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都挺过去就好了

提示:本文围绕电视剧《都挺好》中的人物来写,涉及剧透,不想被剧透的朋友可以看了电视剧后再来看文章。

都挺好?都挺过去就好了


这些天看了近期很火的电视剧《都挺好》,是一部关于原生家庭矛盾与自我救赎的家庭伦理剧,看了几集后觉得不过瘾,又把原小说翻出来看完了。电视剧的剧情与小说有一定出入,人物塑造也不太一样,不过目前来看整体剧情应该差不太多。

该剧从苏家母亲的突然离世说起,父亲的安置问题打破了三个子女的平静生活,引出了一家人的种种矛盾和爱恨情仇。去世的苏母性格强势、重男轻女,一直是苏家的主心骨。苏母去世后,原本窝囊无担当的苏父“翻身农奴把歌唱”,变成极度依赖子女、自私又小气的任性老“小孩”。已在美国安家的长子苏明哲为了弥补以前对原生家庭的忽视,一心想挑起家庭重担,但愚孝又爱面子的他心有余而力不足。二儿子苏明成虽能力不强,但从小嘴巴甜受苏母偏爱,明明得到了苏家最多经济支持却因被惯坏了而不知感恩。三女儿苏明玉从小要强,由于不受母亲待见十八岁起就和家里断绝经济往来,曾发誓与苏家划清界限,却在苏母去世后不断被卷进苏家麻烦的泥沼之中。

都挺好?都挺过去就好了


该剧因其剧情贴近生活,人物丰富立体,深受观众好评,同时也在网上引发了许多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和讨论。目前电视剧只放到十几集,不知道后面的剧情会怎么发展,但很多网友都表示不希望看到大团圆结局,说千万别让他们他们一家人最后和解谅解亲情爆发。

从这部剧里能延伸出很多话题可以讨论,今天我想先跟大家聊一聊苏家几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性格形成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原生家庭是指个人出生、成长的家庭,一般由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组成。原生家庭是我们所有人都无法逃避的问题,通常来说,原生家庭中,父母(尤其是父母关系)对个人的影响最大、最长久。

先来说说苏家父母两人的情况和特点。

苏母赵美兰一出场就去世了,关于她的事情只能从苏家人的回忆中看到部分,因此除了一些典型的性格特征外,无法分析出太多的人物心理和动机。在书中她不单单是苏家强势的“暴君”,也是赵家重男轻女的牺牲品和功利婚姻的受害者,电视剧中目前还只表现了

苏母酷苛待女儿,宠溺儿子的部分,不知道后续会不会有更多剧情来介绍她自身的经历。但不论她的经历和动机是怎样,她最终表现出的重度重男轻女做法是家庭关系中冲突和矛盾的主要来源。

都挺好?都挺过去就好了


苏父苏大强电视剧里的形象比书里要讨喜丰满很多,也更贴近真实。苏母在世的时候,苏大强是一个任由老婆使唤来使唤去的窝囊废,在家里没有任何的分量和存在感,被压抑得很憋屈。苏母去世后,他开始放飞自我,真实的个性也开始显现出来。

他极其小气贪财,苏母在世时他虽没有管钱的权利,但孩子们花的每一分钱都要记账,哪怕是一串糖葫芦;苏母去世后他有钱了,生怕孩子们惦记他的钱,只要有物质入账就开心。他非常自私,只考虑自己的想法,从不会想到孩子们也有自己的苦楚和难处。可能是以前没人在乎他,现在成为大家关注焦点后就开始各种作妖,把二儿子家弄得乌烟瘴气,也无形中挑拨了几个孩子的关系。他自己没有能力却虚荣爱面子,年轻时比自己能力比不过别人,老了比孩子能力时开始扬眉吐气,想着法的在同事朋友间炫耀找存在感。

苏父在家里不像一个父亲,反而更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没有独立意识,自私不成熟。苏母在世时,老婆是他的母亲,苏母去世后,孩子们是他的母亲,似乎他永远都需要依靠别人生活。苏家女盛男衰的局面,不是苏母一个人的强势造成的,与苏父的懦弱无能有很大关系,是他让苏家变成了“父亲缺失”的家庭,因此他也是家庭矛盾的重要来源之一。

都挺好?都挺过去就好了


在苏家三个孩子身上,我们能明显地看到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

大儿子明哲看起来温良恭谦、明理懂事,但其实他是受传统家庭观念影响最大的人。他从小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要没有影响到他学习,他从不理会家里闹成什么样子。他明明看到妹妹处处受到母亲不公正的对待,但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也从来不会站出来替妹妹说话。在美国生活十几年,好不容易接受了一点独立文化的熏陶,但苏母去世后,马上就被拉回原形,一心想着要肩负起长子的责任,担起家庭的重担,丝毫不考虑对自己小家庭的影响。在对苏父的赡养问题上,他自己帮不上忙却也不体会弟弟妹妹的难处和苦楚,只会一味地责备别人没有做好。失业了无法让父亲来美国导致父亲难过弟弟埋怨,却因为怕丢面子怎么也不肯说出原因。

