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總複習,三個月內我提高了50分,原因是用了這個方法


高考總複習,三個月內我提高了50分,原因是用了這個方法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自己的狀況吧。


初中的時候,我的學習成績非常優秀,但是在整個高一高二時期,我並沒有像初中那樣,踏實認真地學習。因此學習成績一直不是很理想。


靠著吃老本,在高三一模勉勉強強考到了530分(我學的是理科,我們省的高考試卷是全國二卷)。成績下來的時候,我忽然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麼下去了,最後結合一些大咖介紹的方法和我自己的經驗,摸索出了一套屬於我自己的複習方法。


那年高考我考了580分左右。比我一模提高了整整50多分。那麼現在我把這個方法分享給大家。

我的方法主要有三個步驟:思維導圖、檢索式記憶、拆答案。

高考總複習,三個月內我提高了50分,原因是用了這個方法

首先說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非常重要非常有效的、構建自己思維框架的手段。思維導圖是許多同學再用的學習的方法,但是很多人在使用的時候存在一些誤區。


第一個誤區:很多同學喜歡去背誦別人做的思維導圖,而不是自己去做。我認為,思維導圖必須由自己自來完成才有效果。在製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本身就是自己對搭建知識系統的過程,這一過程十分有益。


第二個誤區:思維導圖一味的追求漂亮。作為高三黨最重要的是時間,製作的思維導圖只要清楚明瞭即可,一味的追求漂亮會耽誤大量的時間。


第三個誤區:思維導圖做的過於詳細,把概念的內容也一一列寫。思維導圖是一個框架,像是人的骨頭來支撐起肌肉,起到支撐全局的作用。如果把所有的概念都填充,必然導致其冗雜而不直觀。所以製作時思維導圖的時候只要填寫關鍵詞就足夠了。

高考總複習,三個月內我提高了50分,原因是用了這個方法

這是我一輪複習第一次考試的思維導圖 | 使用的工具是幕布APP


高考總複習,三個月內我提高了50分,原因是用了這個方法


第二個步驟是檢索式記憶。


與檢索式記憶相對的,是我們經常用的反覆讀反覆寫

的記憶方法——我之前也是這樣做的。但大家都知道,這樣的做法只能提供短期的記憶,所以是一種非常低效的學習方法。


《認知天性》一書指出:我們在重複閱讀時所獲得的熟練感是自以為是的掌握而已。反覆閱讀是低效的複習方法,解決之道是合上書本主動回想知識點——也就是檢索式記憶


我們可以抽出專門的時間給自己進行一次這樣的檢索式複習,合上書和筆記,努力回憶自己製作的思維導圖的框架和知識點。不要一想不出就翻書,現在你回憶越困難、越煎熬,那你把忘記的知識點牢記的幾率就越大。


等完全把框架過一遍,實在想不出之後,再翻看資料,這樣你就知道自己不熟悉的知識點在哪裡了。

高考總複習,三個月內我提高了50分,原因是用了這個方法


第三個步驟是拆答案。


很多同學在做題的時候,常規的流程是這樣的:

如果發現這道題自己會就草草一寫或者乾脆不做;如果這道題自己不會就會糾結很久,最後答案也沒有看明白,反而耽誤了許多寶貴時間。


高考總複習,三個月內我提高了50分,原因是用了這個方法

拆題步驟 | 使用幕布APP製作


而拆解答案的步驟是這樣的:做題時,無論是自己會的還是自己不會的(當然特別特別簡單的除外),都要仔細研究題的答案。從題的答案中,我們能學到三點:


第一點是這道題所運用的知識點。

第二點是這道題所用的技巧。

第三點是這道答案的解題規範。


如果這道題你會,那你就要考慮:

這些知識點你完全都理解了嗎?

解題技巧和方法你和答案一樣嗎?

這樣的技巧和方法是對這道題獨有還是對這一類題可以使用的

可以用在其他題的解題步驟中嗎?

我的答題格式規範嗎?

必要的文字解釋你寫了嗎?(注意在大題的答題中。必要的文字步驟非常重要!)


如果這道題你不會,那你就要考慮:

這道題我究竟是因為知識點不懂,還是這道題的技巧不懂?

如果是技巧不懂,那這一技巧是可以應用在這一類題中的,還是隻能用在這一道題中的?

由此可以判斷我們需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研究這個技巧。

高三的時間非常緊,我們沒有必要去花大量的時間研究那些偏難怪題。

這就是羊圈今天的分享

如果有用

記得點贊關注哦~


高考總複習,三個月內我提高了50分,原因是用了這個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