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对”容嬷嬷”的长期憎恨,正是对李明启演技的高度肯定

一个好的演员,要让观众通过角色来记住你。

《还珠格格》里,容嬷嬷扮演者李明启老师在这方面做的很好。她把容嬷嬷这一个满脸杀气、阴险狠毒的古代深宫老妇人的形象,表演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她在剧中对小燕子和紫薇“痛下杀手”用针恶狠狠地扎她们的时候,很多观众的心悬了起来,胆小的孩子都不敢直视,那一幕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观众对”容嬷嬷”的长期憎恨,正是对李明启演技的高度肯定

很多人只记得容嬷嬷,忽略了她是一个叫李明启的演员

其实,李明启老师在多部电视剧中扮演过很多反面的角色。每一个人物都被她刻画得非常到位。她总是扮演反面人物,可能跟她的相貌和气质有关,她的整体形象看起来更适合演一些反面人物。

一部戏里,有反面人物是很正常的。能把反面人物演好,其实比演正面人物更要有很大的难度。因为现实中的人和剧中的反面角色相差很大,演戏时要把自己完全融入到角色当中。这方面需要演员有很高的心理素质和很深的表演基本功。

我们作为观众,往往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只是看到剧中反面人物因而去增恨她,其实这是很不客观的。

观众对”容嬷嬷”的长期憎恨,正是对李明启演技的高度肯定

演员不是在演自己,演员要做的事就是假戏真唱

假戏真做,是一个演员的基本功。李明启老师喜欢演一些反面的角色。她觉得反面的角色比正面角色更有难度。她喜欢用这样方式去自我超越。一部剧里,通常都会有反面人物。只有把反面人物演好,才能衬托出正面人物的形象。在演戏时,李明启老师坦诚的讲:

演员要演剧本中写的那个角色,他可能是农民,可能是党委书记,可能是坏蛋。作为演员,你要去塑造这个人物,并非仅靠化妆去塑造这个人物,你要从魂上去塑造茶。要从深层去塑造他。他就是那个人物,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靠体验书本上的生活中的和媒体提供的积累,这些积累是你的财富3等到你塑造一个人物的时候就需要调动,这些积累。

李明启老师小时候很苦


观众对”容嬷嬷”的长期憎恨,正是对李明启演技的高度肯定


李明启老师的经历来源于生活。小时候那些艰辛的生活,都为她日后的演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能体会到各种人物的心理感受。她能从灵魂深处对所演的角色做出“最有杀伤力”的表演。把一个真实的人物展现给观众。

01 李明启的灰色童年

李明启的老家是辽宁省丹东市,她出生时,全国正处在一穷二白的起步时期,物质相当匮乏。小小年纪的李明启放过牛赶过羊,甚至还上山砍过柴。她在11岁的时候,就开始做工赚钱了。我们想象一下11岁的孩子能有多大的劳动力?11岁,花一样的年纪里,李明启却成了童工。

观众对”容嬷嬷”的长期憎恨,正是对李明启演技的高度肯定

现在11岁的孩子能做什么呢?连基本的家务都不会去做。李明启在11岁年纪,就已经扛起养家的重任了。她做过多种力所能及的工作: 给人家糊火柴盒,去当保洁员。因为这些工作没有技术含量,小小年纪的李明启只能做这样相对简单一些的工作。只要能赚钱,只要她能做,李明启都会义无反顾的去做。

02 李明启从小就有很高的思想觉悟

李明启从小就很有思想觉悟,当时正是抗美援朝时期。她走上街头,积极地去宣传抗美援朝。因为她的声音非常好听,被一位体育老师发现了。就这样,李明启被推荐给当时的丹东铁路业余宣传队,当了一名歌唱演员。

