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想與忘的心理,及怎樣去改變心態

健康心理的人,有七情六慾,能朝著好的方向去想,並堅持行動。而抑鬱狀態的人,會有很多想法,但很多是否定的,負面的。如不想做事,不想和人溝通,不想努力。其實人的成長是一個苦難史,您要突破外界的環境成長,要與周邊的人競爭,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困難。而抑鬱的人總是被外界壓抑的不想動了,不想參與競爭了,感覺也沒有希望,從而每天苟且偷生,將就的生活,從而生活質量越來越差,圈子越來越少,嚴重的影響心理健康。


淺談想與忘的心理,及怎樣去改變心態


在抑鬱期間,我曾經花了一週時間,在思考為什麼飯後不想洗碗,而想通過這個實際問題去解決想的問題。也在現實生活中和人討論想源於什麼,想的前提是什麼?其實這個問題我以前也花了很多時間在思考。並且有和精神醫生探討過想是人體哪個器官支撐著。而且還通過文字去想,想的反義字是什麼,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忘。

淺談想與忘的心理,及怎樣去改變心態


我們先從最簡單的理解,小孩想吃糖,我也曾經問兒子,想吃糖是嘴巴想,還是心理想,還是腦子想?他和我說是,因為嘴巴饞,所以心裡想吃糖。為了這個問題,以前還專門看過基因方面的知識,而有些人天生就喜歡甜食,而有些人天生就討厭甜食。因為想的前提是喜歡,因為喜歡所以想,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基本屬性,我們也不想把這個問題複雜化,還是回到純粹的想的問題。

其實想是可以主觀上去改變的,而導致我們不想(或者忘)是因為我們加了前提條件,如認為洗碗不舒服,認為我不洗有人洗,認為等到下次做飯的時候洗也可以。我也曾通過純粹理性來證明,碗不洗不乾淨,所以要洗碗。有時競站在碗麵前不洗來想這個問題。其實想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複雜,只要你不加前提條件,想去洗個碗還是比較簡單,我曾經在生活和表達中,減少不的用量,還專門研究過不的原意,不:象形字,天上的飛鳥不掉下來,表示對現狀不做改變。


淺談想與忘的心理,及怎樣去改變心態


關於抑鬱症的不想,其實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思維調整,如:我想洗碗,我暫時不想洗碗等一些想法上的調整,其實也不是我樣想象的那麼麻煩。我在實踐中也曾測過,腦子中不加前提條件的想洗碗,然後就去洗碗,也不會產生愉快的心理狀態。拒絕心理源於加了前提,如果我們只基於當下的事情去考慮,想與不想是非常好改變的。再者就是通過行動去影響想的想法,即我先去洗碗,再去產生想的想法,我不要顧及那麼多,就是先去洗碗,當我不想洗的時候就停下來,停下來後再去洗碗。以解決洗碗為目標,也可以解決洗碗這個問題。


淺談想與忘的心理,及怎樣去改變心態


其實很多抑鬱症患者,從內心中因為受到過很多否定、打擊、挫折。導致否定了自己。如果不您不信,抑鬱症患者用得最多的字是不字,您可以試著把日常的生活思考怎樣去“不”字,對您抑鬱症的康復也是有幫助。如:我不想洗碗,改成我忘了洗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