苏明哲的愚孝、没情商、爱面子都与其家庭环境脱不开干系。因为从小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作为既得利益者男孩子,无形中忽视了妹妹的感受而不自知。作为一路顺风顺水的学霸哥哥,从小就是弟弟妹妹的榜样,因此在家人面前也很看重面子。长子的身份则让他有较高的责任心和控制欲,愿意自我牺牲为家庭出力,同时也希望得到权威和尊重。

苏明成在国外生活十几年,按理说应该认可和习惯了比较疏离的美国式家庭关系,但每次在原生家庭和自己小家庭利益发生冲突时,他总是想选择苏家牺牲小家,说明传统文化和原生家庭对他的性格和三观影响极大,他的内心里还是一个保守传统的中国长子形象。但总体来说,明哲的性格算比较正常,没有太大的硬伤。

都挺好?都挺过去就好了


二儿子明成被网友视为妈宝、啃老族。少年的苏明成吊儿郎当,不学无术,处处啃老,还欺负妹妹,确实令人讨厌,但长大后的苏明成其实变得正常起来了。他非常疼老婆,是实力宠妻的代言人,对父母也挺好,经常回去陪父母,很会哄母亲开心,对父亲也很耐心。缺点是情商低不会说话、享乐主义花钱没节制、易冲动,因此工作之后还不断要家里接济。不但追女朋友、买房、装修都靠家里帮助,隔三差五还找母亲补贴家用,因此被视为啃老巨婴。

苏明成的很多坏习惯其实都是苏母无节制宠爱造成的。苏母纵容他欺负妹妹,因此少年时他在妹妹面前嚣张跋扈,长大后还对妹妹很不客气。苏母总是接济他,也从不要求他还钱,因此他花钱比较大手大脚,也根本没意识到自己花了家里那么多钱,还以为自己还的比拿的多。

其实明成与父母的关系并没有很糟糕,比较像现在很多独身子女家庭的状态,他的性格也比较像受父母独宠的家境较好的独生子女性格。独生子女一般在花父母钱的时候都比较理所当然,觉得父母的钱就是自己的钱,或者迟早是自己的钱,所以很少会刻意去记自己拿了多少花了多少。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独生子女都会像苏明成这样啃老,只是独生子女更容易不自觉啃老。剧中大嫂吴非、二嫂朱丽都是独生女,她们的父母都是付出型不计较的父母,如果真的去计算,会发现她们其实也不自觉也花了家里不少钱。现代社会房价高、压力大,有能力的父母帮衬下成年孩子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为了照顾坐月子的吴非,吴非母亲提前两年办理病退飞去美国,导致每月损失不少退休金,单这一点损失的钱就比苏明成这些年啃的多。只要孩子不太自私,懂得感恩,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年轻时欠父母的钱和爱迟早都是会还的。

但如果独生子女被宠爱过度,一般会比较依赖父母,不够独立,吃不了苦,很容易变成妈宝,啃老的时候也更理所当然。所以,苏明成的悲剧在于他本身不是独生子,却被母亲当成独生子溺爱,形成了被宠坏的独生子性格。

都挺好?都挺过去就好了


三女儿苏明玉是重男轻女的受害者,小时候没少受母亲的冷落和二哥的欺负,但倔强好强的她凭借自己的努力、才干和运气成为了事业成功的女强人,是三兄妹中最有出息的一个。虽然苏明玉在工作上无可挑剔,但其实生活中的她也有不少缺点。

苏明玉心硬地说着要与苏家划清界限,不管苏家的事情,但在行动上对苏家人还是很体贴的,她为母亲安排后事,给父亲点外卖、补贴钱,帮大哥找工作。但是她嘴硬又倔强,不肯在言语上表现出对家人一丝一毫的关心,让人觉得她自私、冷漠、嚣张跋扈。因为小时候被明成欺负,他对二哥、二嫂都有先入为主的差印象,每次父亲遇到事都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二哥家做得不对,让人觉得她不讲理。她明明对石天冬有感觉,也主动撩了人家,却不想负责不愿意更进一步,还总吊着人家让他帮着做事,让人觉得她很“渣”。

苏明玉的个性其实很像她的母亲,强势、倔强、狠心、不肯认输。正是因为她和苏母两人都有这些性格特点,才会让母女关系走向不可修复的地步,但凡有一方愿意服个软、认个错,应该都不至于让苏明玉与家里断绝往来十几年。

由于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明玉在情感上表现出回避型依恋模式,就是明明很渴望关爱,却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她很自信、独立自主,但不和人亲近,待人冷漠;她难以信任别人也不想依靠别人,更害怕别人依靠自己;她需要过度掌控,常常用事或物去代替人际关系;她渴望亲密关系,但总是撩完就跑,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如果说小时候的明玉是家庭的弱者和受害者,她没有能力做些什么事情,那长大后的明玉无疑是家里的强者,没有人可以再伤害她,她其实是可以试着做些改变,试着去体谅去和解的。但是这么多年来她用工作麻痹自己,在职场中寻求替代的家庭关系,一直没有主动尝试去理解去沟通,直到母亲去世逼着她面对,这其实是跋扈强势的她在情感上懦弱的表现。

