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神也是人,只是神做到了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成了神

其实神也是人,只是神做到了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成了神

迷茫是年轻人的常事。

我在身边看到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迷茫。我从书里看到了过去很多时代年轻人的迷茫。

身边的朋友对我说,看到许多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和观点跨越过一代人的鸿沟在上一代人的眼里竟如洪水猛兽般面目可憎,而他们才占据着这个社会的主流。

我告诉他不是这样的。

我给你讲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周杰伦的。

“麻烦给我的爱人来一杯Mojito

我喜欢阅读她微醺时的眼眸

而我的咖啡 糖不用太多”


6月12日凌晨,周杰伦新歌《Mojito》上线。没有方文山,这次作词的是《因父之名》《夜的第七章》的黄俊郎,旋律很《迭迭香》,气氛很夏天,依然是听到音乐平台系统一度崩溃,一切依然那么周杰伦。

这名十多年前曾经向粉丝承诺“一年一张专辑”的歌手,如今每年只会发一两首单曲,距离他上一次发歌,已经过去了 270 天。

41岁的周杰伦,就带领着好友,穿着异国情调清爽的夏衫,一行人坐着鲜艳复古的老爷车驰骋在马拉贡滨海大道上,跳起轻快的萨尔萨舞步,路人也不自觉跟着舞动摇摆,古巴大妈不时回头看这来自异国的时髦中年。

歌迷当然是受用的。歌曲不到 4 小时 QQ 音乐预约人数突破 100 万,不到 3 天突破 100 万,为 QQ 音乐平台首个&唯一&最快突破 100 万歌手。

不必奇怪为什么记录总是破得如此轻松。因为他是周杰伦。

其实神也是人,只是神做到了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成了神

而二十年前的周杰伦不是这样的。

那时的他蚁居在一个地下室里,写一些没有人用的歌。

什么样的歌呢?比如说这首《印第安老斑鸠》。

“沙漠之中怎么会有泥鳅

话说完飞过一只海鸥

大峡谷的风呼啸而过

是谁说没有

有一条热昏头的响尾蛇

无力的躺在干枯的河

在等待雨季来临变沼泽”

这样音乐性丰富歌曲,或许放在今天,都是流行音乐的清流。

不光曲很奇怪,词也很奇怪。

这首词的作者就是方文山。

同周杰伦一样,那时的方文山也穷困潦倒。方文山的小学没有毕业,却酷爱写歌词。其中写得最多的,就是没有人用的周杰伦的歌的歌词。

他们有一个约定:词曲不分家,以防有人看中了他们的词,却看不中曲。或者反过来。

这样一来这些歌就更没有人用了。

其实神也是人,只是神做到了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成了神

“杰伦啊,你十天之内写五十首歌,我就从中间挑十首帮你做专辑。”

如果听到吴宗宪这句话的人是我,多半会愠恼,因为与调侃无异,与嘲讽差拟。更何况,他的音乐从未得到过认可。

而他不但面无愠色,并且相当严肃。十天之后,他带着作品带到了吴宗宪的面前。第一张专辑《Jay》的歌曲,就诞生于这些作品之中。

这是尽人皆知的故事,在口口相传中已成为传奇的故事。

但在传奇的起点,身为伯乐的吴宗宪却是不以为意的。

“有一天他跟我说,宪哥,我想出唱片?我心里在想,长得跟鬼一样,怎么出唱片,如果来一个谢霆锋汪涵这么帅我就出了。当时看不出来,但是是个璞玉,我说好,于是就敷衍他,你写五十首歌……”

当然,这毕竟是综艺节目的调侃。但足见周杰伦的境况。

这一年周杰伦21岁。

其实神也是人,只是神做到了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成了神

当我们说起华语乐坛最后的黄金时代,最要大书特书的,必定是被称作唱片业最后余晖的2000-2006年。之中首先要提起的,必定不能遗漏周杰伦2001年的专辑《范特西》。

“幻想”,这是专辑的主题。

由于其太过于经典,以至于连周杰伦自己,都不一定能说超越。它也成了大部分早期歌迷接触并了解周杰伦音乐的开始。

可是有谁想过,就是这样一张被奉为经典的专辑,其中大部分曲目,竟然都是周杰伦写给其他歌手并且被拒绝不用的。可以说,《范特西》就是一张淘汰歌曲大集合。

煊赫如《忍者》,本是张惠妹拒绝的歌。

既然无人认可,那就自己唱吧。

《范特西》的幻想,是无人料想。

其实神也是人,只是神做到了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成了神

画面定格在周杰伦被记者围堵的那一刻,他把自己埋在帽子里,羞怯不言。内向的少年并不擅长,也不想应对人前的疯狂。他怯生生地央求每个宣传主办方,让他少讲话,多唱歌。

这一年周杰伦22岁。

“记得去年外婆的生日

表哥带我和外婆参加

她最最重视的颁奖典礼

结果却拿不到半个奖

不知该笑不笑

我对着镜头傻笑

只觉得自己可笑

……否定我的作品

决定在于心情

想坚持风格他们却觉得还欧颗

没惊喜没有改变

我已经听了三年

我告诉外婆

我没输不需要改变”

