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導】報考醫學類院校必知!

在前些年,成為一名醫生是部分考生夢想,但醫學類院校的分數居高不下,很多考生的分數能上很多一流名校,但未必能學得了臨床醫學專業。但是隨著近年來醫學類院校畢業生的就業,醫患關係,尤其近幾年惡性傷醫案件的頻發,導致很多考生對醫學類的院校望而卻步。因此醫學類院校的錄取分數也隨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由於醫生的社會地位、收入水平以及職業穩定性等方面的優勢,還是有很多優秀的考生對醫學類院校十分嚮往。

【孔孟之導】報考醫學類院校必知!

今天我就來為大家講解報考醫學類院校考生必須要知道的一些事項。

首先是對身體條件的要求,考生有意向從事醫學類專業不懂的或是一知半解的家長要認真學習了哈。

第一條:色弱,色盲及不能識別顏色者不要報考。也就是說如果考生的視力有以上症狀者,請放棄報考此類專業,不然志願填報之後就會直接造成院校對考生退檔。

第二條:弱視力4.8以下或者是視力超過800度不行。所以在報考前體檢視力時一定要注意,如果具備此兩項者,就不要報考。

第三條、一眼失明,另一眼弱視4.8以下或是戴眼鏡視力超過400度的也不行。

第四條、雙耳聽力均在3米之內或者是一耳在5米以內,另一耳全聾的,有此症狀的考生請不要報考。

第五條、斜視,嗅覺遲鈍、口吃者,有此三種症狀的考生請不要報考。

第六條、對化學藥品有過敏反應的考生不要報考。此條考生一定要注意,有些考生在先前體檢時沒有問題,後期入校體檢如果出現此種情況就麻煩了,所以有對藥物過敏的就放棄掉報考吧。

上面這六點是教育部和衛生部的要求,也就是強制性的政策,下面還有兩條是有部分醫學類院校進行的特殊要求,考生在填報醫學類專業時一定要對目標院校的招生簡章進行了解,把握目標院校的招生政策,以防造成考生退檔。

第七條、左撇子慎報口腔醫學專業。此項不同醫學類院校要求不同,具體要了解目標院校招生簡章。

第八條、部分醫學類院校對考生身高有特別要求。比如西安醫學院要求淨身高男生不能低於1.7米,女生不能低於1.58米。而有些醫學類院校則沒有考生身高的限制。

那麼第七和第八是部分醫學類院校的規定,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政策,所以考生在進行志願填報時,一定要提前瞭解清楚,不然報考錄取之後也會因身體原因造在考生退檔,那就得不償失了。

像色弱不能報考的專業有化學類,化工與製藥類、藥學類、生物科學類、公安技術類、地質學類各專業、醫學類各專業。

能報考的專業有理學類數學類專業、統計學等;工學類的機械、土木工程專業等;經濟學類的金融、保險、稅務、經濟學等;管理類的會計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工程管理、管理科學、人力資源管理等;法學類的有法學、社會這、社會工作等;外語類的如英語、日語、小語種類;新聞傳播類的有新聞學、編輯出版學等。

有些考生未來的理想就是當醫生,救死扶危,為病人做貢獻,理想是美好的,但是我要提醒考生的是,在志願填報時千萬別選錯了專業,如果選錯了專業你是當不了醫生的哦。

那麼有那些醫學類專業將來是當不了醫生的呢?下面請注意!

1、基礎醫學 2、生物醫學 3、生物醫學科學 4、兒科學 5食品衛生與營養學;

6、衛生監督 7、全球健康學 8、回醫學 9、中醫康復學 10、中醫養生學 ;

11、中醫兒科學 12、中醫骨傷科學 13、藥學 14、藥物製劑 15、臨床藥學;

16、藥事管理 17、藥物分析 18、藥物化學 19、海洋藥學 20、化妝品科學與技術;

21、中藥學 22、中藥資源與開發 23、藏藥學 24、蒙藥學 25、中藥製藥 ;

26、中草藥栽培與鑑定 27、法醫學 28、醫學檢驗技術 29、醫學實驗技術 30、醫學影像技術;

31、眼視光學 32、康復治療學 33、口腔醫學技術 34、衛生檢驗與檢疫 35、聽力與言語康復學 ;