所以,苏明玉虽然外表强势能干,但其实她内心是脆弱焦虑的,这是原生家庭给她的伤疤。这部剧演的是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其实也是演的明玉自我救赎的成长历程。

都挺好?都挺过去就好了


曾经有研究表明,当父母区别对待孩子、偏心其中一个时,其实对每个孩子都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被父母冷落的那些孩子,容易低自尊,也容易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由于他们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得到父母的认可,所以他们在内心也无法真正认可自己,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哪怕他们获得了一定成就,那些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和低落情绪仍然会时不时会跑出来,困扰着她。

对于那些被偏爱的孩子来说,看起来他们获得了更多关爱,得到了好处,但其实他们并不会因此过得更好。被偏爱的孩子心底其实也知道自己抢夺了兄弟姐妹的爱和关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内心也会越来越愧疚。被偏爱的孩子也往往被束缚更多,这会使他们不够独立,容易满足现状,也更难成长。

苏家的明成和明玉其实都被苏母的偏心害了。

去年,北京朝阳区民政局发的《幸福之约》小册子中有一篇“女强男弱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的短文章,曾在网络上引起过争议,文章是这么写的:

家庭中如果妻子处于强势,丈夫处于弱势,很容易让家里的儿子复制爸爸的感受,有压抑感,不自信,甚至胆小;如果家里有女儿,女儿出于对父亲的同情,很想去帮助爸爸,不由自主就会朝着强势的方向发展,最后变成和妈妈一样的强势女人。

……聪明的妻子为了儿女,要尽量去树立丈夫高大伟岸的形象,让丈夫成为儿女的榜样和依靠。”

由于目前中国女性在婚姻中绝大多数处于弱势,这篇文章不仅“不准”女人强势,还要求女人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主动帮男人“树立高大伟岸的形象”,让很多人觉得这是在“开倒车”,因此受到大家的抵制。但其实,如果加大一下双方强弱对比的程度,文章第一段内容的观点其实并没有太大错误。

一般来说,一个人过于强势,往往是由于他早年经历过不平等的待遇,曾经处于弱势、被忽视地位,实际上他内心是比较脆弱、缺乏安全感的,只不过用强势来包装、补偿自己。如果妻子太强势,丈夫会变得懦弱无能,只能选择沉默或缺席于家庭教育,这种家庭氛围容易养出“妈宝”男孩和强势女孩。苏家几个孩子的特点就有点符合那段描述。

事实上,夫妻之间任何一方过于强势,都会造成另一方处于被压抑的状态,都将对孩子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不管是过于“男强女弱”,还是过于“女强男弱”,都不是好事,健康的家庭关系中,夫妻强弱的对比不能太大。

都挺好?都挺过去就好了


当然,父母的关系和教育,是原生家庭中最大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在家庭中看似处于被动地位的孩子,其实也是有着很强的反身性,能对家庭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的。

如果苏家三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大哥能主动管事平衡一下弟弟妹妹的关系,或者二哥能稍微懂事些不欺负妹妹,或者三妹能体谅下母亲的辛苦不与母亲针锋相对,那苏家的家庭矛盾都不会那么不可调和。

一个家庭的矛盾和问题,源头在于父母,父母的矛盾引发其他矛盾,各成员之间的矛盾和问题环环相扣,最终会变得解不开、拎不清。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会被自己的原生家庭影响、塑造,但在我们成年之后,真正决定我们生活方式和个性的,并不完全是自己的早期经历,而是我们对于这些经历的理解和认识,是我们主动改变的努力和行动,我们其实有能力将自己从被动被塑造的样子,变成我们真正想成为的样子。所以,即使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很大,但并不能把所有的锅都推给原生家庭。

苏家的孩子们虽然都已经长大,但都没有真正去直面过原生家庭的问题,也完全没有想过要去做些改变。小说的作者在书中说:“每一个家庭都是不等边形,只要每一边都安分守己,不等边有不等边的理由。看苏家那么畸形的不等边形,也是稳固地发展了几十年呢。”

直到苏母去世,打破了那个畸形的不等变形的平衡,撕开了原生家庭的伤疤,大家才开始被动去适应,去改变,去处理那些由畸形关系带来的问题。

作为原生家庭畸形不等边形的一边,如果不跳出来主动调整,又如何能找到属于自己小家庭的其他边,如何构建小家庭的稳固形状呢?像苏家一样,当原生家庭发生变化时,好不容易构建的原本稳固的小家庭形状也会跟着受到重大影响。既然原生家庭的问题不可能逃避,还不如早一些主动面对,都挺过去就好了。

都挺好?都挺过去就好了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都有能力去改变、影响自己的原生家庭,或者成为自己的原生家庭。世上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但有不断成长的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