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率達99%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率達99%

黑龍江省青岡縣有序推動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圖為工人在生產車間生產產品 供圖/新華社

4月1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許科敏介紹,截至4月14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已達99%,人員復崗率達到94%。

復工復產

25個省份復工率超80%

發佈會上,工信部、全國工商聯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企業復工復產情況。許科敏說,截至4月14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已達99%,人員復崗率達到94%。

針對中小企業的復工復產情況,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副局長秦志輝介紹說,部分雲平臺大數據監測數據顯示,4月15日,全國中小企業復工率為84%。從行業看,第二產業復工率高於生產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的復工率高於生活性服務業。從地區看,各地區的復工復產率呈現齊頭並進的趨勢,25個省份的復工率超過80%,湖北省近日也呈現出快速上升的勢頭。

“從企業類型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復工率高於中小企業整體水平。規模越大復工復產率越高。從這個角度看,微型企業復工復產難度比較大。”他表示。

全國工商聯經濟部部長林澤炎則表示,根據全國工商聯4月上旬提交的調研報告,91.39%的民營企業已復工。

他說,目前大企業全部復工、中型企業基本復工、小微企業大部分復工,特別是大型企業發揮了“頭雁”效應,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頭部企業對上下游帶動效應強,有力促進了整體產業鏈的復工。小微企業的復工復產提速,復工率達到了86%,較3月下旬有大幅的提升。

破解難題

推動扶持中小企業政策的落實落地

許科敏表示,當前境外疫情快速擴散蔓延,製造業復工復產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國際國內市場需求不足、企業生產成本上升、資金週轉困難、國際人流物流不暢造成已復工復產的企業面臨再次減產停產的風險,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受到一定衝擊。

他表示,對此工信部按照以大帶小、上下聯動、內外互動的思路,針對製造業復工復產中的問題進一步採取措施,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首先,採取措施激發內需市場活力,發揮“互聯網 ”的作用,拉動輕紡、家電、汽車等傳統消費,積極支持發展遠程醫療、在線教育、數字科普、在線辦公等新模式新業態,帶動智能終端消費以及服務的消費。加快5G網絡、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工業、通信業重點項目的開工建設,跟蹤抓好重點外資項目的落地。

此外,對受疫情影響較大,中小企業集中的紡織服裝、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等行業開展專題調研,推動扶持中小企業政策的落實落地,研究提出進一步支持的政策建議。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疫情在國外的加速蔓延,市場需求下降,訂單減少也成為當前中小企業反映比較突出的問題。對此,秦志輝表示,為了幫助中小企業紓難解困、渡過難關,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涉及到財稅、金融、社保、外貿、就業等多個方面,可以概括為幾個字:減、增、降、緩、服。

就具體內容來講,“減”就是減稅費。“增”主要是增信貸。解決企業的資金流、流動性短缺問題,通過3次降準、再貸款再貼現向金融機構提供了3.55萬億低成本資金,用於向企業發放低利率貸款。“降”主要是降成本。包括降低人工成本、物流成本等。“緩”主要是緩期限。截至3月底,已對8800億元企業貸款本息實行延期。另外還延長交通運輸和餐飲住宿等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緩繳住房公積金。“服”主要是優化服務。

聚焦

住宿餐飲業個體戶

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

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當前餐飲企業已經逐步復工復產,個別餐飲企業漲價引發消費者質疑,對此工商聯怎麼看?將採取哪些措施?

發佈會上林澤炎回應稱,根據調查,餐飲企業復工復產復業率是在50%以上。疫情得到控制以後,很多餐飲企業慢慢復業了,復業比例在慢慢提高。在堂食不能推行的情況下餐飲企業也在轉型,轉做線上銷售。還有一些餐飲業的平臺也和全國各地的餐飲企業建立一些聯繫,為他們減免佣金,提供補貼。

林澤炎表示,最近也收到了餐飲業協會、商會的來信,反映希望平臺減佣金和餐飲業漲價的問題。我們也在努力地通過商協會做工作來宣傳一些政策。

“另外我們也發出一些倡議,和全國工商聯繫統一起,配合當地執法部門對那些不法的、以次充好的、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給予嚴懲,並且還要宣傳那些做得好的餐飲業企業,真正讓所有消費者都得到一個滿意的消費。”

另據報道,財政部、人社部、央行昨日聯合發佈通知,將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體工商戶等群體納入創業擔保貸款支持範圍。同時,降低申請門檻,金融機構新發放創業擔保貸款利率應適當下降。

本組文/本報記者 劉藝龍 孟亞旭 趙新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