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世界疫情回顧日記(一)開篇說明


(一)開篇說明

2020年4月17日 週五 多雲 暖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網絡上出現了“日記體”的網文,從本人瞭解到的一些情況來看,這種“日記體”網文似乎還挺火爆,還似乎帶起了節奏,引來了無數網友前往閱讀和圍觀,當然網友對這種“日記體”網文內容的評論,也是褒貶不一,各有看法,並引起了激烈的討論和爭論,甚至網文也產生了某些很嚴重的不好的影響。

今天我也決定以“日記體”的形式,寫文回顧從中國疫情爆發前後,直到世界疫情大爆發的當下,本人所瞭解到的世界疫情變化的整個過程。

當然因為本人是從回顧之前的情況寫起的,所以當“日記”文的時間點寫到今天的時候,時間肯定已不是今天了,而是到了之後的某一天。為了能趕上“今天”的時間點,本人儘量一天多寫幾篇,或一篇中涵蓋多幾天的時間跨度。

本人非大學中文系畢業,也不甚掌握中華五千年的博大精深的中文文化知識,只是對文字和寫作還算有些興趣,並曾憑一腔熱血往寫作的路上努力過,希望做一名“寫手”,但因天資實在愚鈍,最後“寫手”沒做成,倒是做了一場“寫手夢”。

但是總體來說,我覺得我也算是半個“文人”了,畢竟是介於“文人”和非“文人”之間嘛,那就取其中間為半個“文人”了。

其實我對“文人”的評價,也不過爾爾,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可能偏向壞多一些。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是這樣想的。

中國從近代以來,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中國就開始遭受世界列強侵略,中國人就開始遭受世界列強欺凌,甚至屠殺,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百年苦難中國,直到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才終於站起來了,從此免遭外敵入侵,再到今天我們中國人處於和平安定的時代,這個漫長的過程,是誰,給中國和中國人帶來了改變和變革?是“文人”嗎?

肯定不是的,而是千千萬萬救亡圖存的仁人志士,是無數革命先烈,是無數共產黨人,拋頭顱,灑熱血,是偉大領袖毛主席,帶領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爬雪山,過草地,歷經九死一生,付出慘重代價,才取得了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換來了新中國的成立。

然後是新中國一代又一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行動家、實幹家、企業家、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的從業者、默默無聞地埋頭苦幹的一線工作者等等無數中國人民的努力和奮鬥,才換來了今天中國繁榮富強穩定的盛世圖景和大好局面。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這些改變、變革和成就,是靠“文人”寫文章寫出來的嗎?顯然也不是的。

我們不否認在這個過程當中,一些真正愛國和憂國憂民的先進“文人”,其正確的、先進的思想,也為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帶來了一定的或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五四運動前後湧現出的一大批優秀的“文人”,例如魯迅等。

但是中國社會發展到今天,“文人”的作用其實已越來越小。因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教育的普及,已經使得絕大多數人,都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可以說都能讀和寫一定的文章,所以幾乎人人都可以做一個或半個“文人”。

中國社會再不是100多年前晚清時愚昧的社會了。今日之中國,民智早已開啟,國民早已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而一代偉人鄧小平也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所以科學技術才能促進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而“文人”,跟科學技術,兩者之間並沒有太多的聯繫,甚至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事物。

而在今日之中國,某些“文人”毫無建設性的、喋喋不休的爭論,毫無原則性和毫無節操的對中國和中國社會進行的盲目和偏執的批判,更加讓人覺得“文人”就是一群有點中文文化知識,卻不事生產,吃飽了沒有事幹,只會掀起罵戰的迂腐之人。

正如偉人鄧小平所說,發展才是硬道理。空談只會誤國,實幹才能興邦!

就像2019年11月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的一個也有點名氣的、跟某“日記體”網文作者年齡相仿的“公知”“文人”一樣,也對中國的一切充滿了批判甚至“仇恨”,其微信朋友圈每天所發的幾乎都是這方面的內容。

就在武漢疫情爆發,武漢封城,全國醫護人員正馳援武漢和湖北一線的時候,這位“公知”“文人”,卻在其微信朋友圈發文說,除北上廣還有幾個真正的西醫醫生外,其他地方的醫生都是假的。

這就是毫無原則性和毫無節操的對中國和中國社會進行盲目和偏執的批判的典型。我當時就在他這條微信朋友圈下留言,問他,中國有哪條馬路,哪座橋樑,哪座高樓大廈,哪個港口碼頭,哪條地鐵高鐵,是他,或他帶領的團隊設計或建造的呢。

而且他之前,連惡意抹黑鍾南山院士的陰謀論文章,都不加分辨地在他的微信朋友圈轉發,就此我同時問他是何用意。

他後來就將他微信朋友圈設置屏蔽我了。

以上所述關於這位“公知”“文人”的內容,我有圖有真相,絕不虛構和亂寫!

再比如這次疫情期間,我受困於家中,不能外出去做原來的工作,只能作為半個“文人”,寫點有聊或無聊的網文來發到網上,以期賺點流量,這也真的是不事生產,如果不是家人做一天兩頓飯,我恐怕真的都被餓死了!

我以前嘗試做“寫手”的時候,在所寫的網文裡寫過一段話:

“很多的程序員,通常會.NET的不會Java,會Java的不會.NET,而搞.NET或Java的,一般都不會C/C++。

“為什麼搞.NET或Java的一般都不會C/C++?因為相對來說,C/C++更難學啊!所以搞C/C++的程序員,一般都瞧不起搞.NET或Java的程序員,而搞.NET的和搞Java的,也會互相輕視對方。這跟文人想輕,而學理科的又瞧不起學文科的的道理是一樣的。”

沒錯,其實這段話也表達了我對“文人”的看法,以及“文人”在我心目中的位置。“文人”在我心目中其實就是遠不及科技人員重要的。

正如前面所說,今日之中國,幾乎人人都可以做一個或半個“文人”了,而並不是幾乎人人都可以做一個或半個科技人員。我本人認為學科學技術,比學中文語言文字和文化知識,要難得多。

所以其實我並太喜歡“文人”的稱謂,這也是我為什麼曾希望做一名“寫手”,而不是希望做一個“文人”的原因之一。“寫手”,就像歌手、吉他手甚至殺豬手一樣,其實是從事生產的,是不是酷很多?

所以今天,我就拋棄半個“文人”的身份,而只以“寫手”的身份,去寫這些“世界疫情回顧日記”。

寫到這裡,發現好像都是囉嗦的話,也從4月17日寫到了4月18日,那就不管它了,我希望我能寫出我想表達的東西。

這篇“開篇說明”就先寫到這裡,更多內容,後面繼續,敬請各位讀者朋友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