两年后,周杰伦参加十四届金曲奖。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周杰伦,信心满满地期待着再次获得主流音乐界的认可。他带着他的外婆参加颁奖典礼,让外婆见证这一时刻。

最终,周杰伦一无所获。

出于对金曲奖的不满,和对让外婆失落的感伤,他写下了这首《外婆》。歌词里近乎口语般直白的日记式叙述,以及完全不加掩饰的情感表露,令大众对这位倔强的音乐人颇有微词。

此时的周杰伦,一飞冲天,势不可挡。而主流世界的舆论指向,则如同他们对待一切敢于挑战现有存在的后生一样,傲慢无礼,充满偏见。

央视春晚舞台,周杰伦应邀表演。他演唱的曲目是新专辑里的《龙拳》,一首开中国风Hip-hop先河的热单。

然而现场情况却并不理想,全程一言蔽之可谓尴尬二字。说尴尬并不是说周杰伦的演出有失水准,而是台下观众的反应,冷淡到让人脸酸。

周杰伦挥动手臂,像在演唱会上一样号召观众同high,而并未有人响应。见此情形,本就内心羞怯的周杰伦尴尬地放下了胳膊,直到歌曲结束。

其实神也是人,只是神做到了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成了神

003年7月16日,新单曲《以父之名》发行。全亚洲超过五十家电台同步首播,八亿人同时收听。

7月16日后来成为“周杰伦日”。

《以父之名》的灵感取自电影《教父》,黄俊郎填词。歌词里写道:

“没人能说没人可说

好难承受

荣耀的背后刻着一道孤独”

我们大可猜测,这便是周杰伦内心的真实写照。

光彩背后是阴影,荣耀背后是孤独。

眼望着周杰伦置身于音乐与商业的至高点,主流舆论的声音仍旧是那般颐指气使,冰冷与不情愿的声音。

“纠结伦”、“周结巴”。

“话筒就不能好好拿?不懂尊重。”

“哼哼哈嘿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些登不上台面的东西”。

“一个歌手连话都说不清,还谈什么唱歌。”

“一个歌手连歌都唱不好,还谈什么创作。”

“一个歌手眼睛都睁不开,还谈什么表演。”

……

这一年周杰伦24岁。


诸如此类预设立场、缺乏逻辑的情绪性言论,大行其道,在言论场上肆意横流,不乏受众。公众乐于看见周杰伦跌倒,亲手将他推上神坛,又恨不得亲手将他推下。新星坠落,神像坍塌,这是他们最为喜闻乐见的戏码。

与此同时,远在大洋彼岸的另一位世界级巨星,与周杰伦几乎同龄的布兰妮,正身处舆论风暴的中心难以脱身,几近崩溃。

“我始终还是我 谁都改变不了我”(四面楚歌)

其实神也是人,只是神做到了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成了神

上一代人对于晚辈的主流看法永远是:你得让我教训教训才好。

其中首先要教训的,必须是风头正健的晚辈。

这一点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地域,都是差不多的。

其实神也是人,只是神做到了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成了神

十四届金曲奖的铩羽而归,并未动摇周杰伦的音乐理念。

几乎同时,他发行了专辑《叶惠美》,以他妈妈的名字命名。

整张专辑天马行空的想象,古典华美的曲风,贯穿始终的人文情怀,令它成为了《范特西》之后的又一个传奇。

这是我最爱的一张专辑。

无论是网易云音乐评论数量达到首位的《晴天》,还是被奉为一代神作的《以父之名》,还是令他名满天下的中国风歌曲《东风破》,十一首歌无一不成为经典。

《叶惠美》之后是《七里香》,《七里香》之后是《十一月的肖邦》,《十一月的肖邦》之后是《依然范特西》。

他用一张张专辑粉碎了音乐界此起彼伏谓之江郎才尽的评议,用一首又一首十里传唱的歌曲打碎了主流舆论场对于他的傲慢与偏见。

不知不觉,他变成了华语乐坛最后一位巨星,一个时代的半壁江山,以及一个时代的青春。


画面跳回二十年后,这位三年二班的华语音乐流行天王,今年已经41岁了。

但他每次出单曲,不止是打破数字单曲的销量,而且从预告起就掀起一波回忆杀。

他的出现本身,就仿佛一场华语乐坛的盛事。

其实神也是人,只是神做到了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成了神

许多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和观点跨越过一代人的鸿沟在上一代人的眼里竟如洪水猛兽般面目可憎,他们令人嫌恶的原因,便是以为自己才是社会的主流。

年轻人,不要理会那些老腐朽的话,只管向前走。时间在我们这里。

等到他们明白过来的一天,世界早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

我们应当惊讶于他们的迟钝,当他们只顾嘲讽,殊不知眼前他们正在见证的,是神的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