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萬州區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百年照片集:重慶萬州區城市百年照片

照片版權屬於新華社以及相關記者,著作權歸今日頭條作者“忘憂子”所有。備註也是引用新華社,略有刪減【備註具有歷史價值】。

照片非刻意收集。需要值得提醒的是,本文以現在行政管理範圍為主和順序排列。

九十年代照片較為豐富,保持關注哦!

編輯不易,請打個賞哦!


重慶萬州區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52年12月 陳之平

1952年12月8日第二屆全國衛生會議開幕。全國丙等個人衛生模範們領獎自左至右:1楊樹棠(吉林市新地號街派出所)、2樸景姬(吉林圖門市)、3邢素員(熱河喇沁鎮六區)、4聞長泉(鞍山鋼鐵公司)、5張秀雲(北京市)、6松靜和尚(北京市)、7雲趙小達(包頭二區東河村)、8遊子財(成都市)、9魏老孃(萬縣)、10雷秀蓉(昆明)、11魏榮治(重慶王家坡)。


重慶萬州區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57年6月10日 蔣齊生

長江九大港口之一的四川萬縣市中心一角


重慶萬州區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管理區黨委書記張德才(右一)在五小隊田間檢查大春作物安排情況 1961年2月25日 陳捷

重慶萬州區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四小隊社員提早給稻田裡施底肥

重慶萬州區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四小隊社員正在麥田裡追水肥,促使小麥早拔節

重慶萬州區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第七生產小隊老社員王順吉(左)和他的兒子王明銀一起提早整修好大春生產用的犁頭

四川萬縣市龍寶公社大橋管理區認真貫徹分配政策,1960年決算分配工作已經結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社員增加了收入。全管理區還評選出五好乾部和五好社員二百多名,使政治掛帥和物資保證緊密相結合。這樣,廣大社員生產積極性更加高漲。全管理區的小春作物田間管理工作越做越細,大春生產準備工作紮紮實實。


重慶萬州區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61年12月20日 張齊才

四川萬縣龍寶公社玉樂大隊第五生產隊,大力幫助社員發展家庭飼養業,生產隊把孵的一批小鴨,喂到一定時期後,作價賣給社員餵養。


重慶萬州區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64年12月9日 陳捷

四川省萬縣市五橋公社(今五橋街道)1964年柑桔又獲豐收。這是五橋供銷社在沱口收購站收購的大批柑桔準備運往各地。


重慶萬州區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79年1月24日 吳祖政

萬縣市生產的傳統產品梁平竹簾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梁平竹簾細膩如綢,柔軟光滑,可以刺繡書畫,是人們喜愛的裝飾品。


重慶萬州區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79年1月24日 熊汝清

萬縣市是座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古城。解放後經過20多年的建設,工業總產值比解放前增加20多倍,已從一座消費城市變成為欣欣向榮的生產城市。萬縣港口已實現了機械化和半機械化,港口吞吐量比解放前增加17倍。圖為萬縣港在卸化肥。


重慶萬州區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79年1月24日 吳祖政

萬縣市現在擁有機械、電力、紡織、造紙等十幾個工業行業,產品二千多種。圖為萬縣電池廠車間一角。 


重慶萬州區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萬縣市新貌 1979年1月24日 吳祖政


重慶萬州區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萬縣市 1983年4月22日 陳捷


重慶萬州區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3年4月23日 陳捷

四川省萬縣地區農科所作物研究室主任、高級農藝師賀逢辰(左)向萬縣市龍寶公社萬全大隊一生產隊小麥新品種示範戶張大蘭傳授在小麥生長後期防治病蟲害的知識。近70高齡的賀逢辰,是我國小麥育種專家,他培育的“蜀萬761”小麥良種,曾獲得四川省科技成果獎。


重慶萬州區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3年6月12日 楊慎和

六屆人大代表、南充地區第二繅絲廠工人謝桂芳(右)、萬縣絲織廠繅絲工人夏萬潔(左)和四川棉紡一廠細紗工人宋廷秀(中)都是四川省紡織系統的優秀紡織女工。這是她們在會議期間就我國工業的前景交換意見。


重慶萬州區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3年10月17日 方本良

中國工會“十大”代表、四川省萬縣地區郵電局工會女工委員、醫生汪澤瓊(左),把女工當作親姊妹,對全局女工的孕期、產期、哺乳期、更年期等情況作了詳細記錄,建立檔案,並採取相應保護措施,有效地防治了女工的婦科病。


重慶萬州區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萬縣市 1986年4月25日 劉前剛


重慶萬州區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9年1月20日 劉前剛

四川萬縣市18歲的高中畢業生黃小平(左)拜師學習卵石畫,一年後成為“點石成金”的巧手。她與30多名青年創辦的三峽石美術公司,利用豐富的長江三峽石製作工藝品,被列為國家旅遊紀念商品,一年創產值20多萬元。目前,全市已有1000多名中學畢業生從事卵石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