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小課堂」《理財症候群康復圖鑑》之“玻璃心”

前言


做好個人理財,不但能夠調整收支平衡,還能提升生活的幸福感。那麼在個人理財過程中,又會存在哪些常見問題呢?在這裡,我們總結了“最經典的”五種常見問題,並奉上了解決辦法:《理財症候群康復圖鑑》,請對號入座,各自查證!一起來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定投秘籍,治癒“理財症候群”


《理財症候群康復圖鑑》之“玻璃心”


在投資的過程中,總有一種人,無論市場行情如何都在坐“過山車”,稍有風吹草動就腎上腺激素猛增。這種“心臟承受能力太弱”的現象,也被稱作理財“玻璃心”。


市場上漲時恐高——“漲這麼兇,後面跌了怎麼辦”


市場下跌時怕跌——“跌得太厲害了,完了完了,要被套了”


這種投資體驗實在不是很舒適。


症狀診斷

投資之初信心滿懷,但是眼看著淨值上躥下跳,心慌了。無論市場如走向如何都害怕虧本,導致頻繁買賣,還給基金投資打上了“不賺錢”的標籤,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症狀描述

“今天又是恐高的一天!”


“跌哭了,以後再也不投資了”


“感覺不會再愛了,投資難道沒有真香定律?”


...........


原因分析

具有投資“玻璃心”的人通常在投資領域吃過虧,因此會變得小心翼翼,也特別懼怕市場波動。投資過程中,因為情緒波動較大,往往不能專心完成投資決策,最後的投資結果往往不如人意。


《投資心理學》作者諾夫辛格說:“投資是一樁說來容易做來困難的活動。投資者的情緒無時不刻地影響著他們的投資行為。”所以被情緒左右的投資,大多不會有好的結果。


“玻璃心”的投資者,該如何提升投資體驗?以下治癒藥方請查收!


治癒之法:定投

保持平常心,把握投資節奏

定投作為一種佛系理財手段,可以設置定期定額自動投入,不需要投資者投入太多精力盯著賬戶,一定程度上就能減少投資者因為過度盯盤而導致的緊張情緒。


定投一次簽約,自動扣款,平攤成本,隨時可止盈結束。不需要投資者預測市場情況,幫助告別投資恐懼,養成良好投資習慣,開啟定投構建微笑曲線。


上漲時,買進的份額自動減少,有效控制成本;


下跌時,買進的份額自動增加,積攢更多份額。


「定投小課堂」《理財症候群康復圖鑑》之“玻璃心”


提示寄語

定投作為一種強制性的有紀律性的投資方式,可以讓投資者不用過多關注股市的漲跌。但是無論是用哪種投資方式,正確的心態應該是不要試圖抓住短期的漲跌,才能在投資中不焦慮,摒棄“玻璃心”,獲得更好的投資體驗~


風險提示:本宣傳資料介紹基金定投知識,僅為投資者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投資者的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當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依據該等信息做出投資決策。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能夠提供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投資人購買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額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人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後,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淨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人自行負擔,基金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