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饲料原材料上涨,食叶草才是解决养殖项目中优选蛋白源!

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以上。每一次饲料价格的上涨波动,都蚕食着养猪人的利润空间,拉扯着养猪人紧绷的心弦。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饲料原料价格,包括玉米、大豆、豆粕等出现上涨,也必将出现大涨,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看看业内专家怎么说的

一、蝗虫灾害肆虐,国外粮食必将减产

目前来看,受到沙漠蝗虫的影响,像印度、非洲等地已经遭遇巨大损失,粮食作物产量势必减产。同时受到“特殊”时期的影响,欧洲等地集中采购粮食储备,再一次加剧国际粮价上涨。

二、重要粮食出口国闭港停售

我国大豆资源依旧严重依赖进口,中国对大豆的需求量约占全球的30%,进口量约占全球进口量的59%。全球大豆主要产区集中在巴西、美国、阿根廷以及中国,因此美洲成为我国进口大豆主要的来源地。

目前,国外新冠疫情呈蔓延式爆发态势,重灾国普遍宣布“封城”、“锁国”、“限运”,部分海外企业也采取了“停产、限产”等措施。

全球最大的豆粕出口国,阿根廷宣布将开始强制隔离,将暂停部分港务活动,不免让人引发忧虑。巴西是对中国出口大豆最多的国家,该国的农业组织已寻求政府的帮助,以便应对港口可能的中断,此外,近期巴西降雨已经令该国大豆收割,以及发货受阻。

全国饲料原材料上涨,食叶草才是解决养殖项目中优选蛋白源!


三、国内玉米储备粮不足

根据农业农村部官方披露的公开数据来看,截止到3月份,国库包括省库的玉米储备粮是5377万吨,相较于2016年峰值的2.7亿吨总规模大幅下降了5倍多,也就是说当前玉米储备粮仅是2016年的20%。

全国缺粮基本已成事实,市场供需永远是左右粮价的重大原因,所以2020年无论是当下还是入秋,玉米、大豆价格都将会有所上涨,或可能出现大幅上涨。

四、生猪产能加速恢复,玉米等消耗量增加

按照农业农村部发布的通知文件,预计2020年12月底之前,全国生猪存栏规模要恢复到以往正常水平。在政策刺激下,多地生猪产能已经迎来加速恢复,这样将进一步扩大玉米、豆粕的消耗量,间接促使粮价出现上涨。

目前很多饲企在观望,有企业表示,浓缩料中豆粕占比高,会优先考虑这部分饲料上调价格,也有行业人士表示,豆粕、鱼粉等饲料原料价格如果持续上涨,之前已经涨过一波价了,如果需求没有大幅上升的话,暂时不考虑再提价。

话说回来,目前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如果延续较长一段时间后,饲料企业也将面料较大的采购成本压力,到时候或将掀起一轮新的涨价潮,有条件的养猪人,可以提前适当备些原料,以减少饲料成本的投入,增加养殖整体效益。

全国饲料原材料上涨,食叶草才是解决养殖项目中优选蛋白源!


五、食叶草或将减少因饲料原料上涨造成的养殖成本压力

我国每年需求3.6亿吨饲料蛋白。食叶草以48.7%的高蛋白含量创新蛋白大资源,完全可取代进口豆粕,以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杜绝从国外进口的臭鱼烂虾动物蛋白。有了优秀的蛋白资源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饲料,方能提升养殖品质,保障养殖业的健康与发展,对推动节粮型养殖业的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植物蛋白在食品、保健品等领域应用也极为广泛。

食叶草蛋白含量48.7%,高于大豆、苜蓿和玉米,产量是大豆的几十倍,是发展蛋白饲料最佳的蛋白资源。

我国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使大豆产业彻底“沦陷”,为此,国家开始对转基因大豆宣战。食叶草仅从蛋白含量而言,可取代大豆蛋白资源,在综合营养方面已经超越了大豆。

我国是养殖大国,由于国内饲料滥用抗生素,其恶性循环的危害程度已被证实,很多养殖企业的饲料靠国外进口,造成养殖成本高,养殖户的利润低甚至亏损。食叶草具备高蛋白、高营养、高产量的优势,降低养殖成本40%,提高养殖品质,是发展无抗养殖的最佳选择,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健康养殖、安全食用,达到百姓放心的肉、蛋、奶产品。

全国饲料原材料上涨,食叶草才是解决养殖项目中优选蛋白源!


