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過度保護”的愛,是一種枷鎖,也是對親子關係的傷害

隔壁鄰居家裡,有個和兒子一般大的男孩子,他是由奶奶帶的。可能奶奶比較寵他,大部分要求都會滿足他。平時看他出門,他奶奶不是把抱在懷裡,就是把他背在背上,要不就是拉著他的小手,一刻也不放鬆。“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用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父母“過度保護”的愛,是一種枷鎖,也是對親子關係的傷害

偶爾他掙脫奶奶的手,自己去玩的時候。總會看到他奶奶,時刻不停的追著孩子跑,不斷制止孩子的聲音,“不要去玩沙,衣服會弄髒的。”“不要去爬臺階,會摔到的。”“不要和他玩,等下會受傷的。”“你這個髒孩子,都叫你不要了,怎麼就說不聽呢。”才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這個奶奶都說了無數個不要。

終於,這個孩子還是哇哇大哭了起來,因為沒搶到玩具。他立馬撲到奶奶懷裡,尋求庇護。奶奶馬上將他抱到懷裡,各種哄,可是孩子還是哭個不停,非要他奶奶把玩具搶過來不可。

可以看的出來這個孩子被他奶奶,過度保護著,過度管束著,承受著他奶奶對他過度的愛。

那麼家長過度保護孩子,約束孩子真的是為他好嗎?被父母“過度保護”,“過度管束”的孩子,最後會變成怎樣?在父母過度保護下,隨著時間慢慢長大孩子會發展成為兩個極端。

父母過度保護的愛,是一種枷鎖,也是對親子關係的傷害。

父母“過度保護”的愛,是一種枷鎖,也是對親子關係的傷害


如石之久主導的動畫短片裡的《包寶寶》一般。女主人公對包寶寶也是十分疼愛,怕他餓著,怕他摔著。買菜帶著他,上公園做操也帶著他,一刻也不離身。

包寶寶終會長大,他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他開始有了其他的成長需求比如交友,探索世界。女主人公因為擔心孩子受傷,沒有看到孩子的正常需求,反而過度約束孩子,企圖把孩子綁在身邊。孩子便奮力反抗父母,變得叛逆。父母越不被允許的事,孩子就越要做。最後,女主人公接受不了包寶寶的離開,把他一口吞進了肚子裡。

這是大多數家長的真實寫照,有多少父母在得知孩子不受管束之後,也是恨不得把孩子給吞進肚子裡。

父母“過度保護”的愛,是一種枷鎖,也是對親子關係的傷害

現實生活中也不乏孩子,因為不服父母管束而離家出走的案例。一則視頻裡,一個五歲的小男孩,因為把水打翻在床上,被母親訓斥了幾句,便不顧瓢潑大雨衝出家門。

父母“過度保護”的愛,是一種枷鎖,也是對親子關係的傷害


父母的過度保護,過度管束,會扼殺孩子的個性,讓孩子缺乏獨立性。

有的孩子會很“乖巧”,接受父母的管束,順從父母的安排,事事依賴父母,開始失去自我,變得沒有主見。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對父母過於依賴,事事都要問過父母,事事都依賴家人去解決,缺乏獨立性,長大後也易造就啃老族,寶媽男。

《都挺好》裡的蘇明成,仗著蘇母對自己的偏心,心安理得的“啃老”。被知道啃老的“證據”後,還理直氣壯的怒懟蘇明玉,“我啃什麼老,你管的著嗎。”

父母“過度保護”的愛,是一種枷鎖,也是對親子關係的傷害

父母愛孩子的心,是不容置疑的。古人有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意思就是說父母愛子女,就要為他們考慮得長遠些,不能只看到眼前。愛孩子這是沒錯,如何更好的“愛”才是值得父母深思的。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如何把握“愛”孩子的尺度?

  • 適時的放手,幫助孩子建立獨立,完整的自我。

過度管束孩子,就像握在手裡的沙,握的越緊,失去的越快。父母不必給孩子事事包辦,怕孩子做不好,怕孩子受傷。父母應給予孩子鼓勵,讓他自己獨立完成些力所能及的事,只有適時的放手,才能讓孩子更獨立,更健康的成長。

  • 關注孩子的情緒,耐心和孩子溝通,滿足孩子的真實需求。

當孩子愛發脾氣,不聽父母的話,不受管束,一再反抗父母。這時家長要注意,要和孩子及時溝通,瞭解他發脾氣的真正原因,有的孩子發脾氣哭鬧是因為是不善表達,有的是因為一些無理取鬧的原因,家長就要控制自己的脾氣,耐心和孩子交流。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不是父母理想的替代品,按照父母心裡理想標準來設定,應活出自己原有的樣子。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的愛應是孩子堅強的後盾,而不是把雙刃劍,傷了孩子,也傷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