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闢一片新的天空——評李吉華的散文詩集《孤獨的微笑》

作者: 著名軍旅作家、詩人 柯原

開闢一片新的天空——評李吉華的散文詩集《孤獨的微笑》


這是一部拽著鳳凰花的豔麗,迴盪著鼓浪嶼的濤聲的散文詩集,顯示了作者對散文詩孜孜不倦的追求。

“樹有根,人的生命也有根,只要把根深深地紮在泥土,荒涼的曠野也會微笑。”——《走進歲月的曠野》。

這是一段頗富有哲理的詩句。自然,作者在這裡是泛指的,但這些話卻有容量,使我想到了我國當代散文詩的創作。我覺得,當代散文詩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於有一批批年輕的探索者與耕耘者,他們繼承了散文詩老一輩創作者的精神,在這片新開發的土地上不倦地工作著。而散文詩的生機與活力,則在於來自時代豐富多彩的生活。這也就是說“把根深深地紮在泥土”,才出現了當代散文詩創作繁榮發展的景象。

自然,紮根生活並不意味著簡單地複寫生活、抽象生活,而是植根生活的同時,對生活進行深刻而獨特的思考觀察。


開闢一片新的天空——評李吉華的散文詩集《孤獨的微笑》


李吉華正是在這方面,努力進行著探索與追求。

清晨與黃昏,人們天天都可以遇到,也有不少作品中寫到過。而出現在李吉華散文詩中的清晨與黃昏,卻是獨特的,有他自己的觀察角度和寫作的表現手法。

“陽光的笑意,使人迷惘,使人幻想,使人志氣向上。我緊緊握住陽光的手,聞著芬芳的氣息,徐徐爬上峰巒的山崗。”——《春的早晨》。

“我讀著一頁頁黃昏,也讀著人生,有笑的痛苦,也有甜甜鹹鹹的歡樂。”在他的散文詩中,無論是寫清晨還是寫黃昏,自然的景色總是和作者對人生的體驗和探索交織在一起的,有他自己獨特的感受。

再如,在《某年的自己》中寫道:“冬天的夜很深,很冷,很靜,靜得淒涼,靜得寒心。夜深得神秘,心卻是一盞明亮的燈,照著追尋的路徑。”

這可以說是一個探索者的內心獨白。探索是艱苦的,有時會感到孤獨,甚至感到惶惑或困頓,但真正的追求者是不會停止腳步的。因為他們的心“是一盞明亮的燈”。因此,他將繼續前行。其實,諸多的散文詩探索者們,心中也都有著一盞燈。大家都舉起心中的燈行進,就會匯成一條燈的河流,燈光如波浪閃耀著奔流。

散文詩是植根於生活的,但又應該高於生活,從生活中提煉最美的感覺,提煉出對人生真諦的思考,提煉出哲理式的警句,才能使讀者得到美的享受,得到人生的啟示,得到哲理的頓悟,點燃思索而引起美的共鳴,以至於心靈得到純潔的淨化。


開闢一片新的天空——評李吉華的散文詩集《孤獨的微笑》


對生活作深沉的思考,可說是李吉華散文詩作的一個特色。

而他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善於把普通勞動者的生活詩化,從而給勞動者的平凡工作鍍上一層亮色,使人們看到勞動者心靈深處迸射出的美麗的火花。

“你把生命化成一道弧線,將殘缺而零碎的日子焊接得結結實實,也將這複雜而古怪的世界紛紛焊接得整整齊齊。”——《致電焊工》。

“你架起補鞋機,像架起生活的骨架,你整日修補一雙雙破舊的鞋,如修地球一樣艱辛,一針針縫著殘缺的夢境,一線線拉著生活的希望。”——《補鞋工》 。

這種詩的意境,同樣也出現於《國門衛士》、《園林之歌》等詩章中。作者的一支多情的彩筆,在普通勞動者的生活中尋覓,開掘和發現詩情,使得勞動者的生活具有了溫馨而浪漫的色調,使我們在這個社會大家庭之間,更增添了理解與友愛。

如果說李吉華的追求,有什麼軌跡可尋的話,我覺得下面一段話,可以印證出他在散文詩園地中尋覓的足跡:“我的格言,追逐自己,尋找自己,跑到天涯海角,也要找自己的腳步和影子。”——《心路歷程》。


開闢一片新的天空——評李吉華的散文詩集《孤獨的微笑》


“追逐自己,尋找自己”,這就是尋找散文詩中自己的個性,自己的發現,自己的聲音和色彩。用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姿態,來真正塑造一個完美的自我,從心靈中流出一篇篇獨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散文詩。這既是實現了人生的自我價值,也是以自己獨特的風格而進入散文詩之林。

李吉華正在努力實現這一追逐與尋覓,自然,應該說目前還只是剛剛開始。

他把自己的散文詩集,定名為《孤獨的微笑》,說明了他對自己的追求是有信心的。但是,微笑者是不會孤獨的,他的根將在泥土中和眾多的根擁抱在一起。而他的頭頂上,將開闢出一片新的天空一一蔚藍、寧靜而飛翔著幻想的天空。

1993年發表於原《廈門特區工運文學》第四期

備註: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