食叶草草畜一体化发展优势:

1、助力无抗养殖:食叶草产量极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高产量是蛋白资源的保障,有效的解决我国人多地少、饲料缺乏的现状,促进无抗养殖产业,实现零激素、零添加剂,在畜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2、助力追溯养殖模式,完善高端管理机制,提升企业知名度。

3、降低养殖成本:食叶草高含蛋白质,富含氨基酸、叶绿素、维生素、钙、铁、钾、锌、磷、硒和有益矿物质,这些元素是饲料中缺乏的物质,当食叶与谷物类饲料配合饲养禽畜时可显著提高禽畜的生长发育速度,缩短出栏时间,降低饲养成本40%左右,提高饲养经济效益。

4、提高养殖品质:食叶草丰富的营养元素和药性功能,增强牲畜免疫力,降低疾病、瘟疫发生,减少用药,保障产品健康安全。

5、发展循环产业:食叶草养殖厂粪便生产有机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起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作用;加速植物有机质分解,提高肥料利用率,使土壤越来越肥,提高作物蛋白、氨基酸含量,增产增收,促进作物早熟,增加经济效益。

全国饲料原材料上涨,食叶草才是解决养殖项目中优选蛋白源!


全国饲料原材料上涨,食叶草才是解决养殖项目中优选蛋白源!

中青贮牧草产业集团

中青贮牧草产业集团是三农生态系统依托协同网络平台为实施我国饲草畜牧一体化生态农业工程在农业大省河南省会郑州成立的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公司联合中农舜耕(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同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南南肉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中储牧草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对青贮饲草产业进行了深入研究,已经完成了青贮饲草生态种植技术集成、青贮饲草收储、运输成套装备集成、生态青贮饲草微贮、混贮技术集成、生态养殖技术集成、农业废弃物快速制肥技术集成和生态农业协同服务系统开发。依托协同服务网络系统,饲草站在全国布局,以裹包青贮饲草产品经营为主,兼顾其它饲草品种生产经营。每个饲草站占地100-300亩,设计库容10-30万吨,投资2000万元左右,固定资产投资300-600万元,可满足2-5万头家畜的饲养需要。饲草站正式运营后,单位面积饲草产量可提高一倍以上,裹包青贮饲草收储运输成本可降低一半以上,养殖场建设投资可降低50%以上,且生产全程可追溯,为我国食品安全供给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案。

集团公司计划在全国布局生态饲草站,构建我国首个青贮饲草商业化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中的标准化饲草站有兰考站、运城站、邓州站、郸城站、西平站、中牟站、沈丘站、淮阳站、桐柏站、唐河站、泌阳站、确山站、项城站、上蔡站、平舆站、新蔡站、正阳站、鹿邑站等。此项目在全国实施后,中青贮牧草产业集团将成为我国专业化的青贮饲草供应商、养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商。

公司为确保生态饲草生产质量和产量,根据各地生产实际对饲草站配套的生产基地进行耕地深度修复,包括深耕、激光平地、重金属治理、有机质补充、生物修复等。大田生产上引进自动气象站、智慧农业系统等对饲草生产过程及品质进行监管。除大规模推广青贮玉米外,重点推广高蛋白食叶草、黄棒菜、朊草、蛋白桑、杂交构树、苜蓿等饲草基地建设,同时推广饲用高粱、大麦、燕麦、小黑麦及功能性饲草养心菜等饲草种植基地建设。

公司在黄河以南创新一年三种三收的“粮改饲”种植模式,配套激光平地、土壤修复、良种培育、植保技术,每亩青贮饲草产量达到10吨以上,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提高了一倍。缓释包膜药肥生产技术,使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40%以上,二氧化碳泵物理光合技术使作物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超微量喷药技术大大提高了植保效果。

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装备,开发出两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专用智能化装备,首次在国际上实现的裹包青贮饲草收获装备一体化,裹包青贮饲草物流装备一体化,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将彻底改变我国青贮饲草的生产方式,使得青贮饲草收获更快捷、更高效,成本更低,把裹包青贮饲草收获转运成本降低60%以上,此技术将推动我国饲草存储进入“裹包青贮”时代。

公司通过多年的研究实践,基本上解决了青贮饲草长期保鲜的技术难题,攻克了生物保鲜技术、凋萎机械化作业技术、混贮技术等,可以生产青贮玉米、青贮小黑麦草、青贮燕麦草、菌菇渣混贮饲草、青贮构树饲草、青贮蛋白桑饲草等产品,为我国“藏粮于草”战略提供了技术保障。

集团依托强大的资本实力和专业的技术团队以“标准管控、过程管控、品牌管控、资本管控”为手段,依托全球领先的协同网络平台,在饲草产业领域已直接或间接或合作成立包括沈丘县中储草业有限公司、中青贮草业科技有限公司、运城中储草业有限公司、驻马店中青贮牧草产业有限公司、确山县中青贮草业有限公司、泌阳县中青贮牧草产业有限公司、信阳市中青贮草业有限公司、中青贮农机服务有限公司、兰考中储农机服务有限公司、中青贮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科构农牧有限公司等三十多家专业从事饲草的机构,直接种植饲草面积已超过10万亩以上,在全国范围内服务饲草基地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公司秉承“以人为本、真诚合作、追求卓越、永不满足”的企业精神愿与社会各界携手,共谋中国优质草畜产业的发展。

阅读 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