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釣魚,釣深釣淺不重要,靠草邊下竿是重點

很多釣友最近都在問,深秋釣魚是釣深水還是釣淺水,這個問題沒有確切的答案,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是地區不同,由於地區的不同,導致天氣、魚情也是不同的,所以釣深釣淺只是一個懸念,沒有固定概念。

深秋釣魚,釣深釣淺不重要,靠草邊下竿是重點

在深秋,白天溫度在二十幾度左右,晚上溫度在十五度左右,這樣的溫度不算低,就是溫差比較大。

水草是魚兒在秋季覓食的主要地方,也是魚兒活動遊玩的好去處,同時還可以供魚兒避難,所以,魚都喜歡草而離不開草。有草就有魚,當然,首先得確定水域中要有魚。深秋野釣,釣水草可以選擇在上午的七點到九點,下午的三點以後到夜裡都是非常合適的。魚喜歡待在水溫比較高的水草裡,以上兩個時間段的水溫相對來說要低很多。

深秋釣魚,釣深釣淺不重要,靠草邊下竿是重點

深秋溫差比較大,魚兒受溫差的影響,食慾也就不那麼旺盛了。連續陰雨天氣過後,陽光照射的水面溫度上升比較快,這裡的水溫比較暖和,是魚兒遊弋覓食的地方。釣陽不釣陰,釣點不宜太遠,釣草邊最佳。

深秋釣魚,釣深釣淺不重要,靠草邊下竿是重點

深秋釣魚,釣點需要經常換,做到一天換三次窩,魚口好,可以不換,魚口變差時,是不能死守的。大家都知道,秋季是風季,釣位釣點選擇下風口的水草區域也是不錯的,下風口有很多浮游生物,都是被風從水域的各個地方吹過來的,魚兒為了追逐水面上的浮游生物至此,下風口近岸邊的水草區域就有了大量的豐富食物可供魚兒覓食,所以魚群聚集在此。

深秋釣魚,釣深釣淺不重要,靠草邊下竿是重點

釣草有一定的規律:

稀處釣密:水草稀疏,釣水草密集的地方,或者浮游生物多的地方。因為浮游植物多,食物也是很豐富的。

密處釣稀:水草密集,釣水草稀疏的地方。因為密集的水草對打窩遛魚都有一定的影響。

近岸釣邊:河流釣水草,流水釣水草的邊緣,近岸邊水草會截下流水中的食物,魚兒進可取食,退可以躲進水草裡。

遠岸釣近:這裡不太好說,嘿嘿!打個比方吧:就是釣點前面有一塊水草,一般這樣的水草,裡面都有很多的魚,這時我們要釣水草的裡面,也就是釣靠岸的一邊。這是為了有效的遛魚做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