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后宫之冷宫产子

第一回 冷宫诞子


大明成化五年七月三十,冷宫中,满头大汗的纪姑娘躺在床上,胯下被褥上一片湿润,羊水已破,她肚子痛的厉害,眉头紧皱,却一声也不敢吭。

她本是瑶族土官之女,自幼聪慧,知书达理,成化初年大藤峡一战,瑶族大败,她和众多瑶族子女被押解进宫,充为宫奴。

后来被安置在内库,一日皇帝查看内库,见了她,一时兴起临幸了她,谁知竟珠胎暗结。

可后宫万贵妃当朝已经多年,只手遮天,知道她怀孕后,命宫女强行给她灌了堕胎药,她只道这孩子定然不保,怎知这孩子受老天护佑,竟没被流掉,所以才有了适才冷宫产子这一幕。

纪姑娘疼痛难忍,将手中丝绢塞入口中,生怕自己忍不住喊出声来,一定要生下这个孩子,她牙关紧咬,双拳紧握,使尽了力气。

一个时辰后,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传了出来,纪姑娘筋疲力尽,额头汗水涔涔,她努力抬头起身,扯断脐带,抱起这个孩子,只见这孩子张着嘴嗷嗷的哭,她又惊又喜,赶紧抱起来把孩子凑到自己的胸脯前,喂他吃奶。

孩子不哭了她才敢仔细看这个孩子,撇下头看了看这孩子,只见这孩子胯下一个小茶壶,竟是个男孩,又细细查看一番,除了头顶一块没有头发外,没有异样,头顶缺发想来是被堕胎药所伤,她抱着孩子,心中一片茫然,偌大的皇宫,到处都是万贵妃的眼线,该怎样才能让这孩子活下去。

想到伤心处,悲从心来,不禁泪如雨下,孤儿寡母要想在这虎狼之穴神不知鬼不觉的存活下去,谈何容易。

就在她流泪之时,突听见门外有人叩门:“纪家妹妹,可是诞下孩子了?我适才听见有孩子哭声,是男是女?你快开门让我看看,我不会害你的。”

纪姑娘听见问话人的声音,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了一些,可却依旧警觉,低下头沉吟半晌心道左右被听见了,躲却也是躲不过的了。

门外那人听见里边久不回应,又道:“纪家妹妹,你我也算同病相怜之人,你相信我,我断然不会加害你和孩子的。”

纪姑娘心中做个计较,下床趿了鞋子,蹒跚着走到门前,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拉开了门栓。

门外是个宫装少妇,和两个随身宫女,那宫装少妇年纪不大,虽在冷宫里难免有些憔悴,却也看得出来是个美人胚子。

这妇人却是被废弃的吴皇后,她本是官宦之后,父亲吴俊是堂堂羽林前卫指挥史,天顺八年便立为了皇后。

怎奈皇帝宠幸当时还是一介宫女的万贵妃,冷落与她,她心中嫉妒,杖打了万氏,怎料竟惹来大祸,皇帝因此勃然大怒,不顾众人反对,废了她皇后之位,将她打入了冷宫。

纪姑娘所在的偏房离她不远,适才孩子啼哭被耳尖的宫女听见,她本是知道纪姑娘怀孕之事的,听后心头大震,连忙赶来了偏房门外。

吴皇后看到纪姑娘怀里抱着的孩子,满眼欣喜,赶忙问道:“是男孩么?”

纪姑娘点了点头。

吴皇后更是惊喜,张开双臂道:“来我抱抱,来我抱抱。”

把孩子抱在怀里,撇下头又细细看了看孩子胯下,高兴的道:“纪家妹妹,你真是洪福齐天,竟然为皇上诞下龙子,皇上两个皇子夭折,这孩子是太子啊,快快快,咱们去告诉皇上!”

纪姑娘听她这么说,满脸焦急,一把拦住吴皇后,声泪俱下道:“不可,娘娘不可啊,若然把这孩子出生的消息传出去,只怕皇上还没见到孩子,孩子就得死在万贵妃手下。”

吴皇后听她说来,神情一滞,满脸的欣喜落了下来,万贵妃专宠后宫这么多年,耳目众多,若要人传信皇帝,十有八九消息传不到皇帝耳朵里就先传到了万贵妃那里,想到万贵妃的狠毒,不禁身子一震,满脸惶恐,忙问道:“那怎么办?总不能就让这孩子就在冷宫里吧?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呀。”

纪姑娘道:“只怕也只能先这样了,只盼娘娘守口如瓶,保这孩子一条活命。”

吴皇后沉吟一下道:“也罢,咱们姐妹二人便合力养这孩子,拼了性命也得替皇上保住这条血脉。”

低头扫一眼纪姑娘带着血迹的衣裳下摆,回过头对那两个宫女道:“快去打着热水来,给纪家妹妹收拾收拾,刚生了孩子不养好,会害月子病的。”

