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不凡的志願力量

平凡,亦不凡;無名,亦英雄。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戰場上,14萬

湖南婁底志願者挺身而出,逆風而行,用凡人星火溫暖湘中大地——

記者 何維濤 通訊員 毛肖燕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是一次“雙線作戰”,也是一次大考。

大戰大考面前,沒有旁觀者。他們原本是普通市民:機關幹部、公司職員、企業老闆、快速小哥、水電工、大學生、老師……如今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

從城市到鄉村,從線下到線上,一個個“紅馬甲”“紅袖章”“小紅帽”在疫情面前站了出來,在各個崗位發光發熱,成為抗疫一線不可或缺的力量。

他們,亦是英雄!是不凡的志願力量!

織密“防控網”——“紅馬甲”映紅戰“疫”路

從2月10日以來,婁底市婁星區大科街道黃泥社區成了志願者曾陽劍的“第二工作單位”,先是蹲守卡點,後是當網格聯絡員。

進行防疫宣傳勸導、測量進出人員體溫、開展“地毯式”排查、加強網格管理服務、督導單位落實防疫措施……每天,曾陽劍與其他3位志願者忙得連軸轉。

“手裡拿著的雖是一份小小的防疫登記表,但裡面承載了網格中500多名工作人員、972戶家庭、3900個居民的健康和安全。”他說,雖累,但值得。

這是志願者投身抗疫一線、為“疫去春來”貢獻力量的一個場景。

疫情發生以來,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志願者的身影。在婁底市文明辦、市志願服務聯合會的組織號召下,全市99個鄉鎮(街道)、1816個村(社區)共組建志願服務隊6893個,參與志願者近14萬人。

他們進村入戶,用各種“新花樣”和“土辦法”向群眾普及疫情防控知識;蹲守車站、碼頭、高速路口等防疫一線,協助檢測過往人員體溫、查驗信息、排查健康狀況,織密疫情防控網;深入社區村組、單位、學校,對環境進行消毒;發動愛心人士捐助防疫用品和生活用口,支援一線抗疫人員……

用生命赴使命,朱建勳在戰“疫”中永生。

朱建勳是婁星區藍天救援隊隊員。春節前後,他連續一個多月奮戰在抗疫消毒火線。戴著醫用口罩,穿著防護服,背上消毒機,每天都要參加好幾場消毒,“每天消毒回來都很疲倦,衣服都被消毒水染變了顏色。”直到2月29日躺下再沒醒來。

“業餘時間全部愛好是做公益。” 朱建勳是一名轉業軍人, 2011年從婁底市城管監察大隊調至珠山公園管理辦,2019年9月加入婁星區藍天救援隊志願組織。至2月28日,婁星區藍天救援隊共開展了92個場所的消毒工作,朱建勳參與了其中79個場所的消毒。

逆風出征,戰“疫”有我!

婁底市藍天救援隊的朱春明從1月2日始,帶領救援隊的志願者奔赴抗疫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宣傳、為公共場所義務消毒、搬運防疫物資……每天早出晚歸,哪裡需要就趕往哪裡。

“作為黨員幹部,防疫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冷水江市禾青鎮湍江村53歲的老支書潘明聰主動請纓,擔任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隊長,春節期間,他不分晝夜奔赴在田間地頭,逐戶逐人統計摸排,上門入戶宣傳防疫知識,發動鄉親們參與防疫。

每天一大早,在漣源市新冠肺炎第二防治醫院,四川妹子杜紅英和弟弟杜青松就會換上防護服,對發熱門診進行清掃消毒。同時,杜紅英婆家的弟弟謝超和弟媳匡鳳琴也在醫院隔離病房開始同樣的工作。

34歲的杜紅英是四川人,2013年遠嫁到湖南。不久前,杜紅英弟弟杜青松從老家趕來,一起在漣源開了家早餐店。1月27日,杜紅英聽說第二防治醫院需要志願者當保潔員,她第一時間趕去報名。

工作人員告訴她,此次志願服務比較特殊,工作強度大、風險高,且必須在醫院至少隔離14天。杜紅英沒有猶豫,還打電話動員自己弟弟和婆家弟媳來報名。

後來,隨著收治疑似病例增多,醫院需再增加一名志願者,匡鳳琴打電話要老公謝超也“入隊”。就這樣,一家4人,半個多月一直守在醫院。

2020年2月“湖南好人”榜日前發佈,愛心企業家吳述桃被評為“助人為樂湖南好人”。同時,她也是湖南省“最美志願者”。

疫情發生後,身為漣源市敬老愛老志願者協會會長的她,帶領逆行志願者團隊,41天在收治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醫院進行清掃保潔,與醫護人員同吃同住;開展緊急醫療物資籌措,發起捐贈36萬元,她個人捐出6萬元;她的企業免費為學校開展消毒防疫工作……

