁,因為擔心自己無法表達四個字的深意,周承忠就找來岳飛手書《弔古戰場文》,在“河水滎帶,群山糾紛”中取“河”、“山”兩字,在“秦沒而還,多事之夷”中取“還”字,在“奇中有異於仁義(繁體)”中取義(繁體)的下半截“我”字,組合成“還我河山”四個字。那岳飛的落款和圖章又是怎麼回事呢?地理學家童世亨認為,既是集鉤武穆書,何不就用武穆款。於是就在《出師表》之後署名的“岳飛”二字,照鉤為款,又在杭州岳飛廟石刻拓本內鉤岳飛私印章,當即排成豎版兩行,第一行“還我河”三字,“我”較小,且起筆不甚清晰,好在介於“還”、“河”二字之間,尚不嫌其不稱。第二行“山”字下為款及名印。塗墨為黑地白字,俾肖拓本。童世亨即照印在地圖的扉頁,出版發行。後商務書館將此頁印入《東方雜誌》,而東三省又翻印入所出版之雜誌,竟誤以為石刻拓本矣。

1931年“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後,中華民族發出了抗日救亡的吼聲,有識志士立即想到應從歷史偉人、民族英雄岳飛身上汲取力量,從此“還我河山”就和岳飛緊密聯繫起來被廣泛運用,人們就將“精忠報國”換成了“還我河山”掛在全國各地嶽王廟,碑刻也就運用而生,以此歌頌岳飛,激勵全國人民抗日鬥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