那两个宫女赶忙去打热水去,吴皇后又对纪姑娘道:“我被废多年,你也不必唤我娘娘了,以后咱们二人姐妹相称,这孩子就当是你我二人共同的孩子,我好歹当过皇后,行事总归是比你方便些的。”

纪姑娘盈盈一拜,流着泪道:“纪氏多谢姐姐了。”

吴皇后接着道:“冷宫虽然冷清,可终究还是耳目众多,西边安乐堂里却是素来清净,要不你和这孩子就搬到那里去住吧。”

纪姑娘道:“但听姐姐安排。”

那两个宫女回来给纪姑娘和孩子清洗了身子,又把染血弄脏的被褥拿出去了烧了,这一夜忙忙碌碌,这孩子终究是保了下来。

纪姑娘看着这孩子道:“但愿老天护佑,你乳名就唤做佑儿吧。”


第二回 死里逃生


纪姑娘和佑儿搬到安乐堂,一住就是一个月,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纪姑娘怀孕生子的消息终究还是传了出去,万贵妃知道了。

这万贵妃本是当今皇上年幼时的伺候丫鬟,比皇上大足足十七岁,当年土木堡之变,当今圣上的父亲,也就是先帝英宗皇帝被瓦剌也先俘虏,英宗的弟弟郕王代为皇帝,当今皇上皇太子之位被废,受尽冷落,导致现在都有口吃的毛病,万贵妃始终不离不弃,两人尽然暗生情愫,后来英宗复辟,再为皇太子,及至登基为帝,把大自己十七岁的万氏纳为妃子,专宠至今。

万贵妃本孕有一子,可这孩子活了不到一年就夭折了,后来虽然皇帝经常临幸,可终究年岁太大,再生不下孩子,因此宫中但凡有怀孕宫娥,她都暗中加害。

万贵妃听到纪姑娘生下龙子,心中真是怒火滔天,一把摔了手中的茶杯,怒道:“这个卑贱的番邦贱婢竟然生下了一个儿子?”

宫中太监宫女都爬在地上瑟瑟发抖,头也不敢抬,生怕贵妃娘娘把火撒在自己身上。

万贵妃寒声道:“当初是谁给那个贱婢喂的堕胎药?”

地下两个宫女全身发抖,颤声道:“娘娘,是奴婢们去的。”

万贵妃道:“这点事都办不了,要你们有什么用,张敏,给本宫拉下去杖毙了。”

那两个宫女泪流满面连连道“娘娘饶命,娘娘饶命啊!”万贵妃视而不见。

旁里跪着的那个太监抬起身子,招呼两个太监把那两个可怜的宫女拖了出去,一会儿就听见门外哭喊惨叫之声响起,叫了一会儿便没了动静,想来已被活活打死。

万贵妃睨着那个太监道:“张敏,你知道该怎么做么?”

张敏满头冷汗,赶忙匐下身子道:“奴才晓得。”

万贵妃站起身,往外走去,冷声道:“办不妥,她们就是你的下场。”

张敏待万贵妃走出宫去,抬起头偷瞥了一眼,才敢拿起袖子擦了擦头上的冷汗。

是夜,张敏带了两个心腹太监,来到了安乐堂,敲响了纪姑娘的门。

纪姑娘正在房里给孩子喂奶,听到有人敲门,以为是吴皇后前来看孩子,赶忙放下孩子,走过去开了门。

开了门却看见是三个太监,身子一震,下意识就要关门,可她一介女流哪里有三个太监力气大,张敏一把便推开了门,进了房里。

张敏进了房里看了床上的孩子一眼,又看了纪姑娘一眼开门见山道:“万贵妃命我来取这孩子性命。”

纪姑娘听他一说,跪下身来,哭着道:“这孩子刚过满月,他是皇上的骨肉,我死不足惜,只求公公手下留情,给这孩子一条活路,哪怕是送出宫去,让他做一个农夫也好,只要能平平安安的活下去就行,求求你了公公。”

张敏看着跪倒的纪姑娘,叹了一口气道:“可是我若不杀了这孩子,我就得死。”

纪姑娘听他如此说,当下不再哭了,她本是刚烈之人,若不是为了孩子,她求都不会求张敏,走向孩子平静的道:“如此便不难为公公了,我早知有此一日,那就请公公下手利索写,免得孩子遭罪。”

张敏又叹了一口气命那两个太监出去。

走向纪姑娘道:“纪姑娘莫伤心,我不会伤这孩子的性命的。”

纪姑娘本已万念俱灰,已做好了和这孩子一起死的打算,忽然听他这么说,瞪大了眼睛看着张敏。

张敏笑了笑道:“咱家虽然是一介阉人,却也有娘生有爹养,平常庄户人家的孩子尚且不忍残害,何况这是皇上唯一的皇子,便是千刀万剐,咱家也不会伤这孩子分毫。”

