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春暉:我暗暗叫媽媽“母親”(作者飛天)

寸草春暉:我暗暗叫媽媽“母親”(作者飛天)

"沒想到我大字不識幾個,也能有退休的一天!"母親拿到退休證後感慨萬千。這個一直被我稱為媽媽的人,在我心裡暗暗叫做母親已經有半年多了,因為,我發現不經意間,我的母親已經開始滄老了,染髮劑的顏色已經不能完全覆蓋那越來越多的白髮。

母親一生沒進過學校,九個兒女的負擔讓即使算開明的外公也無奈地取消了母親讀書的權利,這一直是母親的遺憾,有趣的是,母親與父親的婚姻卻緣於沒文化。父親讀高中的時候喜歡上了一個女同學,固執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爺爺愣是不同意,據說,在母親很小的時候,爺爺就認定母親是他的兒媳婦了,他給母親的評語是"不識字、會幹活、能吃苦",就這樣,委屈的父親娶了善良的母親。逐漸長大的我,越來越佩服已辭世爺爺的睿智,爸媽的感情我無法評價,但他們卻是周圍最模範的夫妻,在我的記憶中,家裡從來沒有戰爭,也沒有賭氣,相敬如賓、相濡以沫用在他們身上絕不過份。母親性格的完美不僅征服了父親,也獲得了眾人的認可,以至得到了一份工作,並順利做到退休,這多多少少減輕了母親遺憾的一生。

母親是遺憾的,上學讀書是她一生沒能實現的夢想,嫁給父親後,母親盡全力幫幾個小舅舅讀大學,對我們的學習也看得緊。母親對數字有著天生的稟賦,對乘除法沒有一點概念卻可以迅速算出如"白菜四毛八一斤,六斤七兩需多少錢"之類的帳目,以致於母親學會用計算器後也不大用,說不如心算快。據說在母親十歲的時候,外公就把有十幾口人的一個大家庭的開支帳目交給母親了,也許就是那種生活的窘迫和艱辛,讓母親學會了洞明世事、練達人情,讓做了30年老會計的父親自愧不如。

嫁給父親後,母親就償試著寫父親的名字和自己的名字,後來也學會了寫我們的名字。母親的正式學習卻始於我讀師範後的第二個暑假,那年母親四十二歲,我帶回家一整套小學教材,那一摞嶄新的課本讓母親激動,在我們的鼓勵下,母親拿起了她人生的第一本書--小學語文第一冊課本。開始只在晚上的空餘時間,隨著我們一個字一個字的讀,後來只要有時間,母親就會讀上一段,生怕忘了,碰到不認識的字,有時問父親,有時問我們,有時自己用粉筆在黑板上反覆寫幾遍,那份對文字的虔誠,讓只讀到師範的我慚愧。

因種種原因,母親的學習生涯隨著暑假的結束而中止了,一個半月的時間,母親在沒有拼音基礎的情況下,讀熟了第一、第二兩冊語文書。但我知道有很多字,單獨出現,母親會認得很困難,與其說是認字,更多是背下來的。若干年後的今天,母親依然背得出很多課文,總得算來,母親認得的漢字有一百多個,有時能夠讀出報上的一整句話,我知道她是半認半猜的,呵,我的母親聰明著呢。我經常在背後環抱住她:"媽媽是我們家的教授呢!"這時,總會現實地聽到一句:"晚上想吃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