志願者的力量有目共睹,他們用實際行動為疫情防控注入暖流。

婁底市慈善志願者協會和愛心企業家龔光輝向一線人員捐贈36000枚土雞蛋,雙峰縣慈善志願者協會籌集91480元善款用於購買捐贈疫情防控物資,婁底市微馬跑步協會向冷水江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捐贈價值3萬元的醫用消毒液……

廣大志願者在投身群防群控的同時,積極捐款捐物、籌集防疫急需物資。通過自籌資金、協調社會力量等方式,為婁底市戰“疫”捐贈和引進醫用口罩38萬個、N95口罩1500多個、防護服700多套、酒精9.2噸、一次性乳膠手套2萬副等。並出動疫情防控宣傳車1850臺次,懸掛宣傳橫幅、張貼宣傳標語19400條,組織8200塊電子顯示屏進行聯動宣傳,創作抗疫文藝作品1100多件,為戰“疫”匯聚了正能量,注入了必勝信心。

打好“主動戰”——“紅袖章”助力復工潮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

當疫情形勢向好之時,婁底市廣大志願者又走進工廠車間、社區街道、田間地頭,積極助力復工復產。

“志願者不光指導我們給廠區、車間進行全方位專業消毒,還給公司送來了口罩、消毒物資。”婁星工業集中區一企業負責人給上門服務志願者一個發自內心的點贊。

婁星工業集中區在婁底市省級以上園區率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復工復產;截至目前,園區復工復產企業員工無一例確診、疑似病例,志願者、駐企防疫聯絡員功不可沒。

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緊扣企業復工復產重要節點,婁底市、縣市區兩級從機關志願者中緊急選派1342名幹部擔任復工復產企業駐企防疫聯絡員,為企業當好體溫測量檢查員、藥品領取員、篩查引導員、衛生監督員、形勢研判員、黨建指導員等“六員”。

駐企防疫聯絡員釘在一線、“各顯神通”——

劉清華、危武濤第一時間趕赴湖南電將軍新能源有限公司,送去口罩、消毒液等物資,宣講疫情形勢和防護知識;

黃永衛、肖曉梅邀請婁底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到華達汽車空調(湖南)有限公司進行全面消毒;

駐湖南省金華車輛有限公司防疫聯絡員劉紅梅連夜趕到婁底市中醫醫院領取預防藥包,以便儘早讓企業員工喝上預防湯藥,並在公司設立專崗,與員工同作息、共進退,每天逐一查看各項防疫措施是否到位,還主動外請心理師,為員工授課;

駐婁底市現代精密鑄造有限公司防疫聯絡員黃五兵幫助企業制定了一整套防控工作流程,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為企業爭取設備補助資金,及時組織處理其與相鄰企業有關生產方面的矛盾。

在駐企防疫聯絡員的指導、幫助和帶動下,婁底市各大企業全面動員、全員行動,紮緊籬笆、嚴防死守,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手抓、兩不誤”。各企業陸續按下“重啟鍵”。

“做好體溫檢測、保持生產間距。”在婁星區萬寶鎮松山村、埡古村田間地頭,科普大篷車的小喇叭反覆播放著防疫情保春耕內容,洪亮的聲音在村落間迴響。

每到一處,科普志願者們張貼宣傳標語,與群眾交流防疫知識,並將一袋袋生物有機肥送到農業生產基地,助力春耕備耕。

3月20日,婁星區科協創新服務手段,組織科技志願者和種植技術專家深入農業生產基地開展“防疫情、保春耕、促生產”志願服務活動,將科學技術、科普知識和生物有機肥送到農戶的家門口。

“黃桃為淺根性樹種,施肥及深翻的深度應掌握在15~20釐米,耕翻後耙平,以利於保持土壤水分。”在萬寶鎮浩辰農業專業合作社,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康林峰教授正在詳細講解黃桃的種植方法及注意事項。合作社技術人員邊記錄邊詢問,種植過程存在的問題被一一解決。

合作社負責人黃勇高興地說:“在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專家現場傳經送寶,復工復產我們更有信心了。”

近期,婁底市和所轄縣市區組織志願者深入鄉鎮、村,開展各類服務,助力農戶春耕備耕,有力地推動了農業復工復產。

時有所需,我有所為。據不完全統計,婁底市各地參與復工復產志願服務活動的志願者達10餘萬人……他們是監督員、服務員,也是指導員、信息員,活躍在復工復產一線,督促企業、單位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為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排憂解難。

志願者辛勤忙碌的身影,在工廠車間、田間地頭構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送去

愛心丸”——“小紅帽情暖群眾心

你們守護患者,我們為你們服務。

“剛從戰‘疫’一線回來,大家可能仍會有緊張感……”3月25日下午,在婁底市支援湖北醫療隊集中隔離休整賓館,來自安馨心理健康服務中心的志願者、心理諮詢師劉敬東為29名隊員做心理輔導。

