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裁员,他加薪,是老板眼拙还是我本该如此

导语:想要工作加薪快,就要做领导眼里”好用“的人

我朋友过来跟我哭诉,说她被公司辞退了,她搞不明白,论业绩她前几名,论公司人缘她也很好,她哪里都好,为什么被辞退的却是她?


我安慰她,在疫情期间哪个公司都有难言之隐。我们一起探讨,为什么看似哪里都优秀的她,却被辞退了。

我被裁员,他加薪,是老板眼拙还是我本该如此


原来朋友在公司表现都非常优秀,领导看在眼里打算重用她,之后交付了一件临时性工作。朋友觉得这事情跟她本职工作无关,而且也觉得自己没能力胜任便拒绝了。却不知道在领导的心里,朋友的印象被大打折扣。

而且有时公司有急事需要她出力一下,她总是态度僵硬急忙拒绝,觉得活太多都要加班了还给她那么多工作感觉很委屈,久而久之,公司觉得她不是能同舟共济的人。

正好疫情来袭,各大公司纷纷裁员自保,果断的把她裁掉了。


我们深度分析下来,其实像我朋友这类的人,被裁员真的一点不冤。

那么什么样的人能更得领导青眼?在这场裁员风波中能躲过一劫呢?

一、领导更喜欢“能用”的还是“好用的”

日本财经杂志《President》曾提出: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内当红的专业经理人的一项特质就是”好用“。

在每个组织中,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职位和岗位,但绝不代表每个人只需做一件事。必要的时候,工作上的弹性调度是必然会发生的,愿意配合公司弹性调整,出任艰难任务的人,通常都是公司愿意积极培养的人。

我的朋友在自己毫无察觉间,以为做好业绩,守好本分就能得到领导的刮目相看,自扫门前雪,不以公司需要为己任其实也犯了职场大忌。

领导并不喜欢这种“能用”之人,而是偏向于“好用”之人。

我被裁员,他加薪,是老板眼拙还是我本该如此


2018年,我认识了一位做内容电商的朋友,姓周,35岁单身女性,在异地工作。很多人看到她她这个年纪,没婚姻没孩子,还背井离乡上班,日子肯定不好过吧。

结果大错特错,她不仅有自己的小公司,而且还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她的职场就是一部女性励志史,现今的事业是她一步一步不断拼搏得来。

没有谁的成功是一步到位,如今的收获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1、忠诚第一,一心为公司


她一毕业就加入了一家文化公司,一做就是10年。

公司最初是做广告传媒,她最初只拿着1800元的工资,在杭州定居下来。一开始只是报着换工作太麻烦了的想法,一做就是3年。3年间被公司逐渐重用,不断地磨砺和锻炼自己,从最初的小职员做到了小主管。

我被裁员,他加薪,是老板眼拙还是我本该如此


后来从小主管又上升到大主管,性格也从一开始的闷油瓶变得八面玲珑,从大老板到小职员,都对她非常信服。

在工作第7年的时候,老板觉得经理岗位已经无法体现她的能力,于是总公司出资鼓励她建立子公司,她摇身一变,从打工者成为老板。

现在互联网行业一年的离职率是33.3%,谁又能真的在一个公司做10年呢?周女士的坚持不仅让自己的行业积累越来越深,还让老板越来越重视她。对公司她充满感激,公司对她也是满满信任。

2. 专业过硬,不可被替代


在公司的最初7年,周女士都是做传媒广告策划方面的工作,不懂就问不会就学,随着互联网发展,公司的业务也在不断变化,从单纯的广告咨询业务,发展到与电视台合作,再从传统电台栏目做到新媒体内容电商。

我被裁员,他加薪,是老板眼拙还是我本该如此


从之前1800元的小员工,到现在年收益3000万的电商老板,她踩过不少坑。刚开始独立做项目时,许多方面都需要处理,但是人手不够,也给不了高薪,再加上当时正好是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变,第一次创业失败了,但是她重整旗鼓分析市场,开始做起了内容电商。

她凭着过硬的专业能力,把小团队建成小公司,每一个人都是她耐心培养成长,从小公司建立之初一个一个的筛选入公司,从最初只找内容小编,到不断发展,客服、社群运营、设计美工、多渠道运营。从最初的2个人到现在的20个人,满满当当她还想着换个大点的办公室。

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提到超出自己本职之外的工作内容,就说我不会我不行。但是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了赚钱,让自己专业更多样,才能让自己更值钱。

