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素靈談中醫食療 | 動腦太多的人養生需要「降中散」

本 期 導 讀

比如,搞金融的朋友要配餐,他們沒有什麼病,只不過是覺得工作壓力大,想要養生。


閱素靈談中醫食療 | 動腦太多的人養生需要「降中散」


一道或多道菜組合實現氣機升降


許多人因為發散太過,性格不好,喜歡批評別人。為什麼一定要走極端?為什麼不能生活化的運用中醫之道呢?


有些人認為在一道菜裡實現同時升和降是不可能的,其實這是可以的。當然,如果你真的做不到,那就多吃幾道菜,然後再配點什麼,這樣也很好。


比如,一頓經典的兩人餐或者三人餐,炒上兩個菜,配一個湯。


閱素靈談中醫食療 | 動腦太多的人養生需要「降中散」


做湯系列的時候,可以在小白菜豆腐丸子湯或者小白菜汆肉湯裡撒上一點蔥花、胡椒,這道菜自己本身就已經是降中有升了。


然後炒上很多人都會做的一道菜:西紅柿炒雞蛋。這道菜是零廚藝的標誌。西紅柿炒雞蛋本身是一道降系列的菜。西紅柿是酸甜的,雞蛋也是降的,所以它是一道往下收的菜。


但是,有一些地區的西紅柿炒雞蛋不一樣,比如新疆的西紅柿炒雞蛋,裡面加青椒,叫西辣蛋,就是西紅柿辣椒雞蛋。這道菜加了青椒,體現了配方的精髓,這才是畫龍點睛。西紅柿炒雞蛋,一加青椒,整個升降形成了一個循環。


有些人不吃辣椒,可以在最後起鍋時撒點蔥。如果想讓這道菜完全變成沉降的,可以不加蔥,也不加其他東西,就是單純的西紅柿炒雞蛋。


西紅柿炒雞蛋是體現廚藝的事情


西紅柿炒雞蛋,許多人認為自己會炒,其實不一定。


做好西紅柿炒雞蛋是一件能夠體現廚藝的事情。怎麼炒?這裡面是有訣竅的。


閱素靈談中醫食療 | 動腦太多的人養生需要「降中散」


比如,有些人做的西紅柿炒雞蛋,雞蛋是腥的,西紅柿是半生的,沒法吃。


有些人炒過頭了,炒出來的雞蛋是老的,西紅柿出湯,這就成了燴菜。


如何才能讓西紅柿剛剛好,它的味道又能浸入雞蛋裡,但雞蛋又不老?這就需要學習了。通過學習才能從典型的、單純的吃變成一個吃貨,然後,上升大廚級別。


一道西紅柿炒雞蛋的標準好菜,必須要番茄的味道滲入到雞蛋裡面,蛋的味道融入番茄裡。


並且要求的是兩個極端:要麼是西紅柿有味,熟透了,而雞蛋滑嫩;要麼是雞蛋焦香、西紅柿滑嫩。只有做到這樣,才能說自己會炒菜。


氣機升降是一個方向性問題


上面的這種搭配,已經有一湯一菜。剩下的一道菜一定是什麼?正常情況下,要配一個串葷,或者配一個大肉。


如果配的是小炒肉,由於它是蔥、姜、辣椒,再加上豬肉炒的,整體上講,蔥和辣椒加的越多,就會偏升一點。


最後吃完這頓飯,如果小炒肉多吃一點,西紅柿雞蛋少吃一點,再喝一碗湯,整體上就會稍微偏升一點。如果不配小炒肉,換成滷豬蹄,或者配鹽水鴨,整體上這頓飯就會偏降。


如果不讓它偏降,這麼簡陋的一頓飯,喝上兩口酒,就升上去了。是不是完全的升上去呢?不是。因為食材的力量還會起作用,所以會有降有升。


當然,這麼說好像顯得有點複雜了。在這裡我只是要告訴大家,這是一個方向性的問題。


通過飲食容易實現單一的升或降


如果搞不懂同時實現升降,也可以先定一個主流的方向。


比如這個人需要升散,選擇起來很簡單:四川火鍋。當然,不能頓頓火鍋,還可以選擇羊肉湯,蔥姜倍量、胡椒倍量,花椒倍量,然後再喝點酒,更完美。喝咖啡、喝酒等這些都是典型的升散。


如果要「降」,傳統意義上大多數的滋補品都是降的。大多數的貝殼類的東西,如果帶著貝殼煮,也都有降的作用。還有許多綠葉蔬菜都是降的。


所以,在這個「升降」的問題上,如果要單一實現升或降,是毫無壓力的。


閱素靈談中醫食療 | 動腦太多的人養生需要「降中散」


「升過了」的人整體上需要往下降


比如,搞金融的朋友要配餐,他們沒有什麼病,只不過是覺得工作壓力大,想要養生。


考慮他們的職業特點,日理萬機,盯著手機、電腦,大部分的氣都在頭腦這裡,這是典型的「升過了」。所以,他們會比較神經質,比較焦慮,一有風吹草動就是「啊,跌了嗎?」。


這時他們養生需要幹什麼?整體趨勢一定是往下降。要往下降,首先要選擇易消化的食材。往下降的食材太多了,比如冬季時可以選擇白菜、蘿蔔、帶殼的海鮮湯等等。


江南地區有一些比較特有但是費錢的東西,往下降的更明顯。如鮮榨石斛汁,這個東西降得很明顯,特別是冷藏後飲用,那真是透心涼。


但是,石斛汁在常溫狀態下喝,在降的同時,還可以通絡,肺、胃之陰一起降。


所以,給他們設計的食療方式就是各種降,中間稍微帶一點點升。


為什麼?氣往上走太多、焦慮太多之後,這個人的氣容易鬱結。所以,他們的養生是要「降中散」。


閱素靈談中醫食療 | 動腦太多的人養生需要「降中散」


根據自己的情志配餐


對我們個人來講,根據自己的情志來配餐。


比如,這段時間特別焦慮,或者特別興奮,已經到了睡不著的狀況。這時還需要晚上吃頓火鍋嗎?不要。


這時需要幹什麼?優雅地喝點紅酒!然後,聽著舒緩的音樂,不要動太多,找個地方坐下來冥想。


為什麼?所謂的冥想,不是讓你想,而是讓你不想。在這種情況下,讓情緒平息下去。


閱素靈談中醫食療 | 動腦太多的人養生需要「降中散」

遵從理智選擇適合的飲食


有一些常見的食物,比如高考學生要帶的巧克力,很多人認為它只是用來增加能量的,其實不是,巧克力除了增加能量以外,它還有先興奮後安定的作用。


所以,情緒不太好時可以吃巧克力,因為它是先興奮後安定的。如果覺得狀態不太好,早上起來喝一杯咖啡。


所以,每個人隨時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節。


很多時候,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醫生,而慾望和理智的選擇有時是不一樣的。


比如今天已經很「嗨」了,內心深處也許還想晚上吃火鍋,但這時要學會放棄。選擇晚上不吃,或者吃一些沉降系列的東西,比如一點點海鮮或者一點蔬菜,最後再吃點水果。


閱素靈談中醫食療 | 動腦太多的人養生需要「降中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