纪姑娘一会儿里心间经历几番大起大落,只长大了嘴巴却说不出话来。

张敏接着道:“咱家会回禀万贵妃这孩子已经被我溺死,你要装出伤心欲绝的样子,切不可令人瞧出端倪,否则,咱家身死是小,损了皇家血脉却是大事。”

纪姑娘连连点头,抱着孩子对张敏拜下道:“公公大恩,纪氏无以为报,只盼公公长命百岁。”

张敏扶起她,苦笑道:“说什么长命百岁,你定要好好照顾好这个孩子,才不辜负咱家苦心。”

说完扭身走了出去。

这孩子再一次死里逃生。


第三回 父子相认


张敏回去后回禀万贵妃道:“那孩子已经被溺死了。”

万贵妃嘴角扬起,她并没有怀疑,一来,她相信张敏没这个胆子,二来,张敏没有任何理由冒着生命危险,为了无权无势的孤儿寡母违背自己,因此她只当那孩子已死。

可她忽略了一点,忽略了人善良的本性,忽略了人的恻隐之心,那是个无罪的孩子,有很多人会于心不忍,甚至甘愿冒一死的风险去护佑那个稚童。

这是个奇迹,黑暗宫中的奇迹,佑儿在满是万贵妃耳目的后宫里活了下来,前期只有张敏知道他的存在,后来又有不少的宫女太监知道了他的存在,但是他们都选择了隐瞒,这些无名的宫娥太监用自己的恻隐之心保住了这个孩子。

足足六年!这个孩子在人多口杂的后宫活了六年,而万贵妃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这孩子吃百家饭,吴皇后旁里照顾,宫女太监对他视如己出,他在这深宫里存活了下来。

直到成化十一年。

皇帝朱见深已过中年,身子一年不如一年,一天在宫中散步,想起自己已经越来越年长,膝下却没有一子,不由的心中悲凉。

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朕已如此大的年纪,膝下却没有皇子,难道是朕做了什么愧对老天的事,竟要绝朕的后么?”

皇帝身后跟着的随行太监不是别人,正是六年前的张敏!

张敏听到皇帝如此嘀咕,心头大震,直欲上前告诉皇上那个孩子的事,可一想到皇上一知道,这事就瞒不住了,万贵妃也要知道,届时自己的性命断然难保。

可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此时不说,以后恐怕再没这个机会了,心头一番挣扎计较,终究还是决定说出来,他深色复杂,张了张嘴涩声道:“皇上,您已经有了孩子,她已经六岁了。”

皇帝正在叹气,突然听身后有人说自己有儿子,当下扭过头,看到是张敏所说,先是一喜,继而却又不信,愠怒道:“大胆奴才,胆敢欺君,我有没有皇子我还不清楚么?”

张敏赶忙跪下来,眼泪不禁流下来道:“奴才便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欺瞒皇上啊,您确实有个皇子在安乐堂,已经六岁了啊!”

皇帝皱着眉头疑道:“安乐堂?那不是冷宫么?”

张敏道:“是啊,皇上可还记得当年内库那个瑶族的土官之女纪氏?”

皇帝偏着脑袋想了半天,眼睛一亮道:“你是说朕在内府临幸的那个女子?”

张敏连连点头:“是啊,她后来怀孕,生下一子,一直养在安乐堂。”

皇帝急忙道:“可是真的?快带朕去看!”

张敏当下起身带着皇帝到了安乐堂。

朱见深快步走进安乐堂,一把推开院门,却见里边一个稚童正在玩耍,一眼望去,那孩子眉眼跟自己足有八分相像,小跑过去抱着孩子,翻开他的领子,看到脖子下一块淡淡朱砂胎记后,老眼含泪道:“是朕的龙儿,是朕的龙儿啊!”

佑儿被个陌生男子抱着,吓了一大跳,就要挣扎往出跑,不料朱见深搂的极紧,挣扎不动。

张敏小跑过来,含着泪对佑儿道:“这是你父皇,快叫父皇啊。”

佑儿一脸懵懂,瞅了瞅面前一身黄袍的男子,轻声叫道:“父……父皇?”

朱见深连连点头道:“哎!哎!朕的好皇儿。”

张敏在一旁看着,泪流满面。


是夜张敏在自己的房中服毒自尽,他知道万贵妃不会放过自己,所以选择了一个体面的死法。

这孩子被取名朱佑樘,十二年后继承大统,年号弘治,一生兢兢业业,是明朝中期皇帝中为数不多的明君。

而且一生只娶了一位皇后,终身不曾纳妃。

除了伟大的纪姑娘,吴皇后和张敏,还有无数无名的人保住了一代仁君。

这是一个真正的奇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