3. 善于协调,同事能和睦

在周老板发展公司的过程中,总要面临许多问题,例如客服做事不专心,她并没有用老板的身份压制客服们,而是把流程梳理,与运营总监开会协商,如何有效提高客服的工作积极性。

她总能和员工打成一片,如果有2位员工意见相左起了争执,也会帮着梳理协调。

我被裁员,他加薪,是老板眼拙还是我本该如此

后期内容电商矩阵逐步成型,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谈供货商,谈节目合作,每天都在外奔波。对她来说,坐在格子间里的朝九晚五不是她的安稳,只有走南闯北的整合资源,能让她看到自己的价值。

她并不以老板的身份与同事相处,更像是平级,有意见就听,有问题就改。现在的核心成员,也像她当初一样忠诚的服务于这家公司。

4. 敢作敢当,靠谱才放心


虽然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但是周女士并没有独自自满。公司第一年有了好的收益,她想着如何能更好的拓展业务,让第二年也有好收益。

结果之前合作的栏目即将到期,内容的风格也不适合公众号的定位,导致用户转化降低许多。她亲身与电视台洽谈1周,拟定栏目改革问题,满足能提供的条件。

我被裁员,他加薪,是老板眼拙还是我本该如此

最后栏目改革,从日播改为周播,插入自有产品提升转化,当月收益比以往提高了20%。

虽然有时工作压力超出身体负荷,但是她觉得,总公司对自己的看中,就是自己最大的动力。


我们要做“好用”但不随意被人用的人

每一位领导都希望职工对公司忠诚不二,赴汤蹈火,器重厉害的人就想着能者多劳。但有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领导交付的任务,不是哪件都要接的。

上面分享了周女士从员工逆袭成老板的故事,很多人会觉得,我就是小员工呀,我没那么大的本事,老板给我安排任务我就要做,没得拒绝没得挑,那我还有专业发展可言么?不会成为打杂的么?

其实,”好用“≠”都能用“,在领导分配给我们任务时,我们还是要仔细筛选。

我被裁员,他加薪,是老板眼拙还是我本该如此


着重专业性,琐事别随意接

我有一位亲戚是做设计的,最初他找工作是为了能够通过UI设计月入过万,结果选择了一家发展有局限的公司。公司与政府合作,虽然公司规模无法变大,但是来的业务却很多。一开始他做手机的界面设计做了好几套,就等着上线让自己越来越值钱。

但是业务不是固定的,有时忙的要死有时闲的要死。在空闲的时候,领导交付了一项与他本职工作无关的任务,这项任务其实应该由行政完成,甚至只需半小时就可以搞定。但是因为其中一部分涉及到图片处理,就转手交给他。

我被裁员,他加薪,是老板眼拙还是我本该如此


本来他觉这也没啥问题,结果事情一发不可收。即使在周末,在深夜,在过节,只要公司要求他处理图片,他就要到岗,而且还经常被挑剔图片处理的不够好,数量多内容也没啥技巧,对他的专业发展一点帮助都没有。

他总是抱怨,这事情做的没意义,但是又不舍得离开。虽然他的忠诚度很高,但是自己的专业在淡化,每年就拿着那份死工资,今年年会,甚至连200元都没有拿到。

分场合看时机,公私要分明

曾今有位朋友,在社群里认识的,他是个运营新手,想要通过学习提升自己,所以一开始学的很积极。后来没过2周,群里也少了踪影,偶尔的冒个泡也是满满的抱怨。

他说他对运营这个岗位好失望,觉得以后就是打杂的。为什么他有这样的想法呢?

因为他的领导什么事情都让他干,本来就是初创小公司,人少活碎,他又是刚入职场的小新人,不找他干活找谁呀?复印资料,打电话联系客户,写文编词等等哪怕非他岗位领域的工作都会让他去做,就差没让端茶倒水了。

我被裁员,他加薪,是老板眼拙还是我本该如此


他也不敢拒绝,每天都加班到很晚,拖着一身疲惫回家,更加没有心思学习新知识。一天下来又忙又无力,总觉得自己活得没价值。


总结:

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好用“的人是多么的珍贵。21世界的人才,是”公司的人才“。

”公司的人才“要态度开放,不自我设限,要专长多样化,要学习能力强,要可塑性强,愿意挑战新事物,也愿意以公司的需要为己任。

他们总是本着”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的心态,让自己从单技能人员变成多能力人才。

看似是为公司做牛做马,实际上是自己默默增值。不再只顾着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职位,更注重自己是不是能玩转公司的重要部门,工作对他们来说不只是金钱的回报,认真负责每一项任务都能成为自己的高光时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