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貓的恐怖真相是真的嗎?龍貓背後的真正主題究竟是什麼?

電影《龍貓》在動畫界一直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也帶給了世界各國人民一場純淨的心靈之旅。但是,在網上卻一直流傳一個關於《龍貓》的恐怖真相。

很多網友在經過細心的抽絲剝繭之後發現原來《龍貓》的原型是日本的“狹山事件”,是根據日本昭和年間,狹山的一對姐妹花先後被虐殺所改編。“狹山事件”發生在五月,電影中主人公的名字”五月”和梅“就是宮崎駿的暗示。五月”是日本的五月,“梅”則是英文的五月。

龍貓的恐怖真相是真的嗎?龍貓背後的真正主題究竟是什麼?

網友還表示,在“狹山事件”中,姐姐被帶到警局之後對警察說了一些“山貓”、“貓妖”之類的胡話,這也對應了《龍貓》中的大龍貓。不僅如此,網友們還對《龍貓》的故事情節進行了深度解讀,認為影片中的龍貓事實上是死神,只有死亡之人或是將死之人才能看到龍貓的存在。梅在與五月吵架之後就已經跌入水塘淹死,但五月卻隱瞞了這個事實,並只神去找死神龍貓,最後和梅一起坐上“死亡巴士”離開。因為他們已死,所以大家看不見他們。

龍貓的恐怖真相是真的嗎?龍貓背後的真正主題究竟是什麼?

不得不說,網友們對於電影的過度解讀能力確實不容小覷。且不說最後吉卜力工作室對這一傳言進行了闢謠,就單從電影本身來看,我們也無法找到能夠支撐龍貓是死神,梅和五月已死的證據。在影片中,能夠證明梅是否死亡的地方就在於梅水池裡的鞋子是否是梅的鞋子。影片中,梅還未離家出走前,鏡頭對梅的鞋子進行了一次特寫,對比之後從水池打撈出來的鞋子,可以發現確實不是一雙鞋,這就說明梅確實並未死亡。

龍貓的恐怖真相是真的嗎?龍貓背後的真正主題究竟是什麼?

那麼影片的真正主題是什麼呢?

影片從頭到尾都為我們營造了一種清新、自然、和諧的氣息。鄉村的小屋、茂密的樹林、辛勤勞作的農民、和諧的鄉野生活等等,這些元素都貫穿整個影片。那麼導演想要帶給我們的是不是就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生活景象呢?

在《龍貓》問世的1988年,正處於日本經濟的泡沫時期,宮崎駿對現代社會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方式並不贊同。所以,在電影《龍貓》中,宮崎駿創造了一個與現代城市完全不同的鄉村環境,通過描繪鄉村生活的美好、鄰里之間的和諧來側面譴責破壞大自然和諧發展的人類。在《龍貓》中,他以兩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為主角,試圖用他們的童真來喚醒現代社會以利益為導向的成年人。龍貓是森林的主人,只有真正向往大自然、渴望生態和諧的人才會看到森林主人的存在。

龍貓的恐怖真相是真的嗎?龍貓背後的真正主題究竟是什麼?

當然,這並不是它能夠吸引眾多觀眾的主要原因。

它之所以能被世界各地的觀眾多認同,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導演用了一個簡單而平凡的劇情,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美好而純真的夢,在那個夢裡,人與人、人與自然,甚至人與“灰塵精靈”那樣的蟑螂、老鼠都能和諧共處。這樣的夢對於有些人來說是嚮往,對於有些人來說是回憶,它看似誇張,卻又真實,它看似貼近生活,卻又再難實現。無論是自然還是人類,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去一些東西,小時候觸手可及的東西長大後卻再也無法實現,小時候每天陪伴在身邊的人,長大後卻只能在夢中相見。在觀看《龍貓》的這短短兩個小時左右時間裡,與其說是看故事,倒不如說是經歷了一場美好地夢境。

龍貓的恐怖真相是真的嗎?龍貓背後的真正主題究竟是什麼?

每個人都能從《龍貓》中看到自己所期盼卻又再也無法實現的東西,這可能是某種生活、某段感情,也可能是與某個人的回憶。一個簡單而平凡的故事卻囊括了眾多人的夢與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