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藻?你可能只停留在看顏色

養殖不迷茫,老漁來幫忙!

倒藻???你可能還是知道這其中的一,兩點?

倒藻是養殖水體中藻類大量死亡,導致水色驟然變清、變濁(有黃濁、白濁和粉綠色的混濁之分),水體有機質增多,水面粘稠,有大量漂浮物泡,下風口聚集大量油膜發黑發臭,甚至變紅的一種現象。

發生“倒藻”時,理化指標(用數據看問題的方法):

首先溶解氧會下降,二氧化碳會增加,使pH值迅速下降;其次,大量的死藻分解,會加大耗氧外,還會產生氨氮和亞硝酸鹽;第三,水中的原生物會大量繁殖,反過來抑制藻類的生長。

水色,理化指標的劇烈變化,這些都是判斷的標準!倒藻?你可能只停留在看顏色

倒藻,哪些情況下,發生呢?

水色問題,本質上就是藻類的死亡,每種藻類都代表著一類藻類或多種藻類混合狀態。

1 、天氣突變:颱風來臨前氣壓低、天氣開始轉冷吹北風、陰雨天氣、晝夜溫差大等受溫度、溶氧等影響發生倒藻。

2、 人為操作:水產藥品品使用劑量或天氣不適合,造成水體缺氧。暴雨或大量換水後未及時補肥等引起倒藻。

3、底部惡化:養殖中後期,大量蝦糞在塘底累積。氨氮亞硝酸逐漸升高,底部耗氧細菌的滋生等引起倒藻。

理化指標上的變化都是:是藻類自身抗性差,難適應環境的變化而突然死亡。

倒藻?你可能只停留在看顏色

倒藻的危害,有哪些呢?

水色的劇烈變化,主要有以下幾點。

  • 藻類老化導致藻類突然死亡,池水透明度過大,引起底棲青苔滋生。
  • 青苔光合作用較強,強烈吸收水中的營養鹽,限制了浮游藻類的生長,引起有害菌大量繁殖。
  • 水體溶氧急劇下降,氨氮、亞硝酸鹽過高。
  • 而且池水清澈見底,不利於魚蝦的棲息,會導致魚蝦藻類毒素中毒、缺氧、發病、死亡等。

理化指標的劇烈變化下的危害:調水週期增加,養殖技術與養殖管理的不注意下,養殖受阻。

倒藻?你可能只停留在看顏色

如何預防,降低養殖風險???

常規操作與日常管理:

1、加強日常巡塘次數,隨時關注水體變化並定期監測池塘各項水質指標。

2、時刻關注天氣預報,謹防由於連續高溫、暴雨等天氣突變造成的倒藻現象。

3、水體透明度變差,水體開始渾濁,都是倒藻出現的前奏。可以通過定期加註新水,使用EM菌或者芽孢桿菌等微生物製劑淨水,以調節藻相;也可以配合使用安藍、抑菌底安進行底質改良,避免倒藻。

4、多開增氧機,避免養殖水體分層。

5、颱風來臨前倒藻的預防,一般可以3-4天的補菌補肥,防止倒藻。

倒藻?你可能只停留在看顏色

從養殖系統的角度上進行防治:

水體需要維持穩定必須提高藻相和菌相的多樣性以及穩定性。藻類健康生長要營養(也就是肥料了),營養的供給要持續穩定、營養結構均衡合理。

肥料主要來源三個方面:

1)環境供給:底泥釋放和下雨,水中帶入,腐草落葉;

2)以飼料為主的養殖投入品帶入:以生物代謝物為主,包括魚體糞便、殘餌、生物殘體,大多需細菌分解釋放;

3)人工施肥:包括有機肥和無機肥等其他含氮類。

倒藻?你可能只停留在看顏色

(1),用好肥,發揮最大的作用。

  • 養殖前期,存塘量少飼料投餵量比較少,養殖品種對於環境的需求量不高,可少量多次的使用化肥。
  • 中後期:飼料投餵量加大以糞便分解物為藻類的營養源,以微生物菌種分解釋放,注重調節C/N比、N/P比,定期補磷。

(2)加水引藻種,提升藻種多樣性。

通過激活水體活性,主要引動新的藻種,讓優勢藻種起來,同時也是提高水體藻類的多樣性。

(3)菌相多樣性提升

穩定且多樣性的菌相是藻相穩定的前提。

菌相與藻相之間的關係,藻類想要持續穩定就需要穩定的營養來源,菌種能夠滿足藻種的營養鹽,進一步提高藻類的多樣化,小編這裡更加細節的就不說了,菌種能夠穩定水質,保障水體的穩定。

倒藻?你可能只停留在看顏色

維持多樣性,才是關鍵!!!

以上就是老漁詳細的分析,希望大家對倒藻問題的系統認知與防控。

養殖不迷茫,老漁來幫忙,覺得寫的可以的,來波關注行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