36、康復物理治療 37、康復作業治療 38、智能醫學工程 39、護理學 40、助產學。

看明白沒,如果想當醫生,而你又報考了上面這些專業,那就當不了啦。有家長可能問了,這些專業報考了不能當醫生,那報考哪些專業出來可以當醫生呢,請接著看下面這些能當醫生的專業。

1、臨床醫學 2、麻醉學 3、醫學影像學 4、眼視光醫學 5、精神醫學 6、放射醫學;

7、口腔醫學 8、預防醫學 9、婦幼保健醫學 10、中醫學 11、針炙推拿學 12、藏醫學 ;

13、蒙醫學 14、維醫學 15、壯醫學、16、哈醫學 17、傣醫學 18、中西醫臨床醫學。

上面有些專業是一字之差,可最終的結果就業方向卻是大不相同,特別要注意這五個,基礎醫學對臨床醫學和中西醫臨床醫學、法醫學對中醫學、口腔醫學技術對口腔醫學、醫學影像技術對醫學影像學、眼視光學對眼視光醫學等。這些前者是不能當醫生的,後者則是當醫生的,你明白了嗎?

【孔孟之導】報考醫學類院校必知!

那麼考生要報考的醫學類大學究竟有哪些呢?下面我就簡單報校名,供大家參考。

首先我要說的是是雙一流、985、211性質的醫科大學:

1、北京大學醫學院(前身:北京醫科大學)

2、清華大學醫學療(前身:北京協和醫學院)

3、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前身:上海醫科大學)

4、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前身: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5、同濟大學醫學院(前身: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

6、南開大學醫學院(1993年成立)

7、南京大學醫學院(前身:中央大學醫學院)

8、東南大學醫學院(前身:南京鐵道醫學院)

9、浙江大學醫學部(前身:浙江醫科大學)

10、中山大學醫學院(前身:中山醫科大學)

11、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前身:白求恩醫科大學)

12、廈門大學醫學院(1996年成立)

13、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前身:華西醫科大學)

14、武漢大學醫學部(前身:湖北醫科大學)

15、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前身:同濟醫科大學)

16、山東大學醫學院(前身:山東醫科大學)

17、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前身:西安醫科大學)

18、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前身:蘭州醫學院)

19、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前身:湖南醫科大學)

上面是雙一流、985、211性質的醫學院,下面兩所是211性質的醫科大學。

20、暨南大學醫學院(1978年復辦)

21、江南大學無錫醫學院(2012年成立)

上面的這些均是國內大學中的醫科大學,家長們看懂了嗎?,上面排名不分先後。

目前醫學類實力最強的幾所學校,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國內一流名校。具體到國內最好的醫學類大學,不同版本的排名各不相同,個人認為排名前十的是下面幾所,僅供考生參考。

1、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直屬的一所重點醫科大學,與中國醫學科學院院校一體,是中國國家級醫學科學學術中心和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北京協和醫學院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於1917年捐資創辦,1919年10月開辦八年制醫學本科,是我國設有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和護理本科教育的醫學院校。

2、首都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建校於1960年,是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泌尿外科專家、兩院院士,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吳階平教授為首任校長和終身名譽校長。2015年12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三方發文共同建設首都醫科大學。

3、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廣東省重點建設高水平大學,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廣東省“211工程”院校,省屬重點大學,由廣東省、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教育部共同建設。南方醫科大學創建於1951年,1979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被批准為中國8所試辦八年制醫學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

4、天津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創建於1951年,是新中國成立後原國家政務院批准建立的高等醫學院校。是天津市教育委員會主管的一所研究教學型醫科重點大學,是“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是國家批准試辦八年制的醫學院校,也是試辦七年制的15所院校之一。

5、中國藥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藥學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高校之一,是“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入選高校,是中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以藥學為特色,理、工、經、管、文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6、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之一,是“111計劃”入選高校,由教育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北京市共同建設。學校創建於1956年,原名北京中醫學院,是新中國成立的高等中醫院校之一。

7、哈爾濱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創建於1926年,是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高校之一,承擔“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2015年11月20日,獲批“部委省”共建大學;“中俄醫科大學聯盟”中方牽頭院校。

8、南京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簡稱南醫大,學校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江蘇省人民政府三方重點共建大學,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學校創建於1934年,時名江蘇省立醫政學院。1957年,由鎮江遷至南京,更名為南京醫學院。1962年,被列為全國六年制醫藥院校。

