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手”、“姥姥手”究竟是誰惹的禍?

手腕部腱鞘炎,正式醫學名稱是“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西醫英文為:De Quervain's Disease。因常保持重覆性或持續用力的狀況,令肌腱與腱鞘產生磨擦,勞損,壓力增加,就有機會導致無菌性炎症。

[誘發原因]

媽媽手”、“姥姥手”究竟是誰惹的禍?


1,抱孩子導致的腱鞘炎 非常普遍的,國外的英文翻譯為“媽媽手”,國內國情一般都是“姥姥手”。

2,激素變化也是誘因,常發生在懷孕前後,生產和哺乳期前後。

手腕部腱鞘炎有什麼表現?

手腕用力或向小手指那邊偏斜時出現疼痛,有時會很突然和劇烈。手腕大拇指根部會出現腫脹和發熱,可摸到一個鼓包,壓著會有疼痛。

臨床檢查:就是將大拇指握在手心中,向下(小指側)偏手腕,會出現明顯疼痛,則一般可診斷為腱鞘炎。(如上圖)

[緩解方法]

媽媽手”、“姥姥手”究竟是誰惹的禍?


通過熱敷,藥水泡手,局部塗抹解熱鎮痛藥膏等方法可緩解疼痛症狀,減輕炎症,但最重要是手腕要得到充分休息。佩戴一個腕部的護具是很有用的,有利於減少腕部的不良應力,有利於炎症消退。

短期內最好少做或不做家務和抱孩子,至少是少用疼的那一側手腕用力。抱孩子是也有技巧,就是用另一側手為主,疼痛側改為用肘部用力,讓手腕和手指都空出來,保持放鬆狀態,不使勁。很多人通過保守治療都能好,不用太擔心的。

媽媽手”、“姥姥手”究竟是誰惹的禍?


如果一直還是不能讓手和腕部得到休息,有的時候疼痛症狀會持續很長時間,影響手用力和進行工作,嚴重的還需要手術進行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