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城區大楊鎮劉匠村閆岔自然村:留下獨特風貌 記住美麗鄉愁

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怎樣留住鄉愁?譙城區大楊鎮劉匠村閆岔自然村是這樣做的。

悠悠渦河水從閆岔村的後面流過,不大的村莊四周是一望無際的農田,春天一到,麥苗、芍藥紛紛冒出翠綠或深紅的新芽,處處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沿著一條筆直的水泥路走進村莊,馬上你就會驚奇地發現,這個村莊的建築物幾乎都保留著七八十年代的建築特色,青磚灰瓦的單層房屋,乾淨寬敞的四合院,行走其間,彷彿穿越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皖北農村一樣。不同的是,房屋比以前更精緻一些,路面更加寬敞乾淨了。

記者在村中走訪時,來到村民李長英家,她正在修剪門前的萬年青。她家的住房也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建築風格,堂屋、偏房均是磚瓦結構的老房,圍繞這個寬大的四合院,則種滿了花花草草,微風吹過,花香四溢,給這個農家小院增添了獨特的韻味。

“俺家的房子是上世紀80年代建的,後來維修過,我喜歡種點花花草草,在這住了幾十年,還是喜歡住這樣的老房子。”李長英說,可能村裡的人都有懷舊情結吧,房屋兜兜轉轉數十年,大家還是對老房子青睞有加。

其實,這就是留住鄉愁。

“俺家的房屋也是上世紀80年代統一規劃時建的,中間哪裡壞了就修修,住著舒服。”“俺家的老房實在太舊了,不能住了,這不我重新翻蓋了,但還是按老房款式蓋的,打算在這裡養老了。”村民閆偉和閆春營說,無論是老房維修還是翻建新房,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那就是儘量保持老村風貌,一來是住著舒服,二來是讓大家記住鄉愁。

閆岔村的村莊規劃很細緻,房屋一排排整齊劃一,房前屋後綠樹成蔭,無論是維修還是翻建新房,村民都自覺地保持著這個優良的傳統,因此,古老的村莊一直保持著如今這般整齊有序的建築風格。近些年來,隨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深入推進,村裡的路修好了,垃圾不見了,溝塘被清理了,使老村煥然一新。

閆岔村黨總支副書記閆武傑說,閆岔村共有170戶、900人,平時大家外出務工,大部分都到過年時才回來,這些年,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陸續回到村裡,打算在這裡安享晚年。老人們常常告誡兒孫,這裡是他們的根,無論走到哪裡,都不能忘了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