9、中國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簡稱中國醫大,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教育部與遼寧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是“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入選高校,承擔“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項目的全國重點大學,入選“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成為“國內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10、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是新中國誕生後國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也是上海市屬高校中唯一的一所醫科類重點特色院校。1985年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成立,目前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管理機構,學校校級領導兼任研究院院級領導的管理體制。學校擁有700多名專家和教授,76名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班指導老師,64名上海市名中醫。

上面講了清華大學醫學部,即北京協和醫學院(原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和北京大學醫學部,這都是國內很有名的傳統老牌醫學名校,知名度很高。國內幾個區域性大城市的985大學的醫學院,基本上都是本世紀初院校合併時併入豪門名校的。其中首推復旦大學和上海交大,這兩所大學的醫學院是原來的上海醫科大學和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也都是有悠久歷史的醫學類強校。

還有就是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即湖南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即原同濟醫科大學,前校長是“中國外科之父”裘法祖院士;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即原中山醫科大學;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即原華西醫科大學。另外,還有總後勤部所屬的位於上海的第二軍醫大學和位於西安的第四軍醫大學也是很不錯的軍隊院校,第二軍醫大學的吳孟超院士有“中國肝膽外科之父”的盛譽。

其次,第二梯隊的院校就是一些二線省會城市的獨立醫科大學和985大學的醫學院。其中獨立醫科大學的代表有,天津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安徽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和南方醫科大學(原第一軍醫大學)、蘇州大學、中國醫科大學等;985大學醫學院的代表有,浙江大學,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西安交大,山東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等。

第三梯隊就是鄭州大學、青島大學、廣西醫科大學、山西醫科大學、徐州醫學院、溫州醫學院、新疆醫科大學等一些地方醫學院校。

那麼對於不同分數段的考生應該選擇哪些醫學類院校來報考呢?

對於高分的考生肯定是推薦報考第一梯隊中提到的前四所頂級院校本科專業,以及其他幾所第一梯隊或者第二梯隊院校的中的八年制本博連讀和七年制本碩連讀臨床醫學專業。

中國優勢的醫療資源集中在一線大城市以及一些大的省會城市和直轄市內,醫科類大學都會有自己的附屬醫院,北京的暫且不說,就拿上海來說,交大的瑞金醫院和仁濟醫院,復旦的中山醫院和華山醫院,第二軍醫大的東方肝膽醫院這都是中國頂級醫院,集中了大批的優秀專家和行業巨擘。再比如華中科大的同濟醫院和協和醫院,中南大學的湘雅一院和湘雅二院,都是中南地區的大型三甲醫院;川大的華西醫院是中西部綜合實力第一,全國第二的醫院,單點規模名列世界第一。

能在這樣的學校和醫院裡面學習,可以學到其他學校和醫院裡面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對於渴望留在大型三甲醫院工作的學生來講,在本校的醫院裡面實習和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就會比外校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入這樣的醫院。

那麼對於分數低一些的考生來說,可以報考第二梯隊和第三梯隊院校的優勢和特色專業。另外,對於想學中醫的考生來說,“北上廣”這三個一線城市的中醫藥大學都還是不錯的。

最後,給準備報考醫學類的考生一些建議提示。

一,建議意志品質弱的考生不要學,因為學醫的人要學習大量的知識,可能經歷比別人時間更長學制,而且基本上學醫的人大部分是要讀研讀博的,別的專業考研是聰明才智和意志品質的比拼,學醫的人考研就是玩命。

二、承壓能力差的考生不要學,醫生是一個壓力非常大的職業,要面臨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比如說現在的醫患關係等。

三、身體差的考生不要學,做醫生你的生活作息可能不會很規律,那種朝九晚五的生活跟醫生基本上是無緣的。

四、責任心不強的考生不要學,因為你的一次疏忽大意可能斷送的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和自己的職業生涯,這點十分重要。

五、想學醫的話,英語一定要學好,當醫生一定要與時俱進,時常要查閱國外最新的文獻期刊和相關資料,瞭解行業的最新動態。

好,今天關於醫學類院校報考方面介紹就介紹到這裡,考生或家長有不清楚或不懂的可在群內提問,大家互相討論學習。

高考志願填報諮詢專家,解析高校,助力圓夢名校之門,成就輝煌人生!

【詳細數據,科學預測;全面指導,精準填報;助力高考,圓夢高校!】

【孔孟之導】報考醫學類院校必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