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不開中國的智利:中國人買買買的能力,超乎了他們的想象力

談到南美洲,人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南美ABC強國。他們分別是智利、阿根廷、和巴西,代表著拉丁美洲中,經濟發展最好的三個國家。而在這三大國家中,智利一直是中國人眼中,生活層次最好的國家。甚至經常被稱為南美的準發達國家,而智利真的有那麼好嗎?

離不開中國的智利:中國人買買買的能力,超乎了他們的想象力

讓我們簡單認識一下,中國人對於智利的印象。首先是遠,其次就是長,中國和智利之間隔著浩瀚的太平洋。對於中國人來說,想去一趟智利真不容易。其次,智利狹長的地形也讓人嘖嘖稱奇。整個智利南北跨度達到4250公里。但東西寬卻只有170公里。長是長了點就是太細了一些。是中國人對於智利最直觀的印象,憑藉西面廣袤的太平洋智利卻也發展出了繁榮的港口事業。這極大推動了智利貿易和事業的發展,並且這個國家不僅港口多。同時家裡還有礦,簡直讓人羨慕得不行。

離不開中國的智利:中國人買買買的能力,超乎了他們的想象力


“家中有礦”的智利

家裡有礦是智利的真實寫照,智利如今GDP多達3010億美元,人均GDP達到了16030美元。而這樣的經濟成就,主要也就是家裡的礦帶來的。

離不開中國的智利:中國人買買買的能力,超乎了他們的想象力

智利在16世紀發現金礦,在17世紀發現銀礦,在18世紀後發現了銅礦。從此之後,智利礦業就在世界上佔據著重要地位。銅礦一直以來都是工業的基本金屬之一,而智利的銅礦儲量。根據2011年的數據就達到了1.5億噸左右。這是什麼概念呢?

目前已探明的世界銅儲量智利佔據了近30%,遠遠超過第二名的秘魯(12%),而我們中國也只有6%。在產量上智利銅生產佔據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而秘魯、美國、中國、俄羅斯和澳大利亞的產量加起來卻不足全球產量的10%。由此可見智利礦產的豐富度了,並且智利不僅僅只有銅礦。它還有硝石和鳥糞礦,這在上個世紀是有名的貴重礦產。一個是化肥和炸藥的原料,一個是讓土壤肥力快速恢復的獨特礦產。靠著和玻利維亞的戰爭,智利獲得了阿塔卡馬沙漠,從而獲得了這些礦產,國庫收入因此增長了9倍,賺取了發展的第一桶金。

離不開中國的智利:中國人買買買的能力,超乎了他們的想象力

而除了礦產資源外,智利還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三文魚產量穩居全球前列,也是僅次於挪威的第二大養殖鮭魚生產國。再加上眾多的水果,以及中央山谷地區的優質葡萄園發展出來的釀酒行業,都代表智利資源方面的豐富。曾經有人這麼評價智利,上帝創造了很多美麗且有特殊的東西。但不知道放在哪裡好,於是將它們一股腦都放在了一起,最終組成了智利。簡單來說,智利就是一個得天獨厚的資源型國家,資源豐富到讓人眼紅。

不過身為資源型國家,就很容易掉入到拉美陷阱當中。也就是資源多,但經濟結構單一,以貿易經濟為主,但本國市場小。嚴重依賴國外市場,但極其容易受到國際局勢打壓,這是許多拉美國家都有的問題。而智利當然也不例外,在上個世紀70年代智利銅礦被許多國家實行封鎖,最終爆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那麼智利是如何走出來的呢?這裡,除了有國際局勢的變化以外,其實還和我們中國關係密切。

離不開中國的智利:中國人買買買的能力,超乎了他們的想象力


中國人的“買買買”

中國在70年代末確定了改革開放的政策,開始大力發展工業和貿易行業。彼時,全國上下對銅的需求無比巨大。素有“吞銅獸”的外號,你有我需要,智利和中國因此開始了頻繁的貿易往來。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源源不斷的銅需求,就一舉扛起了智利近四分之一的銅出口,給智利帶來了難以估量的經濟效益。

離不開中國的智利:中國人買買買的能力,超乎了他們的想象力

而在之後,智利和中國的貿易徹底走上了快車道。對於智利來說,中國是他們出口的第一大市場,智利的礦產品和賤金屬製品,以及各種植物和海鮮產品。都在中國有廣泛市場,中國人買買買的能力驚呆了智利人,除了礦產之外。智利的海鮮,包括三文魚、鮭魚、對蝦智利的水果、包括車釐子、藍莓、提子、牛油果和獼猴桃,還有智利的葡萄酒,在各種電商平臺的幫助下,被統統送往中國。之前還有一則關於中國人吃掉智利85%的車釐子的新聞,被人們津津樂道。

離不開中國的智利:中國人買買買的能力,超乎了他們的想象力

其實就是因為關稅和春節反季供應帶來的影響,造成中國人狂買智利車釐子的情況。但不可否認智利已經成為了中國的水果寶地,每年都給當地農民帶來源源不斷的訂單。

而對智利來說,中國不僅僅是最大出口貿易國,它還是智利最大的進口貿易國。中國的機電產品深受智利人喜愛。包括挖掘機,新能源高端客車和各種機械機臺。同時中國的紡織品和原料,傢俱玩具雜項製品,紡織品和原料,賤金屬和製品以及陶瓷玻璃也被廣泛出口智利,給當地帶來了許多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

其實智利經濟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實行自由貿易政策。我們暫且不談智利的經濟是好是壞,但中國的出現,毫無疑問就給智利帶來了新的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