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春潮涌 田畴焕生机

田野里,播种机、运苗车穿梭作业,劳作现场人头攒动;车间里,机车隆隆、蒸汽升腾。四月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域,农业、工业、林业齐发力,崭新的蓝图正在春日里徐徐铺陈开来。

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正酣

东风镇东方红村农业高效节水圆葱栽植示范区,圆葱苗已经移栽完毕,正在缓苗。“示范区里他共有13亩地,已连续10余年栽植红干椒,近两年花斑病造成红干椒不同程度减产。虽然去年我家红干椒亩效益达3000元,但还是想栽一年圆葱换换茬。”村民邱瑞祥说。

大地春潮涌 田畴焕生机

东风镇东方红村圆葱栽植现场

据了解,东风镇东方红村农业高效节水圆葱栽植示范区共500亩,辐射带动全镇种植圆葱1万亩。示范区内全部采用浅埋滴灌高效节水技术,引入农机合作社采取机械化作业,从而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有机统一,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据邱瑞祥介绍,圆葱收获季为8月末,亩产1.5万~1.8万斤,市场价格为0.5元/斤,亩效益9000元左右,除去4000多元的投入成本,亩纯利润可达5000元。

俗话说“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目前开鲁镇民主村正机械化播种春小麦。村党支部书记赵春明正在播种现场“督战”时介绍,该村及周边村今年集中连片打造万亩农业高效节水小麦、芥菜两茬复种示范区。示范区内,采取浅埋滴灌高效节水技术种植,推广不同品种小麦试验示范和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赵春明这样预算了今年的收成:头茬小麦亩产900斤,市场价1.5元/斤,亩效益1350元,除去投入成本450元,每亩纯利润900元;二茬芥菜亩产8000斤,按0.3元/斤计算,亩效益2400元,除去200元的投入成本,亩纯利润2200元,两茬相加,亩纯利润可达到3000元以上。而建华镇福盛号村高标准农田项目也火热进行中,今年将巩固升级浅埋滴灌耕地6000亩、新建滴灌工程4872亩。据了解,高效节水设施的应用,可节省50%水资源、节省10%土地资源和其他农资,预计玉米亩产可增加100公斤左右,每亩净增收280元,红干椒亩产可提高100公斤左右,每亩净增收450元。按照“田、林、路、井、电、技”六配套的农田建设标准,今年建华镇共建设高标准农田(农业高效节水工程)4.98万亩。

大地春潮涌 田畴焕生机

开鲁镇民主村小麦播种正在进行

开鲁县政府副县长周景忠介绍,全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面积50.1万亩,涉及东风镇、开鲁镇、建华镇3个镇、67个自然村,覆盖2.45万户6.88万人口。示范区示范什么,周景忠如数家珍:“建设5项示范内容,分别为农业高效节水与综合水价改革、现代农业、村级集体经济与结构调整、‘种养加’循环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他说,示范区实现农业高效节水全覆盖,配套建设完善水、电、井、路、树、技等各项工程。他说,示范区建设对于推动开鲁县农业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均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生物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玉王生物公司淀粉包装车间,机械手灵活地将一袋袋淀粉抓取、码齐,再由叉车一车车转运到库房,生产井然有序、安全高效。

公司负责人马正鹏介绍,各生产车间一直满负荷生产,新冠肺炎疫情也未能影响企业正常运转。目前,企业原料储备充足,销售市场稳定。

大地春潮涌 田畴焕生机

玉王生物公司淀粉入库

近年来,开鲁县在大力推进以节水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和补贴补助实现稳粮增收的同时,有效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由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工业强县迈进步伐。依托丰富的玉米资源优势,开鲁县先后引进玉王生物、利牛生化、昶辉生物、华曙生物、圣达生物、开封制药、圣雪大成、新华化工、洪源糖业、东来化工等12家玉米精深加工企业及华凯药业、安洲药业、金玉锋生物、凯源生物、华欣药业、华旭药业等10个在建的玉米生物科技产业重点项目。全力推进玉米加工、转化、增值、升级,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着力打造全株产业链、集群式发展的玉米生物科技产业。

玉王生物公司的下游企业,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圣雪大成制药有限公司一期土霉素碱、盐酸土霉素生产线今年投产。公司董事长高伦介绍,一期达产达效后,年产盐酸土霉素1500吨、土霉素碱3000吨。

大地春潮涌 田畴焕生机

圣雪大城综合发酵车间

开鲁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春雨见证了玉米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他介绍,随着企业内部的生产工艺日益精深,企业之间形成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形成了玉米—淀粉—土霉素—强力霉素四级产业链,全县玉米精深加工可生产主副产品近160个。2019年全县玉米生物科技产业可实现产值27.33亿元,总量占规模企业的59%,真正支撑起开鲁工业的“半壁江山”。

绿色发展理念再造金山银山

栽下一棵树、植下一片绿。4月14日,千余名机关干部、各级各类志愿者来到开鲁县机械林场义务植树基地,挖坑、栽树、扶正、填土、浇水……在春天里栽下一片片绿色的希望。

近年来,开鲁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努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充分发挥义务植树在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今年,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建立开鲁县机械林场义务植树基地和小街基元宝枫建设基地两处县级义务植树基地,动员适龄公民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绿化建设的浓厚社会氛围。

大地春潮涌 田畴焕生机

开鲁县委宣传部机关干部积极参加义务植树

开鲁县今年计划新造林17.1万亩(其中建设果品经济林4万亩),迹地更新0.36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营造农防林9万延长米。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村屯美化绿化76个,其中打造国家级森林乡村9个、自治区级森林乡村18个。

开鲁县坚持造林与保护并重。入春以来,开鲁县组织森林公安局、草原监理所深入重点嘎查村,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宣讲国家森林和草原法律法规、森林草原防火、禁垦禁牧、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相关法律知识,开展打击破坏森林和草原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坚决遏制和杜绝涉林、涉草违法犯罪行为。截至目前,共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案件18起,其中查处野外纵火案件3起;查处违规放牧案件29起,逐村、逐户发放《禁垦禁牧告知书》《防火宣传单》《关于加强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和建设的通告》2.4万余份,为不断提升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林草资源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花承朝露千枝发,莺感春风百啭鸣。”时序已过清明,春风吹拂开鲁大地,沃野田畴一片勃勃生机。在这个春天,开鲁干部群众只争朝夕,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勤劳实现梦想。(记者 宫立灵 通讯员 胡建华 高志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