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大的“化合反應”?延安大學新校長高子偉


延大的“化合反應”?延安大學新校長高子偉

天命之年,幾經輾轉,他又回到了家鄉;

54歲的他扛起了延大的發展大旗;

擅長催化合成的他,能否延續延大聖光?

文/王廣心

60後的高子偉是延安大學新上任的校長,這位1966年3月出生於陝西神木的陝北人,幾十年的輾轉,又回到的陝北。

2020年10月13日下午,陝西省委組織部宣教幹部處處長張清宣讀了中共陝西省委的任職決定:高子偉同志任延安大學黨委委員、黨委副書記,為延安大學校長人選。

在任延大校長之前,高子偉是新疆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其實嚴格的說,他是陝西師範大學副校長。

2017年8月的盛夏,作為中組部第九批援疆幹部,陝西師範大學副校長高子偉同志帶著黨組織的期望和重託、帶著對新疆人民的真情厚愛、帶著對援疆事業的無限忠誠來到新疆師範大學,開始了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

時間淘洗不去地域性格。在援疆工作中,高子偉身上依然展現出陝北人那種“硬漢”風格,為了推動援疆工作,身患感冒的他曾一路打著吊瓶走訪多所內地高校。一個50多歲的人,在邊疆,還沒克服水土不服,還未適應新的作息習慣,這麼拼,不得不讓人服氣。

這或許跟陝北人性格有關。

有一種說法,據傳:陝北人是古代鮮卑和匈奴的後裔,故陝北人身上至今依然仍存留著馬背民族的野性和彪悍。在陝北有很多人持贊同態度。

當然,這也跟高子偉出生的時代有很大關係。

1966年,新華社播發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隨後,全國掀起學習焦裕祿的熱潮。這一年八屆十一中全會通過一個重要的決定,在隨後的10年,我國遭受成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而這一年,高子偉在陝北榆林出生,童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動亂中度過,也造就了他的性格特點。

從官方公佈的簡歷來看,80年代,高子偉就在長安開始了漫長的求學之路。1988年7月在陝西師範大學畢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91年7月在西北大學化學系畢業,之後在陝西寶光集團從事陶瓷金屬化技術研究和管理工作。

1996年高子偉調入陝師大,主要從事金屬有機化學、超分子化學及智能材料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歷任陝西師範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材料化學系主任、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副院長。

2000年3月至2003年12月高子偉又在在西北工業大學理學院攻讀了博士學位,師從著名材料物理與化學專家趙曉鵬教授。

在攻讀博士期間,2001年高子偉組建成立了金屬有機化學研究室,次年獲陝西省中青年科技工作獎。

高子偉主要從事金屬有機化學、表面金屬有機化學、超分子化學及智能材料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在茂金屬化合物的綠色合成與超分子界面催化反應及其應用研究方面,提出了“超分子界面催化合成法”、“兩相法”和“水相法”等方法,先後設計合成了40餘種新化合物,系統地研究了含水條件下茂金屬化合物的合成條件、特性和界面催化反應機理,解決了以往茂鈦鋯衍生物在水溶液中難以合成的關鍵問題,為合成茂金屬有機化合物的水相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可見在學術研究上,高子偉頗有建樹,專業領域研究頗深。曾先後主持承擔了“973” 前期專項研究子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總裝備部預研基金項目1項和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同時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和國家“863”計劃研究等項目的研究。

典型的學術大拿。

學優登仕,攝職從政。2005年教育部任命高子偉為陝西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兩年之後,高子偉開始了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

新疆師範大學曾這樣評價:三年援疆,高子偉副校長不顧身體安危為新師大搭建了學科平臺、別無他求真心與內地學校交流合作建立長效機制、心繫新師大學子真情吸引捐資設立慈善助學基金。正如他分管部門負責人對他的評價:“他工作嚴謹、務實創新、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和開拓創新的工作思路,為推動學校事業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他能深入研判各項分管工作的現實需求,為新師大的發展傾心傾情,敢擔當、能幹事”。

延大的“化合反應”?延安大學新校長高子偉

高子偉去延安大學,也是被組織寄予厚望的。

因為坐落於革命聖地延安的延安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綜合大學,由毛主席親自命名,其歷史可以上溯到1937年成立的陝北公學。1941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陝北公學、中國女子大學、澤東青年幹部學校合併成立延安大學,後來魯迅藝術文藝院、自然科學院等相繼併入。延安大學曾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中國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建設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2017年在延安大學建校80週年之際,總書記還作出重要批示。可見該校的地位。

2018年延安大學被列入陝西省一本招生院校序列,當年陝西省委文件《中共陝西省委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延安大學加快建設發展的意見》指出,要把延大大學建設成陝北地區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高地、支撐陝北地區經濟發展的創新中心、資政育人的地方智庫。

2019年,由北京理工大學發起和倡議,包括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延安大學等9所高校成了了延河高校人才培養聯盟,即延河聯盟。9所高校將主要在搭建紅色基因教育研究協作平臺、創新以德為先人才培養合作模式、共享優質教學資源等方面展開合作。

延大的“化合反應”?延安大學新校長高子偉

新時期,在追趕超越路上的延大要大力推進“四個一流”建設,也非常需要敢擔當、能幹事、有闖勁兒的人。

組織看重了高子偉。

在延大幹部任職宣佈大會上,高子偉表態:要珍惜這次回報家鄉、服務老區、奉獻延大的機會,在本職崗位上,履職盡責,勤勉工作,全力以赴投身學校事業發展。他表示,在實際工作中,簡單起步、平凡開道,一件一件做好學校工作,為將延安大學“辦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而努力拼搏、共同奮鬥。

大道至簡。讓我們拭目以待,高子偉在延安大學的“化合反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