观众对”容嬷嬷”的长期憎恨,正是对李明启演技的高度肯定

在做演员的时候,李明启老师接触了一些专业的表演知识,这让她的演唱更上一层楼。在参加演唱比赛时,因为她的声音悦耳出色而多次获奖。

因为经常获奖,李明启知名度渐渐的高了起来。1955年,她被调到哈尔滨铁路文工团,在团里和一位苏联艺术家学了一年多的美声。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她是一名演员,不知道她的歌也是很不错的。

李明启老师在18岁的时候,拍演了儿童戏《马兰花》,在剧里她就饰演了一位妈妈。这次演出让她找到了灵感,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她觉得自己更适合做一个演。所以她就向组织提出去当演员,被组织批准后,李明启成为一名话剧演员。

03 李明启踏入演艺圈的第一部作品

李明启走进演艺圈的第一部作品是《便衣警察》。提起那部电剧,我是很有印象的,当时《便衣警察》里有一首歌非常好听,是刘欢老师唱的。直到现在我还喜欢那首歌,清晰地记得那首歌的歌词。

观众对”容嬷嬷”的长期憎恨,正是对李明启演技的高度肯定


李明启老师还在《水浒传》里饰演王婆。王婆也是一个不受人喜欢的角色,她既智慧又狠毒,在剧中,王婆把潘金莲撮合给西门庆害死武大郎。这更加深了人们对王婆的憎恶。王婆这个角色,李明启也塑造得非常成功。

观众对”容嬷嬷”的长期憎恨,正是对李明启演技的高度肯定


04 《还珠格格》里的容嬷嬷

当年在拍摄》还珠格格》的时候,李明启老师是剧组里年纪最大的。赵薇当时还在上大学,所以李明启很照顾“小燕子”赵薇的,只是剧情需要,她才“对小燕子”和“紫薇”叼难的。在剧中,

我们看到“容嬷嬷”面目狰狞地扎“紫薇”时,其实受伤的是李明启,她怕自己掌控不好刺扎的力度伤到“紫薇”,就把针尖对着自己的手,一场戏下来,自己的手鲜血淋漓。这些当然不能让观众知道,否则失去了演戏的意义。

观众对”容嬷嬷”的长期憎恨,正是对李明启演技的高度肯定


观众自然不会知道这些,所以对容嬷嬷非常憎恶。观众的憎恶,就是演戏的目的。李明启演技的精湛,把观众完全带入到了剧中,甚至忘记了她只是一个演“容嬷嬷”的演员。即使不演戏了,有人看到她的时候,还对她做出厌恶之举。

李明启老师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卖菜的人认出她是“容嬷嬷”,不但不卖给她菜,还向她扔鸡蛋让她走远些。最让李明琦老师啼笑皆非的是在一次综艺节目上,她要和台下的小朋友握手,小孩子拒绝和她亲近,还说要打她。

观众对”容嬷嬷”的长期憎恨,正是对李明启演技的高度肯定


自从扮演了容嬷嬷,“容嬷嬷”就成了李明启老师的标签。她出门打车的时候,司机认出她是容嬷嬷,竟然拒绝她乘车。甚至还有人找到她的住处敲门,还对着门说容嬷嬷就住在这里。

现在李明启老师已经80多岁了,身体非常好,精神矍铄的她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每天锻炼身体,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出去旅游。老艺术家李明启因一个角色让人们对她恨了一辈子,但是她的心里应该是高兴的,她知道一般的观众,没有那么深刻的艺术辨别能力,这一点李明启老师心里是能够理解的。

观众对”容嬷嬷”的长期憎恨,正是对李明启演技的高度肯定


作为演员,还有什么事情能让观众对角色的认可更让人欣慰呢?

演坏人只是角色的需要,现实里的李明启老师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她看到流浪狗和流浪猫都会带回家里,这些事情都是她心地善良的表现。

结语: 李明启老师,因为演了容嬷嬷,让人们对她痛恨了这么多年。这正是她作为演员最成功的地方。李明启让人们永远地记住了她所扮演的角色,而忘了她是一个演员。这就是观众对她演技的最好的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