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跟團遊沒那麼簡單?該怎麼為老人提供專業定製服務?

近幾年網絡上流行這麼一句話“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老人該不該也去看看這個世界?

很多人都說,這人一老啊,就應該待在家裡好好“享清福”,白天照顧照顧孫子,晚上去跳跳廣場舞,過著“千篇一律”的生活,就別想著瞎折騰了。

但是,人老了並不意味著就失去了觀賞外面世界的權利了。老年人也可以像年輕人一樣, 沒事就出去轉轉,去看看這個美好的世界。

現在的旅遊分為很多種類,崇尚自由的遊客喜歡自由行,喜歡探險的遊客偏愛戶外旅行,懶得做旅遊攻略的遊客喜歡跟團遊。根據攜程跟團遊和自由行數據,更多老年人會選擇了跟團遊,佔比達到了82%。

老年人跟團遊沒那麼簡單?該怎麼為老人提供專業定製服務?

於是,跟團旅行成為了一種常見現象,如何保障老年人安心暢快地參加旅行團、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成為值得關注的問題。

老年人跟團遊沒那麼簡單?該怎麼為老人提供專業定製服務?

由於老年人身體狀況特殊、購物慾望不強,參團前部分旅行社會設置或明或暗的門檻,諸如親友陪同、醫院體檢、免責協議、健康證明、年齡限制等,名目繁多。即便成功參團,實際旅行過程中也可能出現低價團欺詐等風險,存在趕行程、加自費、保障少等亂象,嚴重影響了老年消費者的旅遊體驗,也不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

老年人跟團遊沒那麼簡單?該怎麼為老人提供專業定製服務?


我國老齡人口已達2.4億,老年人旅遊規模越來越大,根據全國老齡委調查顯示,目前我國每年老年人旅遊人數已經佔到全國旅遊總人數 20% 以上。如果以全國每年50億旅遊人次計算,老年人要達到10億人次。攜手努力、破解問題,提升服務質量、大力整治亂象,才能推動老年人跟團遊健康發展,增強“銀髮族”的幸福感。

從供給側層面來看,旅行社和景區有責任提供高品質的老年旅遊服務。

01、在老年旅遊產品結構上,應從以觀光旅遊為主向觀光旅遊、休閒旅遊、療養康復等複合型結構轉變。

02、在旅遊項目方面,應當針對年齡進行細分,對於低齡老人可適當加入類似爬山、遠足等運動性稍強的活動,而對於高齡老人可適當減少娛樂項目,讓老人不需要耗費太多體力就能輕鬆舒適地完成旅行。

03、此外,老年人自我保護能力相對較弱,安全保障必不可少。旅行團和旅遊景區必須完善應急預案、配備急救人員,做到防患於未然。

從需求側層面來看,老年消費者在參加跟團遊時需要擦亮眼睛、謹慎選擇。

不少老人對價格敏感度較高,容易受“低價團”的誘惑。

基本網絡上隨便一搜“低價團”,都有這樣那樣的新聞,一些提供低價遊的旅行社,一旦未能湊齊足夠的人數,便會將遊客層層轉包,導致籤合同的旅行社並非提供服務的旅行社,最終出了問題無人負責。子女應儘可能幫助老人,仔細瞭解旅遊團的具體行程、接待標準,依據老人身體狀況等謹慎選擇線路。

從頂層設計層面來看,有關部門可繼續完善相關政策法規,進一步保障老年消費者的權益。

其實,我國早在2016年就發佈了《旅行社老年旅遊服務規範》,對行程安排、交通工具、接待服務、安全提醒、應急處理等方面提出了細緻要求。例如,連續乘坐汽車時間不應超過2個小時,每個景點應安排充裕的遊覽時間;客車上應配備輪椅、柺杖等輔助器具;包機、包船、旅遊專列和100人以上的老年旅遊團應配備隨團醫生服務;《規範》中也明確,不對遊客年齡進行限制,不得拒絕老人參團。

未來,還可在實踐中建立健全制度、細化具體規定、加強問責追責,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面對老年旅遊市場的發展,提升服務質量、大力整治亂象是當前的首要任務。老年人自我保護能力相對較弱,安全保障必不可少。旅行團和旅遊景區要完善應急預案、配備急救人員,做到防患於未然。推動老年人跟團遊邁向規範化、品質化、定製化,不僅有助於營造孝親敬老的氛圍,也為旅遊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老年人跟團遊沒那麼簡單?該怎麼為老人提供專業定製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