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在這個大魚吃小魚的世界,要學會將計就計

本文由【易論】原創,品讀《易經》智慧,學習古人文化。

《易經》:在這個大魚吃小魚的世界,要學會將計就計

在《三國演義》之中,賈誼和曹操兩人上演了一場將計就計的戲碼。

當時曹操發兵攻打張繡,誰知道張繡在南陽死守,曹操攻了很久之後依然沒有收穫,打不下來,這個時候曹操萬般無奈,圍著南陽城轉了三天,想找到破綻,不久之後他便發現了南陽城東南城牆非常的不堅固,有了進攻的機會。

這個時候就公開傳令,讓兵將們在城的西北擺兵佈陣,大造聲勢,擺出了要從西北攻城的架勢,暗地裡命令軍中秘密準備攻城的工具,企圖從東南方向攻入城內,曹操這一招叫做聲東擊西,是《三十六計》之中的計策。

誰知道這一計策卻被賈誼識破,賈誼識破了曹操的計策之後,根據曹操的聲東擊西之計,又制定了一個計中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將計就計,企圖打敗曹操之前的那一個計劃。

賈誼經過分析之後,決定將計就計,讓輕裝的精壯士兵全部藏在東南角的房屋之內,讓老百姓假扮成軍士登上城的西北,不斷的搖旗吶喊。

《易經》:在這個大魚吃小魚的世界,要學會將計就計


《易經》:在這個大魚吃小魚的世界,要學會將計就計

曹操這個時候就以為張繡真的中計了,白天就在城池西北假裝攻擊,到了晚上悄悄帶著一大部分精兵從東南角爬到城內。

誰知道這一下卻鑽進了賈誼的口袋陣之中,最後被殺的丟盔棄甲,損失幾萬兵力。

賈誼能夠將計就計的關鍵,其實就是因為他提前預知了曹操的計策。

所以,當我們在處理問題關鍵的時候,要能夠看透對方的計策,才能想出來適當的方法來對付他,如果看不懂對方的意圖,那無法將計就計,只能被動接招了。

當你和敵人產生對峙的局面時,難免會進入一種渾濁的狀態,如果這樣持續下去,對雙方都沒有任何利益。這個時候不妨露出一個破綻,讓對方能有下手的機會,順便再來一個將計就計,利用對方的計謀有針對性和有效果的解決這一個問題,從而獲得勝利。

《易經》:在這個大魚吃小魚的世界,要學會將計就計

《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叫:上六:往蹇來碩,吉,利見大人。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上六,出門困難重重,歸來大有所得,吉利,利於會見貴族王公。

這一句話告訴我們的道理,就是前方面臨險境,不妨暫時退回,如果能得到高人的指點,那就更加理想,關鍵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理性的思考,冷靜的分析局勢,妥善的解決問題,堅守正道,運用各種方式排除當下的艱難險阻。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對手,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為了勝過別人,一定要多動腦筋多努力。

因為這個世界就是大魚吃小魚的世界,如果你不想辦法凌駕在對方之上,那麼你就要受到對方的壓迫,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用以德服人的方式來感化,該用手段的時候就要用手段。

《易經》:在這個大魚吃小魚的世界,要學會將計就計

不管對方是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競爭,還是背後的暗地裡放箭,都應該學會將計就計,借力打力,才能很好的回擊。

將計就計如果能夠圓滿完成,不但讓自己擺脫困境,還能讓自己有意外的收穫,甚至讓對方鑽進自己的口袋陣之中,就如同曹操的局面一樣,最後落到一個丟盔棄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