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深觀察丨化危為機,攻守兼備迎挑戰

經濟深觀察丨化危為機,攻守兼備迎挑戰

□ 本報記者 付玉婷 陳曉婉 王建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已通過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直觀反映出來。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山東,不可避免地將面臨更多挑戰。

但也應看到,重大挑戰往往伴隨重大機遇。疫情發生以來,山東經濟展現的強大韌性有目共睹,只要直面挑戰、堅定信心,在改革進取中厚植化危為機的有利條件,就一定能夠取得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經濟復甦仍存制約因素——

科學研判,精準施策

準確識變是科學應變之始。一季度,山東經濟回暖企穩態勢明顯,這得益於省委、省政府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科學研判、精準謀劃,著眼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堵點、難點、痛點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疏解措施。對疫情的持續影響,我省有著清醒認識,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關兆泉明確表示:“境外疫情加劇,省內供需兩端同步承壓,內外影響碰頭疊加,必須做好常態化應對的充分準備。”

作為製造業大省,目前山東製造業承壓明顯,且較長的產業鏈條使這種承壓相對於服務業而言是多層次的。“以化工原料為例,我們還能撐四個月左右。”日前,記者採訪泰山玻璃纖維鄒城有限公司時被告知,若疫情全球蔓延超出預期並呈現長期變化,企業恐將面臨“無米下炊”。這是很多製造業企業的焦慮所在:疫情蔓延已帶來限流禁運,而海外疫情國家產業鏈、價值鏈的“停擺”尚未演化至最高峰。

“後續,一些企業的原材料、關鍵零部件可能需要尋求國產替代,面臨成本上升;有的無法國產替代,可能重回停工。”省工業經濟聯合會秘書長張祥結合近期對我省部分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調研作出上述分析。

伴隨生產經營秩序逐步恢復,消費端拉動不足的問題也在凸顯。從外需看,一季度,一些企業已出現出口訂單推遲、取消、違約情況。在山東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王軍看來,外向度高的企業要著眼國際市場進一步惡化作最充分的準備。從內需看,市場消費逐漸回暖,但一方面,一些消費類型的不可逆性使得企業前期遭受的損失難以通過後續恢復彌補回來;另一方面,企業生產成本上升推高產品價格,但人們對價格的敏感性也在提升。“無論生產端還是消費端,企業都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王軍指出。

企業廣泛關聯就業與民生,其困境直接影響整個經濟社會活力的恢復。疫情發生初期,我省就高度重視企業減負穩崗這一關鍵點,在全國率先全面啟動復工復產,並出臺支持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20條、應對疫情穩就業24條、支持外貿外資企業32條等紓困措施。目前,各地各部門一方面推進前期政策紅利儘快轉化為企業紅利,另一方面還在進一步細化政策舉措。

“前期一系列措施已在穩預期、提信心方面取得很好效果,下一步要密切關注變化,強化預測研判,拿出更多精準應對措施。”王軍認為。

變局中蘊藏發展機遇——

時不我待,乘勢而上

發展面臨的壓力越大,越要善於尋找和捕捉機遇。從一季度數據可以看出,經濟運行雖經受了較大沖擊,但也催生並推動了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大量新技術、新服務、新動能疫情之中順勢而起。突出一個“搶”字、落在一個“實”字,新機遇就能轉化為山東奪回損失、加速發展的強大動力。

數據顯示,生活消費領域線上消費、雲服務已成為新熱點和服務業發展的新增長點——一季度,我省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812.9億元,增長14.7%,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4.0%,同比提高5.4個百分點,其中餐飲企業外賣送餐收入大幅增長39.7%。

市場的危機最終還是要靠市場解決。我省企業正一方面加速應用新模式維護原有市場,另一方面著眼於開發新產品、新服務引導形成新的市場需求。

“在‘好糧有網’上,我們正面向京、滬、鄂等重點地區,組織省內骨幹糧油加工企業上線一批優質糧油產品,每個品類一次性上線1000噸以上,面向全國市場敞開供應。”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規劃財務處副處長李劍表示,疫情深遠影響著企業的銷售思維,曾不樂意觸網的企業如今也成了線上銷售的擁躉。

