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优势的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以重庆市梁平县旅游发展为例

2014年3月,通过与国内几家大型规划设计院竞争,绿维文旅(原绿维创景)以竞标第一的成绩取得了梁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资格。整个项目从进场考察至评审通过历时仅两月,在区域规划中实属不易,是绿维文旅2014年度十大优秀项目之一。本项目中,绿维文旅融入了全域旅游思维,以两大核心景区带动梁平县的全域旅游发展,是林峰院长全域旅游架构理论中全域景区化架构的典范。

一、项目背景

梁平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峡谷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是重庆市的中郊旅游区、重庆市“东北旅游线”重要节点,位于“大三峡旅游经济圈”内,是长江三峡陆路旅游线的必经之地。梁平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西南禅宗祖庭“双桂堂”、东山国家森林公园、百里竹海、蟠龙溶洞群、文峰塔等极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梁平县文化底蕴厚重,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有禅宗文化、古驿道文化、山寨文化、易学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民俗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梁山灯戏、梁平木版年画、梁平竹帘、抬儿调、癞子锣鼓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汉族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行政县。梁平县旅游发展的资源基底较好,潜力无限。

二、难点聚焦

梁平旅游发展起步较晚,2014年时还没有一个AAA级景区,旅游发展任重而道远。梁平的旅游方向如何定位,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梁平的旅游核心吸引力和品牌如何打造?梁平的旅游产业体系如何构建?全县的旅游如何科学铺盘、整合发展?这几个问题成为梁平旅游未来的重点。

三、项目定位

通过对梁平旅游开发的综合调研与分析,项目组将梁平旅游发展规划定位为:以建设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为总体目标,充分发挥梁平县生态、文化、民俗及相关产业资源优势,构建以文化体验、生态休闲和养生度假为核心的多元化产品体系。通过“顶级品牌拉动、明星景区带动、辅助景区随动、全县整体联动”的“四动”发展道路,紧扣“禅宗双桂、竹海养生、生态涵养、非遗名县”特色,将梁平县打造成为中国禅宗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与国内知名竹海生态休闲养生度假区,实现梁平县旅游产业的跨跃式发展。

四、核心思路

结合核心旅游资源优势与开发节奏,梁平旅游的总体发展思路如下:

突出“竹海禅城•重庆梁平”的旅游形象定位,树立“大旅游、大景区、大投入、大融合”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全市“大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坚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度挖掘和充分发挥禅宗文化、易学文化、非遗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优势。

以项目为带动,加快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大力推进百里竹海旅游度假区和重庆双桂禅修文化园建设,集中力量打造百里竹海、双桂堂两大核心景区;突出景区互动、景点串联,推进景区与景区、景区与城市相互融合,促进“文旅、商旅、农旅、休闲养老”多元化发展;加快建成百里竹海4A级旅游景区和双桂堂4A级旅游景区,并在中远期将两大核心景区进行整合,联合申报国家5A级景区。

利用现有机场发展旅游航空产业。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积极研发体验型、即时消费型文化旅游产品。

开展文化旅游整体设计,开发设计多层次、多节点文化旅游线路,推进旅游联盟联网,积极发展“智慧旅游”,将梁平打造成重庆市重要的生态休闲养生度假旅游区、中国西部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

基于资源优势的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以重庆市梁平县旅游发展为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