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算命文化淺談——我命由我不由天?

老一輩的人給孩子起名的時候,都要請來算命先生,說這孩子命裡缺土少水什麼的,現在看來十分荒唐,但名字裡確實硬生生被加進去了。現在街頭巷尾“算命、神算、看相”這類招牌已很少見到,但硬要找的話還是可以找見的。你要是去普陀山,可見求財許願者絡繹不絕。至於桃花運、事業運,更是趨之若騖。算命到底有何魅力,使得它歷經千年而不衰?

中國算命文化淺談——我命由我不由天?

算命

中國最早的算命是甲骨卜辭,也就是甲骨文,出自商代。人們將吃剩的烏龜殼扔到火裡烤,砰地一聲裂開,出現的紋路,古人視為天意,以此決定今日是否出行這種小事乃至國家之間的外交和戰爭這類大事。現代人很難想象當時的人將個人命運乃至國運託付給一隻烏龜殼。


之後可能是意識到每次算命都要捉烏龜太麻煩或是過分殺生違背仁義,漸漸地又衍生出新的算命方法——八卦。八卦和烏龜殼相比確實顯得高大上,不單是因為它有系統的結構,用“一”代表陽,用“- -”代表陰,還因為它被賦予具體的意義,天地風雷水火山澤,與自然界一一對應,念著也很順口,用現在的流行語說就是“妙啊”。

中國算命文化淺談——我命由我不由天?

甲骨文

至於八卦的實際應用,相傳周文王推演出周易(本來還有連山易和歸藏易,但都失傳了),後人以此為範本,開始系統性地算命。據說現在老黃曆上的諸事不宜,今日宜婚配等等吉凶禁忌就是通過周易推演出來的,而即便到了現在,遇到重大的紅白喜事人們往往還是會先查一查黃道吉日,可見算命文化的影響之深。

從現在的眼光來看,算命的門道無論是甲骨文還是八卦,都沒有邏輯性和科學性可言,為何當時的人乃至現在的一部分人依然對其抱有強烈的信念呢?

中國算命文化淺談——我命由我不由天?

八卦

不妨設想回到遠古時代,你作為一個原始人,本來每天都能打到一隻鹿,但是今天接近傍晚依然一無所獲,你要怎麼做?選項一:我的技術不好,要加強練習;選項二:那隻鹿作弊,它加速了;選項三:回去把家裡的婆娘揍一頓,一定是她害我晦氣。

表面上看很無厘頭,但對於原始人來說卻是生死悠關的抉擇,他必須獲得一種確定性的因果律或者說是掌控感,否則便會陷入無限的歇斯底里與恐懼。現代人如果不是基於對“常識”的信念,連家門也不會跨出去,畢竟你如何確信自己不會被車撞?

這種渴望對於自身命運和外界環境的迫切掌控不單在中國如此,在西方亦如是。古希臘有德爾菲神廟,祭司會對來訪者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話;女巫、占星術也是為了滿足人們對無常命運進行掌控的虛妄。因而,一定程度上可以這樣認為,古人的算命是基於對命運的自以為是的掌控,實際是否掌控不重要,只要有“掌控感”就好。

中國算命文化淺談——我命由我不由天?

八卦與二十四節氣

而這種掌控感隨著算命系統的日益複雜而逐漸加強,人總是傾向於相信更復雜的東西。八卦在後期的衍變過程中融入了幾千年來古人通過觀察自然、人事而總結的規律,因而也具有了一定的實用性,二十四節氣就一直被沿用至今。

時間回到現代,現代人的生活也空前複雜,因而也同樣需要對生活的強烈的掌控感,而滿足這一需求的就是“科學”!科學並不算真理,它只是一個在大概率上不太會出錯的“算命工具”,可以認為它是自古以來的算命法則在現代的最新版本,適用於處理日益複雜的現代社會問題。

中國算命文化淺談——我命由我不由天?

科學

然而,我們依然會遇到連科學也搞不定的事情:我和這個人結婚會獲得幸福嗎?我能升官發財嗎?我的未來會怎樣?怎麼辦,科學已經失靈了,但我們的焦慮和恐懼並不會消失。此時,哪怕是相信一個看起來不太靠譜的系統,記住,僅僅是相信它,你的心就會安定。

人類自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尋求掌控感和安全感,尋求規律性,渴望制天命而用之,為此不斷迭代改進自己的算命工具,科學並不是我們的終極答案,獲得內心的安寧才是永恆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