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落地两周年 尚福林对资管行业发展如何看?

2018年4月27日,2018年《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正式下发。至今,刚刚两年。对整个金融业态来说,其实际的冲击不容小觑。原有盈利模式被打破,新增业务如何开展,可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金融人深思的问题。

CWM50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出席在财富管理50人论坛资管新规两周年研讨会上,谈到资管新规对行业发展意义,“资管新规出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监管部门加大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领域乱象整治力度,资管行业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以往试图规避宏观调控、着眼监管套利、拉长融资链条、抬高融资成本甚至自我循环的扭曲发展方式已基本丧失了生存空间。”

他表示:“资管行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管、金融资产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广泛参与的金融服务细分领域。资管行业的健康发展对金融业乃至实体经济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谈到资管行业发展时,尚福林的讲话中有三个重点可以细细体会。

第一,谈资管行业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

关键点:短期资产慌

资产端主要面临资产收益率和非标资产两方面挑战。一是资产收益率承受较大下行压力。此外,股权投资等权益类产品面临“资产荒”。受疫情对国内外经济的负面冲击影响,企业经营难度加大,偿债能力下降,信用风险上升,可配置的优质投资项目减少。二是非标资产的处置与承接面临两难。非标资产是资管新规规范的重点,也是难点。非标资产是在标准化融资体系下,因表内金融无法满足其融资需求而演化出的特殊资产。

第二,谈处理好机构转型与投资者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打破“刚兑”

资管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对风险的主动管理能力。过去,刚性兑付和同业无序竞争使得产品定价无法反映出机构真实的管理能力和产品的市场风险。打破刚性兑付预期后,收益率不再是“大锅饭”,投资者会以用脚投票的方式做出市场选择。

资管新规的过渡期是各类市场参与者找准自身定位、提升投研能力、提高风控水平、丰富产品体系的宝贵机遇期。一是夯实“硬”实力。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首先是通过资本补充等方式,充实资本实力,提高自身风险抵御能力。特别是外源性补充能力较弱的中小银行,要鼓励符合条件的积极运用创新型资本工具,多渠道补充资本,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第三,处理好国内行业培育与国外市场竞争的关系。

关键词:金融开放

在国外主要经济体进入“负利率”时代背景下,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提升,境外资金配置中国的意愿也在逐渐增强。2019年以来资管行业对外开放提速,第一家外方控股理财公司于去年底在上海批准设立。未来估计还会有更多海外资管行业的头部企业谋求进入国内市场,更多市场主体将参与市场竞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