2月11日起,婁底市30名醫護人員支援湖北黃岡市羅田縣,負責當地醫院的一些重症、危重症病區。3月23日,除1名隊員堅守黃岡外,其餘29名隊員載譽而歸,集中隔離休整。

“支援湖北醫療隊在一線連續奮戰,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他們的心理狀態,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 婁底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和市衛健委組織29名具有心理諮詢師資質的志願者,以公益講座、一對一心理疏導的形式,對醫療隊員開展心理輔導、心理撫慰和精神保健,為他們重新走上工作崗位提供幫助。

“抗擊疫情,心理護航”心理諮詢志願服務隊70多名心理專家24小時輪流值守,解答市民心理諮詢問題,為負面情緒市民開“心靈處方”,對援鄂人員、新冠肺炎康復人員等進行集中心理輔導和個案危機干預。

疫情期間,一線醫護人員、特殊困難群體(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員、失能人員)、涉鄂人員等,更需要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幫助。

針對這些重點群體,婁底市開展人文關懷三個“一對一”服務專項行動。志願者與他們共建立2952對“一對一”志願幫扶關係,“集中走訪一次、一週一上門、一日一電話(微信)”,圍繞服務對象需求,提供多樣化精準服務。志願者用物質和精神的“雙投入”,讓同一份大愛呈現了不同的色彩。

“我們正在考慮醫護人員的用餐問題,你們的愛心送餐真是及時雨!”2月8日,婁底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吳小階對前來贈送愛心餐的曾小廚餐飲深表感謝。疫情期間曾小廚向婁底市中心醫院和第二治療區贈送愛心餐4900份,每份餐成本在45元左右。“我們的菜都是散養土雞肉、黑山羊肉、黃牛肉、精排骨……新鮮、量足,要讓一線的醫護人員們吃好才有力氣上戰場。”

“我父親現在感冒發燒,家中只有我一人無法送往醫院,需要援助。”3月26日,新化縣上梅街道工農社區“上梅紅”志願者李陸忠接到李女士求助電話。

疫情防控期間,聽到“發燒”二字,李陸忠神經繃緊了。他立馬聯繫社區民警、樓棟長、小區“上梅紅”志願者前往支援,並緊急報告上級。大家放下手中的事趕到老人家中,有的聯繫車輛,有的背老人下樓,有的做老人和家屬思想工作,有的幫忙辦理住院手術……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直到醫生確診是普通感冒而引起的發燒,大家懸著的心才放下。老人家屬十分感激。

工農社區劃分為4個網格,有“上梅紅”志願者84人。每天志願者定時對轄區疫情防控和社會治安情況進行巡查,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

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志願者活躍的身影;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他們的及時援手。

為保障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失獨家庭等困難群體在疫情期間正常生活物資供應,減少易感人群外出幾率,婁星區開展以“疫情防控,你我同行”為主題的志願服務活動。婁底市雙星公益社謝斌帶領34名志願者配合社區工作人員,從2月2 日起,對40個社區的45名困難群體人員,按照每3-4天/次、60元/戶的標準配送油、米、蔬菜等生活物資,持續達1個多月。併為12戶居家隔離觀察人員家庭送米送菜、代買生活用品。

疫情期間,婁底城鄉理髮店還未全面恢復營業。對於忙碌在一線的疫情防控人員來說,日漸“飄逸”的頭髮成了“煩惱絲”。

為幫助大家“輕裝上陣”,2月19日至27日,在婁底市文明辦指導下,婁底市志願服務聯合會、婁星區青年志願者協會等單位聯合開展“抗擊疫情 時尚義剪”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30餘名理髮師志願者深入社區和單位,為900餘名防疫一線人員義務理髮,覆蓋全市近70個社區(村)和20餘家重點防疫單位、企業。

春已至,學已歸。

“進校先排好隊,行李消毒,接受體溫檢測……”4月7日,婁底市高三、初三學子走進久違的課堂。從進校門到上課、食堂就餐、入住宿舍等,疫情防控絲毫不能放鬆。婁底一中400名教職工組成志願者服務隊,分區域為學生提供服務。精準有效的防控措施,為復學編織起一道嚴密的安全防控網。

同時,青年志願者積極開展“雲輔導”,為留守兒童、醫護人員子女等進行教學幫扶服務。

星火成炬、涓滴成海。志願者們用一個個善舉,將溫暖撒遍每一個角落,給人以澎湃力量的同時,更擦亮了星城婁底的文明底色,凝聚了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

春天早已到來,疫情終將過去。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將伴隨450萬婁底人民一路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