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才絕豔的少年天才,十二歲拜相有功於社稷,最終卻神祕消失

在綿延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經出現過很多位頗為早慧的人才,

比如說曹操的神童兒子曹衝、十二歲拜相的甘羅等等,皆以驚豔的事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眾多歷史記載及民間野史中,甘羅年紀輕輕便頗具才華,先是得到相父呂不韋的賞識重用,後來又出使趙國於社稷有功,這才憑藉個人能力脫穎而出,被秦始皇嬴政封為上卿,官職與權力同宰相對等。但是,嬴政親政之後甘羅卻突然銷聲匿跡,不但去向成迷,就連史書記載都沒有,這其中究竟有何緣由呢?

驚才絕豔的少年天才,十二歲拜相有功於社稷,最終卻神秘消失

甘羅並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而是大秦的名臣之後,所以自小便受到了良好的家教薰陶。秦武王執政時期,甘羅的祖父甘茂被任命為當時的左丞相,幾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後來,秦武王想去周朝都城看九鼎,便派遣甘茂出征,此行不但幫君王實現了心願,還為秦武王打通三川之地立下汗馬功勞。只是很可惜,秦武王舉鼎時意外而死,所以甘茂便成了眾人抨擊的對象。尤其是秦昭王繼位以後,甘茂的政敵故意在君王面前說他的壞話,逼得他不得不棄秦投齊以保自身。幸好這其中有蘇代的幫助斡旋,再加上甘茂本人的確頗有才能被兩國爭搶,這才讓甘家後人躲過一劫

據《史記》記載:“甘羅者,甘茂孫也,甘茂死後,甘羅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呂不韋。”

經歷了種種變故以後,甘羅雖然性命無憂,卻始終不能擺脫“叛臣之後”的名聲,所以命運前途註定一片暗淡。可作為名臣之後,他又不甘願就此泯為眾人,幸好最後遇到了秦國仲父呂不韋,這才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當然,對於此時的呂不韋來說他也有私心,嬴政的年紀漸長,馬上就要到親政的時候,如果朝中沒有足夠的勢力,呂不韋一定會被嬴政除掉。正所謂

“狡兔死,走狗烹”,皇帝親政後處置顧命大臣的事情屢見不鮮,即便對方並沒有太大的過錯,依舊會受到皇帝的忌憚與壓制。更何況,呂不韋不但有奪權野心還與嬴政生母不清不楚,他勢必會成為嬴政的眼中釘。

驚才絕豔的少年天才,十二歲拜相有功於社稷,最終卻神秘消失

在這樣腹背受敵的情形下,呂不韋果斷出手,將頗有才能的甘羅收入麾下,讓自己能夠多一份保障。得到了呂不韋的刻意培養,再加上自身才華,甘羅很快便脫穎而出,成為了當時赫赫有名的能人。後來,呂不韋又找到機會讓甘羅出使趙國,從而一步步奠定了他在朝中的地位。在很多歷史記載中,甘羅是被嬴政封為宰相併加以重用,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當時的嬴政還沒有真正親政,而且甘羅還是呂不韋的人,嬴政不可能心甘情願地給他實權。所以,甘羅十二歲拜相是呂不韋暗中操作的緣故,當然,他也因此受到了嬴政的忌憚。

驚才絕豔的少年天才,十二歲拜相有功於社稷,最終卻神秘消失

從年齡上來說甘羅比秦始皇嬴政小三歲,因此,當嬴政21歲親政時甘羅剛剛18歲,正是有所作為的最佳年紀。可自那時開始,甘羅便在史料中突然消失,去向、死因及卒年皆成謎團,沒有人知道他的蹤跡。縱觀歷史可以得知,秦始皇親政時國內時局動盪,一邊是盤踞已久的仲父呂不韋,一邊是年輕有為的一國之君,兩方之間的鬥爭逐漸趨於白熱化。所以,對於此時的甘羅來說,必須要選擇一方作為自己的隊伍,否則只會成為皇權更替中的無辜炮灰。在缺乏歷史資料的情況下,我們雖然無從得知甘羅的決定,但這卻與他的死因息息相關。

第一種說法是被呂不韋所害。甘羅雖然是呂不韋一手提拔的人才,但卻與嬴政惺惺相惜,畢竟二人年歲相仿又都是聰明人,成為朋友甚至是知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對於逐漸處於劣勢的呂不韋來說,甘羅不但背叛了自己還成了敵人的幫手,必須得將其除掉,否則早晚會危及到自己的人身安全。於是,在嬴政徹底得勢之前,呂不韋對甘羅痛下殺手,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驚才絕豔的少年天才,十二歲拜相有功於社稷,最終卻神秘消失

第二種說法是被嬴政所殺。甘羅雖出身名門卻命途多舛,若是沒有呂不韋的暗中幫助,他即使有通天之能也只會被埋沒。為了報答呂不韋的知遇之恩,甘羅慢慢變成了安插在君王身邊的細作,這樣一來勢必會被嬴政所不容。為了重新奪回屬於自己的位置,嬴政將甘羅秘密處死,這樣才能有進一步的大動作。後來,秦始皇處置了狼子野心的嫪毐,摔死了生母趙姬的私生子,而呂不韋也被逼自殺,他徹底成了秦朝的霸主。

《東周列國志》中有詩云:“忽一夕,甘羅夢紫衣吏持天符來,言:奉上帝命,召歸天上。”

第三種說法便有些神話色彩,民間猜測甘羅乃是上天派來的使者,待功成名就時便可身退。俗話說“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像甘羅這樣驚才絕豔的人很容易傷及根本,所以百姓們便慢慢有了這樣的猜測。當然,這種說法並不可靠,只不過是人們對於未知事物的胡亂揣測而已。

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評價甘羅:“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國之策士也,方秦之疆時,天下尤趨謀詐哉。”

驚才絕豔的少年天才,十二歲拜相有功於社稷,最終卻神秘消失

總結:

甘羅的最終去向雖不可察,但很多人更傾向於第一種說法,即被呂不韋所害,從呂不韋的生平中可以窺見一斑。而且,若將呂不韋與嬴政做比較的話,顯然文韜武略的秦始皇更具威望,可能不屑有這種暗中操作。但無論如何,甘羅的一生充滿了各種神奇色彩與解不開的謎團,需要更多的史料記載才能最終定論。歷經千年之後,這個天才少年的故事依舊是後人的鞭策與啟迪,人生沒有不勞而獲,只有沉澱自己才能真正成為永恆。

參考文獻:《東周列國志》、《史記》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金張許史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