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壘總在內部攻破:表面和順的英國如何靠著瓦美國牆角實現復甦?

“暴風雨前的寧靜,是在醞釀接下來發生的事。”

內部矛盾

我們回顧20世紀後半段的歷史,我們會發現世界真的是由無數的關係組成的。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蘇聯為代表的共產國際陣營,兩個對立陣營構成了國際局勢中最大的關係邏輯,可是在這兩個陣營的內部,都有一對關係對各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分別是西方陣營中的美歐關係,與共產國際陣營中的中蘇關係

堡壘總在內部攻破:表面和順的英國如何靠著瓦美國牆角實現復甦?

▲冷戰時期的軍事聯盟對峙

中蘇關係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因為中蘇關係是在一個思想體系內部的關係,內在的關聯交錯比較容易看清,我國和蘇聯的鬥爭,絕大多數時間都維持在理論思想論戰這樣“文鬥”的階段,爭奪的焦點是話語權和自主性,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理解。

堡壘總在內部攻破:表面和順的英國如何靠著瓦美國牆角實現復甦?

▲發表講話中的赫魯曉夫

就在我國和蘇聯正在進行比較激烈的理論鬥爭的時候,在西方資本主義陣營的內部,也並不是團結一致,鐵板一塊的,而且內鬥所涉及的領域更加廣泛,鬥爭的激烈程度更加劇烈,一個例子就是美國在朝鮮戰爭戰場上陷入到泥潭,美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交鋒陷入到焦灼狀態的時候,英帝國不聲不響,突然宣佈了核試驗獲得成功,日暮時刻的英帝國一下子變成了擁有核力量的大國,這個消息對於一直想要更全面壓制住西歐的美國人來說,不亞於一場戰爭的失敗。

為什麼以英帝國為首的這些歐洲國家會在美國深陷戰爭泥潭的時候背後捅刀子呢?

堡壘總在內部攻破:表面和順的英國如何靠著瓦美國牆角實現復甦?

▲核試驗的場景

那就要從佈雷頓森林體系入手,佈雷頓森林體系的關鍵究竟是什麼?那就是美元的恆定性,也就是說,美國從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伊始,就走上了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重建比較相似的道路,那就是美元體系本身由於恆定性變成了一座不可動搖的堡壘,這種美元堡壘的關鍵靈魂就在於不變和穩定,自己和體系中的其他國家的相互地位保持不改變是佈雷頓森林體系的關鍵。再就是我們在教科書中熟知的一點,就是美元和黃金進行掛鉤,美國能夠做出這樣決定的力量來源在哪裡呢?

建立秩序

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的力量,第一個方面無疑是美國強大的國力,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狠狠收割了一波戰爭紅利,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第二方面就是美國的軍事實力,優秀的軍事實力讓美國在創造利益的同時還可以保護自己的利益。第三點就是美國的政治地位,這第三點是前兩點綜合的產物,美國是西方資本主義陣營當仁不讓的領袖,這一點毋庸置疑。

堡壘總在內部攻破:表面和順的英國如何靠著瓦美國牆角實現復甦?

▲二戰中的美國飛行員▲二戰中的美國飛行員

在聯盟內部,大部分成員國都來自於西歐,這些西歐國家和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國家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在那段時期內,西歐國家是有一定的國家實力的,是有能力的,這一點是和當時廣大亞非拉國家根本不同的,所以說,如果西歐一直不謀求自身的變化和發展,那麼美國所建立起來的佈雷頓森林體系也就不會瓦解掉,而是和以前一樣一直運作下去,只不過發展的方向是縱向的而不是橫向的,和日本的堡壘式大企業差不多。

堡壘總在內部攻破:表面和順的英國如何靠著瓦美國牆角實現復甦?

▲丘吉爾與戴高樂

也就是說,美國其實就是日本真正的舊勢力,美國需要用嚴密的等級體系和金融上的堡壘來不斷壓制這些聯盟中的成員國家,但是和日本所遭遇的問題是一樣的,英帝國的突然宣佈核試驗成功,對於美國來說就像日本遭遇到的《廣場協議》,英帝國的核試驗成功打擊了美國所塑造的堡壘體系,讓美國所構建的體系產生了動搖,雖然說英帝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一直在走下坡路,可是這一次核試驗成功,成功動搖了美國體系的內部結構,英帝國也擁有了話語權,美國的絕對優勢動搖了。

堡壘總在內部攻破:表面和順的英國如何靠著瓦美國牆角實現復甦?

▲佈雷頓森林景色

在美國的美元堡壘之內,英國的貨幣體系開始形成了一個自己的堡壘,這個英國的貨幣體系就好像是蛋殼下的那一層隔膜,雖然非常脆弱,但是依舊可以起到一些穩定部分區域的作用,也就是說,從外部來看,整個堡壘是異常穩定的,美國還是佔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可是實際上英帝國已經悄悄佔據了堡壘內部的一部分空間,而且還具有美國不具有的戰略彈性,畢竟美國才是體系的負責人,英帝國又沒有保護整個體系的責任。

各有打算

這就造成了英國挖了美國人的牆角,美國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來維持住整個體系的運行,而英帝國就像是這個體系的寄生物,美國的投入越多,英帝國能吸取的油水也就越多,靠著挖牆腳,英帝國慢慢緩過了一口氣。美國的體系表面上親如一家,就像是三國時期袁紹在十八路諸侯面前號令群雄,可是事實上大家都是各自行動,就在這種狀態下,整個聯盟的向心力下降,變得有一些虛弱了。

堡壘總在內部攻破:表面和順的英國如何靠著瓦美國牆角實現復甦?

▲丘吉爾舊照

英帝國雖然是飽受戰火摧殘,整體實力江河日下,可是英帝國擁有這些新興強國所不具備的一個優勢就是他擁有這麼多年積攢下來的交際關係,和遍佈全球的日不落體系運行網絡,這一套體系可以為英帝國的金融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而且就在民族獨立的浪潮到來之前,英帝國遍佈全世界的殖民地一直在給他提供著源源不斷的資本支持。

堡壘總在內部攻破:表面和順的英國如何靠著瓦美國牆角實現復甦?

▲日不落帝國勢力範圍▲日不落帝國勢力範圍

當然其實英帝國緩上這口氣的過程是非常緩慢的,畢竟美國的絕對實力無需多言,但是歐洲國家內部對美國體系的抗爭也是客觀存在的,每一個國家都在根據自己的規則做出自己的選擇,改變著整個美國體系的結構和自己在體系中的地位,隨著法國也宣佈核試驗成功,英法都擁有了核力量,美國的體系內的實力對比徹底改變了

可以說,讓美國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的,既不是美國自己,也不是來自蘇聯方面的外部擠壓,反而是美國的這一群西歐的所謂“盟友”們,他們在堡壘中恢復著元氣,然後不停瓦解著原有的秩序,美國也從這個體系絕對的掌控者,變成了相對的掌控者,最後徹底對體系失去了控制,佈雷頓森林體系也就隨之瓦解了。

參考資料:

《冷戰史》

《戰後世界經濟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