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书店越来越少?

北京今年秋天很冷,而对卖书买书的人来说,最近尤其寒心。

先是单向街的北三环爱琴海店停业了。不到一周,读库公开求助,因其位于京郊的仓库需要腾退,库存书只能一律抛售;一天之后,三里屯著名的外资书店老书虫宣布休业,原因同样是所在地的违章建筑待整顿。

为何书店越来越少?

(一)

而在今年稍早时候,海淀大学区的两家名书店也先后宣布结业:清华附近的三联韬奋海淀分店因经营不善而关闭,北师大东门的盛世情书店则因租约纠纷开始撤店甩卖。

当然,与此同时,中信、钟书阁、西西弗等连锁书店仍然在大商场里开着新店,可显而易见的是,由于毛利低、房租贵、电商冲击大,个体书店(或者时髦地说“独立书店”)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

盛世情书店就是典型。这是一家“大学书店”,开了二十多年,文史哲及影视品类丰富,在北京文化圈子里也算小有名气。不过,它坏就坏在“老”上,太传统太旧派,既没有咖啡餐饮,也没有文创商品,有的只是寒酸的装修、逼仄的空间、从天花板到地板塞得密密麻麻的书。

它又实在是一家好店。老板脾气坏、嘴巴毒,可真的懂书爱书,经管励志、鸡汤言情他一律不卖,却专门从中华书局、三联书店、岳麓书局等优质出版社淘来各种专业、小众、绝版书,分门别类,清清楚楚。等到客人上门,只要肯问,他还一定负责甄别和推荐,很多偏门的书,他都有门路帮你淘到。更别提这20多年来,这里卖书还一直打折。

为何书店越来越少?

如今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书店已经开不下去了,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北上广。盛世情所在的商铺本属一家国企,这几年因为租约一直在扯皮,当然,如果房东是私企,恐怕它也根本撑不到今天。幸亏现在还有些单位人情纠葛,关是要肯定要关了,不过基本上还能把“撤店大甩卖”维持住几个月,尽量清掉库存。

这么一比起来,老书虫就显得可怜了。和土掉渣的盛世情不一样,这家新型书店洋气得不行,创始人是外籍,装修布置格调高,更兼有能挣钱的咖啡、简餐,以及名家讲座、脱口秀演出等,早在2011年,就入选了Lonely Planet的“全球十佳书店”榜单,是三里屯数得上号的精品店。然而,它也没有多少缓冲空间,还没找到新址,就只能无奈停业了。

(二)

从前,新华书店一家独大,是接近于粮店、菜店的统购统销单位,也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又一种景观。字典、教辅等工具书、1980年代泛滥的文学热,在“实用”和“娱乐”两个方面,解决了群众的广泛需求,因此新华书店曾经辉煌一时。

后来逐渐“市场化”,私营的“二渠道”(即新华书店以外)变成了出版物的主阵地,尤其期刊报纸极其红火,《大众电影》《体坛周报》《当代歌坛》《读者》等都曾创下了发行量纪录。不过随着数码时代驾临,报刊业几乎在瞬间垮掉。反而图书,倒是兜兜转转挺了下来。

毕竟书有一种报刊难以比拟的物理质感,以及一份能够驻足时空的隽永特性。不过,在这个新时期,新华书店已经日益萎缩,一度时髦的“图书城”“图书大厦”也很多难以为继,而那些以新华书店为范本的个体书店,受到的冲击当然远比国营的新华书店还大。盛世情这样的老式小店,注定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变成大型购物中心里的一家特色咖啡馆,也就成了现在书店经营的必由之路,其实,当然这也是国外经验的移植,提供“体验”,才是当今实体零售业能和线上电商抗衡的最终手段。不过,最近又传来台北首家诚品书店将于明年5月闭店的消息,再加上三联韬奋海淀店的停业,说明了走文艺网红路线,也未必能够长治久安。

从前我们读书,是为了打开我们闭塞的眼界,想象那些无法抵达之所、那些普通人生命体验之外的世界,还时不常要去考虑事关个人、民族、国家的宏大命题。可是,在今天这个资讯爆炸的、富裕了的时代,读书的作用和价值都已经变了,连书本身也愈发无足轻重了——电脑手机构成的比特海洋,才是当代人的精神主食,而书报刊不过是街边的零食小吃。

诚然,这大概非但不是退步,反而是一种进步。只不过,时代巨轮碾压过后,“生活要继续”,而某些生活方式却不再能继续了,这当然会让一部分人惆怅不已。

一种“书读完了”的惆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