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所有的音乐榜单都去死——论音乐到底有没有标准

又到了年末,2019年度的各大榜单势必会新鲜出炉,更值得一谈的是,这也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总结节点,整个2010s的排行榜都会扑面而来。



在此我仍旧劝各位不要太关注这种榜单——除非你真的是到了不知道该听什么的地步。更不要去理会网络上的相关讨论和撕逼,没有任何意义。


你的观点和所谓的媒体权威不谋而合,并不能代表你真的品味出众;相反,大相径庭也不说明你的音乐品味堪忧。


前阵子,马云给爱乐乐团做指挥的新闻掀起了一次小讨论。反对派依然惋惜严肃音乐被亵渎,让一个仅仅是有钱而不懂音乐的人来做最重要的指挥,这是一种悲哀;赞成派则认为仅仅是一场表演,乐手们的职业能力可以保证他们就算不看指挥也能顺利进行,只是马老板花钱寻个开心而已。我偏向于后者的想法,音乐说白了,也是一个服务行业嘛。


让所有的音乐榜单都去死——论音乐到底有没有标准


更何况古典音乐隐隐带有的权威感,更应该从我们心里打破。艺术最不需要的就是权威,所以像pitchfork等杂志评选的榜单,随便看看就好。


那么音乐到底有没有标准呢?从语言层面来讲,一定是没有的,如果有,它早就被所有乐迷记在了心里了。就像择偶标准一条一条罗列以后,你还是很难确定茫茫人海里谁是符合标准的——甚至最后会爱上一个完全相反的人。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我们虽然说不清择偶的真正准则,却可以确定自己是不是爱上了一个人。套用在音乐里,就是即便我们不知道好音乐是什么,但当我们听到了一首歌时,就能准确说出它到底是不是好音乐。


所以标准就是如此的奇怪,它的度量法则在每个人心中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哪怕同一个乐队粉丝群里的两个人,也绝无可能对乐队每首作品的评价都是无差别的。


豆瓣一个叫做“傻X歌曲批判大会”的小组,里边是各种组员吐槽自己觉得难听的音乐。看下来可以说,只要一个歌手足够有名,他就一定会上榜。理由很简单,你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你。而听众也不需要喜欢所有人。


让所有的音乐榜单都去死——论音乐到底有没有标准


我很喜欢这个小组,尽管这里边的讨论非常情绪化,得不到真正有用的信息价值。大部分人在里边一是寻求同好,希望能找到跟自己一样痛恨某种音乐的人;二是发泄情绪,毕竟在公共场合被一些爆红口水歌洗耳朵是很难受的事情;三是建立自信,尽管大家都觉得周杰伦好听,但我就觉得不好听,我就要表达出来。


这大概就是我欣赏这个小组的原因。当一个音乐杂志的编辑赞美一张唱片的时候,我非常愿意听到相反的声音。这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


音乐人之间有互相的看不起,比如Radiohead就不怎么看得起Coldplay,而Oasis则看不起全世界。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即便唱片销量可以成为一个指标,那也只能证明谁更受欢迎而已。受欢迎从来都不和艺术沾边。


音乐杂志的撕逼就更多了。Pitchfork,滚石,Q和NME这几个所谓的权威杂志,说白了,也就是一些比较资深的乐迷和从业者按照自己的口味评选出来一些榜单。更不要说媒体天然的传播性会让捆绑利益,这些乐评究竟哪些是肺腑之言哪些是“恰饭”举动,更是看不清澈。


让所有的音乐榜单都去死——论音乐到底有没有标准


这种所谓的嘴仗如果能有深入性的价值,其实我也很乐意去看。但很遗憾,大部分都只是八卦谈资而已,一个深度讨论周杰伦和陶喆谁更厉害的环境至今都还没有形成,这种嘴仗最终只能成为粉丝莫名其妙的优越感——Radiohead鄙视了Coldplay,所以作为Radiohead粉丝的我,比听Coldplay的这些人厉害。这样的奇怪优越感比比皆是。


米兰昆德拉在文学之外也对音乐有独特的审美,他却在小说中设置了这样的一个情节——遗忘三部曲的《无知》里,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永无止境地争论谁是当世最伟大的音乐家,最后收音机的问世让这两个人闭了嘴。


再回到最开始的马云指挥爱乐乐团,只不过是一次跨界交流而已。对于聆听交响乐的各种礼仪和规范正在逐年弱化,未来,人们对于古典音乐虽然依旧保持敬畏心,但并不会在它面前觉得自己审美低下而羞于表达。艺术是被人审视的,而不是艺术来审视人。


除非被他人询问和请求推荐音乐,或者一起做交流,否则我不会把我的年度榜单告诉他人,因为这的确是一种傲慢——就像人际关系里,对方无求于我介绍对象时,我不可能主动给他介绍。“甲之甘露乙之砒霜”的道理显而易见。没有推荐榜单的职责时,自荐即是一种傲慢。我对人类有信心,相信他们都可以有自己的审美体系,找到自我的音乐舒适圈。


所以,面对接下来狂轰滥炸的top唱片榜,随便看看,然后让它们去死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