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这项行为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孝顺程度,看看自己做得怎样

所谓的孝子应该指的是一种和谐的亲子关系,从小就一直打孩子,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后果呢?

我们先来看看不同的打法下,孩子的想法吧:

1.当孩子犯错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打,反正犯错的结果已经呈现。其实呢,很多时候孩子内心是不想犯错的,但是由于各种操作不当导致了犯错,比如弄坏东西等等。久而久之,孩子会发现,一弄坏就挨打,变得什么也不敢再去尝试了,长大以后也变得没自信,什么都不敢自己去做。一个没自信的人,会有特别幸福的生活吗?一个不幸福的人,还会很孝顺吗?


父母的这项行为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孝顺程度,看看自己做得怎样


2.家长约法三章,屡次犯错或者故意犯错才打。有一些孩子会故意犯错,挑战家长心里极限。有些家长动用了所有办法无效,道理也讲了,还是不听,无奈才动用了打的方法。但是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孩子往往特别皮实,越打越不怕打,抗打能力特别强!这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不是!这样的打法并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会让孩子慢慢习惯适应了挨打,不怕打了。那么这样的人长大,如果接触到了不好的人和环境,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也就和孝顺没办法并进了。


父母的这项行为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孝顺程度,看看自己做得怎样


越小的孩子挨打,越会在心里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会产生恐惧,会有不正确的人生观。所以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显然是不对的不是吗?想要和谐的亲子关系,是需要我们家长懂很多脑筋的,如果说一个死办法就能培养出好人,比种树还容易,那我们人类靠什么进步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里面学问多了,可不是靠一个打字就行的哦。

想要让孩子变得孝顺,首先就要让孩子懂得感恩。譬如在平常得到一些小恩小惠的时候,父母必须要让他们知道,恩情是要还回去的。

譬如孩子跟小伙伴玩的时候,小伙伴给了孩子一个玩具,那在今后父母就需要让孩子把自己认为宝贵的东西送给小伙伴。


父母的这项行为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孝顺程度,看看自己做得怎样


这一来一去就已经给孩子灌输了感恩的意义,孩子一旦懂得了感恩,在今后他们就会对父母抱有感恩之心。

父母不要限制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当孩子想要把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送给父母时,其实这就是在表达孩子的孝心。

父母应当鼓励他们的做法,并告诉他们可以继续秉承着这样的做法,孩子今后就会懂得分享,懂得在利益面前做出让步,将好的东西先送给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