“山東市場空間潛力大,全省1億人的消費需求具有巨大補償反彈效應,能形成快速有效拉動。”關兆泉指出。

生產運行領域的各種有利條件,同樣被加速捕捉消化。復工復產伊始,面對山東海思堡服裝服飾集團旗下山東尚牛智能製造有限公司轉產防疫物資時遭遇的生產設備和原材料難題,海爾COSMOPlat平臺僅用3天時間就匹配完成,還為其量身打造了一套生產線規劃及工藝操作等全流程解決方案。總體來看,疫情進一步放大了線上業務、智能化技術的價值,企業上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應用上的支出呈現快速增長勢頭。

企業的嘗試中,蘊藏著整個行業轉型的契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表示,以工業互聯網為例,會帶來新型應用模式和工業生態,推動形成全新的工業生產製造和服務體系,這對於山東下一步發展的意義重大。記者從省工信廳獲悉,我省已在大力推進“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第二批試點示範項目、開展工業互聯網牽手行動等。

在公共服務領域,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對疫情期間有效滿足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線上診療等起到重要支撐保障,極大提升了在線服務質量和效率。順應這一趨勢,今年3月,我省已出臺《山東省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指導意見》,明確推進新基建和傳統基建數字化升級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從省級層面出臺意見指導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新基建與傳統基建,在全國尚屬首例。

“我們對年內新開通4萬個5G基站的任務進行了分解,會確保完成任務。”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孫信波介紹,下一步,我省將加快5G網絡建設,深化濟南、青島、煙臺城區5G網絡覆蓋,打造5G網絡示範區,其他設區市年底前實現城區重點應用區域5G網絡連續覆蓋。

非常之時下非常之功——

聚焦關鍵,改革攻堅

4月22日上午,伴隨著工程機械的轟鳴聲,海陽東方航天港產業園首個項目開工建設。東方航天港產業園是山東第一批274個補短板強弱項培育新經濟增長點項目之一,這批項目自3月初謀劃提出,到現在一個多月時間,已有70個項目開工建設。

危機之下最難得的是信心。投資一端連著需求、一端連著供給,帶動性強、關聯度高,對穩定經濟運行和激發內生動力均有重要意義。山東抓住擴大有效投資這一關鍵點,統籌考慮拉動經濟增長、提振市場信心以及為長遠發展提供戰略支撐。關兆泉透露,我省將緊盯這274個補短板強弱項培育新經濟增長點項目,落實好項目建設條件,上半年再開工100個,三季度總體開工率達到85%以上。針對新謀劃的第二批495個項目,重點突破融資難題,開通綠色通道,實行容缺審批,推動項目儘快開工建設。

為保證新謀劃和新基建項目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山東正按照“四個一批”的方法抓項目,提前謀劃、梯次推進、滾動實施,加速建立“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集中解決制約項目建設的用地、用海、用能、用貸等突出問題。

以備受關注的土地為例,我省提出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重點保障全省重點項目建設,優先支持省級重點項目,推動項目“拿地即開工”,實現精準供地,保障重點項目建設。

“當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疫情防控常態化、經濟下行壓力大、矛盾風險交織疊加的特點,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都必須著眼長遠,進一步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省委黨校新動能研究院副院長劉躍奎說。

聚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山東發起九大改革攻堅行動。以流程再造為例,已印發《打造精簡高效政務生態實施方案》等12個方案,確定了首批重點突破的12項具體流程,按照“放權、精簡、集成、共享”總要求,在獲得電力、信貸、用地用水用氣等方面再推出一批新流程,同時對已出臺的流程再造方案,適時開展評估,並根據發展變化持續迭代升級。

“通過改革攻堅,全省上下將進一步凝聚起同心協力、攻堅克難的濃厚氛圍,形成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合力。”關兆泉表示,綜合各方面情況判斷,如無新的突發重大因素影響,二季度全省經濟運行將逐步回穩,上半年形成企穩回暖勢頭,下半年呈現穩定向好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