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协议助力烟台校地共青团共建 为青春力量加码

三大协议助力烟台校地共青团共建 为青春力量加码

胶东在线4月22日讯(记者 王向荣)4月22日上午,烟台校地共青团共建项目推进暨“青鸟归来扬帆烟台”引才留才计划发布仪式在东山宾馆举行。

三大协议助力烟台校地共青团共建 为青春力量加码

《“青年就业创业一线实验室”合作协议》签约

三大协议助力烟台校地共青团共建 为青春力量加码

《校地共青团共建工作室合作协议》签约

三大协议助力烟台校地共青团共建 为青春力量加码

《青春引智项目合作协议》签约

团市委与烟台节能环保产业园、腾讯烟台新工科研究院、烟台1861文化创意产业园、烟台中德工业设计中心等创业基地及企业签订《“青年就业创业一线实验室”合作协议》;团市委与鲁东大学、滨州医学院、烟台职业学院、烟台工贸技师学院等高校签订《校地共青团共建工作室合作协议》;芝罘区、莱山区团委与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等高校团委签订《青春引智项目合作协议》。

自2012年起,烟台团市委启动开展“校地共青团共建”工作,以组织动员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为突破口,推动形成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规范化、常态化局面。2018年,为深入推进共青团改革,进一步落实“全团大抓基层”“全团抓学校”“全团抓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要求,团市委联合驻烟各高校团委运用“平台思维”凝聚、影响、服务、协调校地团组织,建立了校地共青团共建联席会议制度,打造了“创意策划”“新媒体运营”等首批4个校地共青团共建工作室,逐步形成了烟台校地共青团“共建、共享、共赢”的良好局面。发布仪式上,印发了《烟台市校地共青团共建实施方案》,以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为导向,遵循“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共促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强全市各级团组织与高校团委的深度融合,实现校外团组织凝聚引导青年向学校覆盖,全面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向校外资源延伸。

“青春引智”行动计划,由共青团烟台市委发起,以我市“校所城产”融合发展为契机,以芝罘区、莱山区为重点,推进“青春育才”“青春引智”“青春融资”三项工程,引领青年聚焦以“四新”促“四化”,为烟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自2018年实施以来先后组织300余名科技、管理、医疗等领域青年专家和9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与地方企业、社区结对,助推校所城产融合发展;先后联系800余名烟台籍青年博士,为烟台发展建言献策;推进“鲁青基准贷”“鲁青担保贷”项目,为创业青年提供贷款186笔、1.5亿余元。

腾讯烟台新工科研究院副院长李一龙介绍道:“此次签约,将在研究院创新创客中心成立‘青年就业创业一线实验室’,就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以及青年创业指导等方面展开合作,借助创新创客实训平台,形成理论、项目实践和创就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下一步我们将联合烟台团市委共同培养一批理论与实践能力同时具备的、能无缝对接市场与企业的优质人才,营造浓厚的烟台青年创新创业氛围,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烟台1861文化创意产业园负责人杨增杰表示:在我们现有的企业多、平台优、产业聚集度高等优势的基础上,联合烟台团市委通过就业服务和创业指导等手段,实现毕业即可上岗就业或自主创业的“无缝对接”,形成“学术理论+工作实践+就业创业”一体化的创意设计高端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届时“一线实验室”将成为企业高端设计人才的委培和输送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