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臺海陽市:奏響鄉村振興田園交響曲

金秋十月,豐收的季節,走在山東煙臺海陽市的沃野鄉間,看到的是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的“三生三美”斑斕畫卷,聽到的是鄉里鄉親的由衷感嘆:“日子好嘍!”海陽正在駕駛著鄉村振興這艘“巨輪航母”帶領老百姓奔向美好未來。

山東煙臺海陽市:奏響鄉村振興田園交響曲

在山東煙臺海陽市朱吳鎮北長仙村,村民老薑騎著小三輪,拉著一車剛摘下的蘋果,“原來的泥路又顛又髒,現在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一路平平坦坦,再也不用擔心蘋果磕著碰著了。”老薑臉上充滿了笑意。

鄉村振興,基礎設施保障是根本,為了根治鄉村“拉鍊路”,海陽多部門聯動,一體化推進“戶戶通”工程,硬化了842萬平方米的村街小巷,泥濘小路漸漸淡出鄉村視野。

海陽農村的變化,遠遠不止家門口的路。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實施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發展田園綜合體、建設特色村鎮……海陽正在聚力打造具有精緻品位的鄉村振興“海陽模式”。

8月份,一場“海闊天空”線上城市營銷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絡大V”們走進海陽。在大莊村,民俗文化與都市時尚的巧妙融合,讓他們在白雲深處感受到了時尚舒適、精緻有內涵的高端體驗。曾經藏在深閨人未識的小鄉村變得熱鬧非凡,一時間走紅網絡,成為人人嚮往的民俗藝術村、網紅打卡地。

山東煙臺海陽市:奏響鄉村振興田園交響曲

大莊村的走紅不是偶然,奧妙源於海陽持之以恆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從2016年第一批230個美麗鄉村建設探索,到2020年54個高標準美麗鄉村的收官之作,海陽市用5年的時間,一村一策、一村一品,持續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全市鄉村舊貌換新顏。

在剛剛結束的國慶、中秋假期,村裡的民宿“一房難求”。海陽打造了以農家樂、漁家樂、採摘遊、民宿遊、紅色遊等為特色的6個省級精品採摘園、8個旅遊特色村和7個旅遊強鎮,農村旅遊生機盎然、蓄勢崛起。

山東煙臺海陽市:奏響鄉村振興田園交響曲

像大莊、戰場泊等村莊一樣,因地制宜謀發展,是海陽眾多農村產業振興破局的關鍵。在二十里店鎮,素有“金邵伯”之稱的邵伯村九頂蓮花山上,漫山遍野的軟棗獼猴桃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採摘購買。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將全村上下擰成一股繩,在山上硬是開創出了1300多畝軟棗獼猴桃產業園、400多畝無刺大紅袍花椒種植園,把青山綠水做成了強村富民大產業,譜寫了“點綠成金”的絢麗華章,讓“金邵伯”實至名歸。

山東煙臺海陽市:奏響鄉村振興田園交響曲

作為國家級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向陽村投資388萬元建立了村集體針織廠,2020年,又投資了70萬元擴建了600平方米的大型現代化針織車間,工人也從最初建廠的30多名發展到現在的65名,年收益達110萬元。“日子好嘍!俺村大多數村民現在都住上了二層小樓,日子過得一點也不比城裡人差。”向陽村村民王偉鵬說。

不僅僅是辛安鎮向陽村,在海陽的各個農村綜改試點村,產業發展勢頭一路高歌猛進。“入選全國農村綜合改革試點,讓郭城鎮的特色民宿、戶外拓展基地、高效農業產業園、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等得到了飛速發展,真正實現了特色農業、電子商務、鄉村旅遊等產業深度融合。”郭城鎮黨委書記於在洲介紹道,自國家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工作實施以來,郭城鎮3個試點村已確定項目47個,投入資金3800餘萬元,迸發出強勁的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山東煙臺海陽市:奏響鄉村振興田園交響曲

抓住試點契機,大刀闊斧建設新農村,是海陽鄉村振興這盤大棋的制勝之招。近年來,海陽先後爭取到國家農村綜改、國家級產業強鎮等多個試點項目。“通過改革試點項目,讓農民腰包‘鼓起來’,讓農村面貌‘靚起來’,讓致富腳步‘齊起來’。”海陽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彥博表示,在鄉村振興高招妙招上先行先試、攻堅突破、深層探索,海陽已經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山東煙臺海陽市:奏響鄉村振興田園交響曲

近年來,海陽成立發展了198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動村集體增收300餘萬元、群眾增收1600餘萬元。在留格莊鎮留格莊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蘋果種植基地,農技人員正在現場示範“三改三減”技術措施,帶動農戶利用農閒季節和果樹管理關鍵節點,對老齡果園進行更新改造。當下的海陽,已經打造了13處蘋果四級示範園,形成了“早中晚、紅黃綠、新奇特、甜香脆”兼容幷蓄、各具特色的新格局。

山東煙臺海陽市:奏響鄉村振興田園交響曲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2018年以來,海陽通過整合農業教育資源,支持多元化培訓機制,分類型、分層次開展涉農培訓6萬人次,培育高素質農民1200人。同時,科技服務平臺的建設、信息進村入戶工程以及“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的開展,讓“公益、便民、電商、培訓”服務功能推動農業升級、助力農民致富奔小康。

在“興農人”的選拔培育上,海陽也鉚足了勁頭。2019年以來,海陽從機關事業單位抽調了78名業務能力強、熟悉基層工作的幹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隊員,還通過回引在外優秀人才、評選“村村都有好青年”、培育巾幗創業能手等多種方式為農村發展培育“領頭雁”,帶領鄉親們在廣袤的農村土地上開闢出幸福之路。

山東煙臺海陽市:奏響鄉村振興田園交響曲

日子越過越好,精神文化生活也越加豐富充盈。山坳裡嘴子前村的文化活動廣場上,浩浩蕩蕩的秧歌隊伍伴著激烈的鼓點鑼聲舞了起來。“晚上京劇團剛剛來村裡演了節目,這邊秧歌隊就開始排練上了,自從建了2000平方米的大廣場,晚上的活動就沒斷過!”村民王富良說道。

熱鬧的嘴子前村只是海陽農村豐富的茶餘飯後文化生活的縮影,近年來,海陽以“涵養淳樸民風,構築精神家園”為主題,18個鎮區街道都配上了綜合文化站、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所有的村莊都有了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村民能在村裡看書、跳舞、觀賞節目、參加各類文化活動,覆蓋農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精神文明實踐高地日益堅固。

山東煙臺海陽市:奏響鄉村振興田園交響曲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明確規劃理念,描繪鄉村振興的遠景目標,全面實施具有海陽地域特色的鄉村振興戰略。”海陽市委書記劉宏濤說道。(通訊員 姜長雨 侯俊南 宮欽釗)

(稿件原載於2020年10月16日《煙臺日報》5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